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錄 | 天津這5人,為何武漢封城後還6次進出?

掃碼閱讀手機版

來源: 天津日報 作者:海河傳媒中心記者 陳慶璞 編輯:李松達 2020-02-25 11:55:00

內容提要:2月22日上午,武漢青山區委黨校,天津支援湖北醫療隊一隊駐地,趙寶偉把一批物資搬到擺渡車上運往二隊,沒來及坐下喘口氣,他接著撥通了遠在天津的閆濤的電話……

天津北方網訊:2月22日上午,武漢青山區委黨校,天津支援湖北醫療隊一隊駐地,趙寶偉把一批物資搬到擺渡車上運往二隊,沒來及坐下喘口氣,他接著撥通了遠在天津的閆濤的電話:

“喂,閆領隊,這兩天可能還有一批貨,哥五個做好准備啊!”

“沒問題,我們待命呢,隨時可以裝車走……”

趙寶偉是天津支援湖北第一批醫療隊隊員,大年初二就來到了武漢,他來自天津市衛健委財務處,在前線擔任一隊的聯絡員。而他電話通知的閆濤,是天津市急救中心保衛科科長。今年1月30日至2月18日,不到20天時間內,閆濤和四名同事,先後6次駕駛救護車,把緊缺的防護服和藥品等物資,運送到武漢前線,保障了天津醫療隊物資裝備的不斷檔,進而順利開展各項救治工作。

5位司機從天津出發的儀式

津漢之間,單程1200多公裡,6次往返,總行程近3萬裡。他們晝夜兼程,風雨無阻,他們踏著夜色,迎著朝霞,他們以頑強的鐵人搬運工精神,譜寫了一曲壯麗動人的抗疫“長征”贊歌。

 
 

 

十萬火急

抗疫是一場沒有硝煙戰爭,病毒是敵人,醫護人員是戰士,而防護服和藥品等物資裝備,就好比戰士的鋼盔和槍炮。沒有裝備,這仗是沒法打的!

疫情就是命令。大年初二,天津第一批支援湖北醫療隊聞令而動,飛往武漢,夜裡10時許,抵達位於青山區的駐地。

初三,天津醫療隊和當地人員一起,將武鋼二院一座廢棄樓火速改造成具備病人收治條件的住院樓。當晚,第一批新冠肺炎患者運抵。

初四早8時,天津醫護人員開始全面接管病區。

天津醫護力量快速進入狀態,經過初四一天的運行,焦躁的病人群體情緒穩定下來,救治工作步入正軌。

成績來之不易,可一天下來,醫療隊領隊陸偉和負責物資工作的趙寶偉卻犯了難,按照第一天的消耗量,醫療隊剩餘的物資裝備僅能支橕3到4天。

第一批醫療隊有138名隊員,從天津32家醫院抽調組建而成。出發時時間緊急,隊員攜帶的物資裝備多少不一,有些防護物資還達不到標准,無法在紅區使用。醫療隊工作全面鋪開後的那段時期,又是武漢乃至全國醫療物資最緊張的時期。眼看消耗速度飛快,他們向武漢地方政府求援,青山區召開區長現場辦公會,盡了最大努力,也只幫忙協調了30套防護服。而當時,向支援湖北的兄弟省市借物資也是不現實的,因為他們也都是遠道而來,備貨不多。

沒有裝備,肯定不能讓隊員們進紅區,而不進紅區,也不能眼看著病人無人救治。怎麼辦?

最後,醫療隊決定向天津大後方緊急求援,並以最快的速度發出求援請示。

收到求援信後,天津市衛健委有關負責人開始商量對策。前線所需物資,後方雖然也緊缺,但總是可以籌集到的,但問題是怎麼輸送到前線。走空運?包機協調時間太長,醫用酒精等屬於危險品的物資也不適合空運。走快遞?發貨是可以的,但在當時武漢封城的情況下,收到物資的時間是沒法保證的,也行不通。最後,天津市衛健委果斷決策,用看似最原始,卻可能是最保險最有效率的辦法——自駕送貨,任務執行由天津市急救中心負責具體實施。

緊急受命

天津市急救中心接到任務後,迅速組織運行方案,確定人選和車輛。最終他們選定了兩輛車況較好的救護車,並選定了5位同志組成小分隊執行任務,他們分別是:保衛科科長閆濤,3名年輕駕駛員陸峰、李程、姚男,隨隊醫生郭勝利。

駕駛員李程

運輸小分隊人員搭配非常合理,閆濤是經驗豐富的老駕駛員,熟悉車輛,能應對路上各種復雜局面,三名駕駛員年輕有活力,體力精力俱佳,醫生郭勝利負責指導大家做好防護,處置隊友身體方面的突發狀況。

“當時,中心黨委書記把我叫到辦公室時,我就感覺到會有緊急任務。早就盼著這一天了,疫情爆發以來,請戰報告就向領導打過好多次了。”閆濤告訴記者。

閆濤今年50歲,曾參加過2003年抗擊非典的工作,也參加過2008年汶川地震的救援,以及歷次重大突發事件的救援工作,他幾乎都沒有缺席。2003年非典時期,閆濤還是急救中心的一名駕駛員,專門負責疑似病人的轉運工作。後來,他成長為單位的中層乾部,負責車輛管理,如今是急救中心的保衛科科長。

這次去武漢的任務不同於以往,汶川地震那次,車輛是通過火車運到青川縣的,閆濤他們只是負責在當地駕駛,運送傷者。這回去武漢是完全靠人來駕駛,而且任務緊急,還需要趕時間。完成任務返回天津後,他們還要接受14天的隔離觀察……閆濤充分估計了這次任務可能遇到的問題,出發前,他多次向隊員們問起自己或家裡有沒有什麼困難,隊員們一致回復:沒有。

1月28日(大年初四),武漢前線發出求援信。

1月29日,天津後方確定物資運送實施方案。

1曰30日,完成物資籌集,車輛人員集結完畢,待命出發。

為了多裝載物資,救護車內部暫時用不到的急救設施被拆掉。出發前,急救中心為突擊小分隊舉行了簡短的壯行儀式。

晚10時許,帶著天津父老的囑托,帶著對前線戰友的掛念,帶著對武漢人民的情誼,5位勇士,駕著兩輛滿載醫療物資的救護車,火速駛向武漢。

征途漫漫

兩輛救護車,閆濤和李程在前邊一輛,負責領路,陸峰、姚男和郭勝利在後邊一輛,兩輛車通過對講機保持聯絡。

車隊啟程後,一路飛馳,人歇車不歇,三名駕駛員換著開,他們心中想的就是盡快到達武漢,讓前線的戰友們“手中有糧,心中不慌”。閆濤告訴記者,第一趟出發時都10點多了,路上最難受的就是犯困,“困了就在太陽穴和額頭抹點清涼油,還不管用就往嘴裡抹點,反正就是怎麼刺激神經怎麼來”。

由於是第一次去武漢,路況不熟,小分隊抵達醫療隊一隊駐地時,已經是次日中午12點多,路上足足花了14個多小時。

到達駐地後,閆濤他們不顧連夜奔波的勞累,和醫療隊員一起卸貨。由於擔心出城會遇到麻煩,剛卸完貨,他們就啟動車輛開始返程。“就說了幾句話,連口水也沒喝,就回去了!”趙寶偉說。

千裡送物資,為了紀念這動人的一刻,趙寶偉精心編寫了一段話,配上照片發在了朋友圈裡,贏得了300多個朋友的點贊。

好在,閆濤他們順利駛出武漢,一路向著天津狂奔。由於有了來時的經驗,返程的時間大大縮短,僅用了10個小時多點。

返回天津後,他們住進了事先准備好的隔離點,然後車輛消殺,人員洗漱、吃飯、休息。

然而,這安靜的“隔離生活”僅僅過了十幾個小時,他們又接到了第二次任務。閆濤招呼隊員,沒有任何猶豫,開始了下一次征程……

按照國家的統一部署,天津不斷派遣更多批次的醫療隊支援湖北和武漢,前線的物資需求越來越多。從1月30日出發赴漢到2月18日返津,不到20天的時間內,閆濤率領小分隊共6次往返於津漢之間,平均每3天多點就執行一次任務,每次任務在路上行車的時間就達20多個小時。兩次任務之間的間隔,也就是留給他們的休整時間,最短的只有10幾個小時。

深夜抵達

這6次螞蟻搬家式的物資運送,及時為前線提供了救命的醫療物資,也給隊員們帶去了必要的生活物資。不得不說,閆濤,這個重大任務考驗出來的老兵,帶領的是一支鐵人小分隊。

高速服務區吃泡面

長路漫漫,路上基本看不見什麼車,偶爾有幾輛,還都是掛著橫幅的支援湖北的物資車。“其實別的還好,這一路最大的問題就是吃飯,單位給我們帶了泡面火腿花生,但有的服務區沒人,熱水溫度也不夠,面泡不開,嗚嗚涂涂。”閆濤表示。

有一次任務遇到惡劣天氣,來武漢時一路下著雨,而回程時又下起了雪,車輛速度一快就開始“打擺”,這時“老駕駛員”閆濤就親自上手開車,車速控制在時速60公裡,拉大兩車車距,最後平安返回天津。

每次抵達武漢前線,醫療隊都挽留五位勇士吃完飯再走,小分隊也幾乎總是婉言謝絕。“咱是去送物資的,不能給前方添麻煩。”閆濤告訴記者。而前線隊員也一直體諒五位尖刀分隊成員的辛苦,不管多晚,都耐心等待他們的到達,也總是告訴他們路上開慢點,不要著急。 

下一次啟程

每一次回到天津,五位隊員都要住進隔離點。隨著任務一次次完成,他們的隔離生活會不斷地重新開始。每隔幾天,14天的計數器就要清零一次,重新計數……身在天津,可他們已有近一個月沒見過家人。

在隔離點,他們起初的飲食也主要是泡面,後來有了電鍋,可以涮菜吃,再後來同事送來了炒鍋,閆濤親自下廚,給小分隊做了幾個家常菜。

他們出發前都說家裡沒有困難,其實,記者獲悉,五位壯士,不少都有著悄悄放下的家事:

領隊閆濤,沒來及給妻子過50歲的生日,家中還有82歲的母親。

郭勝利醫生本想開車送兒子去外地昇學,因任務未能成行。

……

得知李程赴武漢送物資,身為護士的愛人也想報名參加小分隊,但被婉言謝絕。

小分隊有4名黨員,只有陸峰是群眾,而他也火線向組織遞交了入黨申請書。

從1月下旬,閆濤就不止一次向組織請戰,得知鄭州急救隊80餘輛救護車馳援武漢,承擔病人轉運任務,閆濤又一次請戰,說如果有天津急救支援武漢的任務,一定要算他一個。

五位勇士的付出,周圍人看在眼裡,感動在心裡。

天津市衛健委給他們發來了表揚信,稱贊他們“無畏疫情,日夜兼程,不辭辛苦,解決了我市醫療救治隊在武漢開展醫療救治工作的燃眉之急!”

青山區委黨校一名值班人員告訴記者,他有一次上夜班,大約夜裡0時左右,正好趕上兩輛救護車到達,從進院卸貨到再出發,還不到20分鍾,“他們蠻辛苦,這麼遠,不簡單哦!”

到達 卸貨

武清人民醫院綜合科護士長石莉,是醫療隊一隊的一名紅區護士,曾數次遇到天津的救護車物資抵達。“看見天津牌照的救護車,心裡特別激動,可算是見到家鄉來的親人了。在物資緊缺的背景下,天津大後方不顧一切連夜驅車,給我們送來醫療物資還有很多生活用品,可以讓我們更加全身心投入到工作當中。他們回去還要接受隔離,付出了很多,他們很偉大。”石莉表示。

6次往返,這還不是最終的數字。

5位勇士,正枕戈待旦,

隨時准備開始下一次的啟程。

下載津雲客戶端關注更多精彩

推薦新聞

我來說兩句

關於北方網 | 廣告服務 | 誠聘英纔 | 聯系我們 | 網站律師 | 設為首頁 | 關於小狼 |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2-23602087 | 舉報郵箱:jubao@staff.enorth.cn | 舉報平臺

Copyright (C) 2000-2024 Enorth.com.cn, Tianjin ENORTH NETNEWS Co.,LTD.All rights reserved
本網站由天津北方網版權所有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編號:津B2-20000001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號:0205099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編號:12120170001津公網安備 12010002000001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