來自武漢的『戰地』日記|不放過每一個救治機會

掃碼閱讀手機版

來源: 魯中晨報 作者:翟詠雪 整理 編輯:靳永鋒 2020-02-22 10:27:20

內容提要:今天是我來黃岡的第23天了。在抗擊疫情的戰場上,我已經是個老戰士了。

日期:2020年2月19日 星期三

地點:黃岡市大別山區域醫療中心

記錄人:桓臺縣人民醫院重癥醫學科副主任醫師張宗玉

今天是我來黃岡的第23天了。在抗擊疫情的戰場上,我已經是個老戰士了。

2020年1月28日,剛踏上荊楚大地時,心中只有一腔“抗擊疫情,報效祖國”的熱忱,但對於如何開展工作還是有些迷茫。醫療隊的領隊李丕寶院長與當地負責人高效率的溝通、協調,很快便制訂了工作方案。在他們制訂工作方案的期間,我們抓緊時間培訓防護、診療流程,並全員通過嚴格的考核,獲得上崗資格。2月1日,我們第二批所有隊員進駐病房,從此開始了我們醫療隊艱辛的、溫暖的、戰績斐然的戰“疫”之旅。

說它艱辛,是因為工作強度大,病人數量多,病情重,還有很多合並其他疾病。每次穿著防護服一忙就是6小時以上,臉上深深的壓痕,汗水濕透的衣服,餓得咕咕抗議的胃,負重工作的膀胱,以及有點拖不動的雙腿。剛來不到十天,有一次接班,剛換上防護服,我就有一種心慌、胸悶的感覺,衣服瞬間濕透,當時我想“壞了,要壞事了。”我怕影響戰友們的情緒,沒有吱聲,便進了病房,走廊的窗戶開著通風,我站在窗前,涼風一吹,好多了,然後快速進入工作狀態,因為有那麼多病人等著我呢。事情過去好多天,我給愛人打電話不小心說漏了嘴,還讓她好一陣擔心。

說它溫暖,是因為我們醫療隊就像一個大家庭。領隊和組長像兄長,戰友們之間像兄弟姐妹,大家互相鼓勁,越是危險的操作,大家越搶著上,“我年輕,我來。”“不,我經驗多,我來”……誰都知道這些操作感染的風險大,但誰都覺得有義務保護戰友不受傷,有義務全力救治病人。下了班,回到住處,累得不想吃飯,只想洗刷完畢癱在床上,微信群裡大家又會收到“好好吃飯,好好休息,養精蓄銳,爭取勝利”的信息。還有保溫箱裡一直暖暖的盒飯,戰友們互相鼓勵加油的動作,病人們感激的目光,以及來自黃岡當地的,來自遙遠家鄉的慰問物資,這些無不溫暖著我們前行的路。昨天一名志願者自己一人從濟南開車14小時到黃岡,為黃岡基層衛生院和我們醫療隊運來了物資。司機師傅一身疲憊,當他看到我們醫療隊員時眼眶紅了,我們也紛紛為他豎起了大拇指,我們應該像所有為疫情防護做出貢獻的人們致敬,沒有他們的付出,我們的救治工作不會取得這麼大的進步。

說它成績斐然,是因為在黨和政府的英明領導和決策下,在各界的共同努力、支持和配合下,我們大別山區域醫療中心的工作獲得了良好的進展。出院病人數逐漸增多,新確診病例數穩步下降,為了進一步加強重癥患者救治力度,根據醫療隊工作安排,我們山東醫療隊第二批隊員又將大別山區域醫療中心南1號樓7樓西區病房改建並成立了一個擁有18張病床的重癥病房,該病房配備了呼吸機、無創呼吸機、高流量氧療、血氣分析儀、超聲機、監護儀等設備。我們用中國速度,迅速改建完畢並投入使用,我被調整到這個重癥病房值班,我們一定讓每一個重癥病人都得到好的重癥監護治療,不放過每一個救治機會,全力挽救病人生命,使他們回歸家庭,回歸社會。相對於抗擊疫情的勝利,所有的苦和累都不值一提。

這二十多天來,身邊太多太多的事情感動著我,志願者、酒店的服務人員、來自家鄉的關愛、不分白天黑夜接送我們上下班的司機、我的戰友們……大家都是在自己的崗位上默默地奉獻著力量,這些力量看似很微弱,但大家的力量交織成網,成為一張堅硬的、必勝的網,成為一種“戰必勝”的中國力量。

這次的工作經歷,勢必對我的以後產生巨大的影響,等戰“疫”勝利後,回到工作單位,我會繼續發揚“戰地精神”,全力以赴救治每一位病人,踐行一名共產黨員的承諾,一名醫生的初心和使命。

冬天已經過去 ,春天悄然而至。我們已經看到勝利的曙光,加油,中國必勝。

   原標題:來自武漢的『戰地』日記|不放過每一個救治機會

下載津雲客戶端關注更多精彩

推薦新聞

我來說兩句

關於北方網 | 廣告服務 | 誠聘英纔 | 聯系我們 | 網站律師 | 設為首頁 | 關於小狼 |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2-23602087 | 舉報郵箱:jubao@staff.enorth.cn | 舉報平臺

Copyright (C) 2000-2024 Enorth.com.cn, Tianjin ENORTH NETNEWS Co.,LTD.All rights reserved
本網站由天津北方網版權所有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編號:津B2-20000001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號:0205099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編號:12120170001津公網安備 12010002000001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