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思奮不顧身 以徇國家之急——記海河醫院投身疫情阻擊戰的白衣戰士們

掃碼閱讀手機版

來源: 天津日報 作者:海河傳媒中心記者 張家民 編輯:劉穎 2020-02-27 07:34:00

內容提要:新冠肺炎疫情發生以來,作為天津第一家收治患者的定點醫院,海河醫院近千名醫護人員與員工奮戰在阻擊戰最前沿,特別是紅區的白衣戰士們,身穿厚重的防護服,冒著被感染的危險,爭分奪秒、全力以赴救治患者的生命。截至2月26日,已有96名患者治愈出院。

  天津北方網訊:新冠肺炎疫情發生以來,作為天津第一家收治患者的定點醫院,海河醫院近千名醫護人員與員工奮戰在阻擊戰最前沿,特別是紅區的白衣戰士們,身穿厚重的防護服,冒著被感染的危險,爭分奪秒、全力以赴救治患者的生命。截至2月26日,已有96名患者治愈出院。

疫情伊始,海河醫院成立『抗擊新冠,保衛津門』突擊隊。本報資料照片

  勇者

  無懼

  這是一群戰士,面對突如其來的疫情,他們毫不畏懼,將挽救患者生命視為自己的天職。

  “專家組下達了治療意見,走!”

  一名氣管插管的患者呼吸困難,吸氣費力,吸痰管吸痰不暢。身在海河醫院紅區、從事危重癥治療多年的於洪志,馬上要評估氣道情況。他穿上防護服、戴上呼吸保護器和手套,走進了這名病人的隔離負壓病房。他要做的操作對於紅區醫生來講是危險的──給患者做氣管鏡檢查。這項操作之所以危險,是因為要將氣管鏡放入患者的氣道,患者呼出的氣息和飛沫隨時可能撲到醫生的面部。

  於洪志查看了患者的情況,調好呼吸機參數,給上麻醉藥,擺正患者體位,從護士手中接過鏡子,小心放入患者氣管插管中……十幾分鍾後,操作結束,患者氣道情況一目了然,阻塞的分泌物成功清除。很快,患者呼吸順暢了。

  面對患者,這番操作像在懸崖邊行走,然而他精准地完成了。疫情發生後,這樣的工作對於洪志來講,已是家常便飯。在紅區內,於洪志的一個班就是24個小時。在這一天一夜之內,他必須繃緊神經,隨時准備救治患者。

  今年42歲的於洪志是海河醫院呼吸與危重癥醫學科副主任和呼吸重癥監護病房的負責人,也是天津市新冠肺炎醫療救治呼吸專家組的成員,同時擔任海河醫院紅區第一臨時黨支部書記和第一突擊隊隊長。身材瘦弱的他,有著頑強的意志。自1月21日進入紅區後,他除了給病人治療,還要做好病區管理和醫護人員的自身防護,和專家們一起研究患者的病情,寫病程記錄,收集數據,身上的擔子非常重。為了與死神賽跑,他有時會長時間不吃不喝,也不上廁所。穿著防護服,呼吸困難、行動不便,還要對病人進行搶救和治療。“每天下來,汗水浸濕衣服,人像從水裡撈出來一樣……”

  雖然很辛苦,但於洪志知道自己肩負的責任。2月3日,本應從紅區輪換出來休整,他卻主動要求留下來和新進入紅區的同事一起奮戰。“作為‘乾呼吸’的人,作為一名黨員,遇到重大疫情,必須迎難而上,我們有信心打贏這場戰‘疫’。”

  “大家捨小家,顧大家;衝在前線,義不容辭;我們紅區一病區的李建國醫生46歲了,和愛人兩地分居,孩子正面臨高考。但疫情發生後,他毅然衝在了第一線。他從事的是高風險作業,我今天出來的時候,他還在現場為病人做神經穿刺。”於洪志走出紅區,接受采訪時說。

  於洪志提到的李建國是海河醫院呼吸科的主治醫生,也是於洪志在紅區的工作搭檔和助手。他大年初一進入紅區,幾乎每天都在近距離接觸患者,比如為患者做動靜脈穿刺置管,戴無創呼吸機,做氣管插管和氣管鏡檢查等等。

  “有兩名住在同一房間的患者病情都比較嚴重,需要同時做穿刺,咱馬上准備一下。”李建國明白於洪志的意思,在一個病房裡同時為兩名患者做穿刺,是為了減少在病房裡的停留時間,從而降低其他醫護人員感染的可能性。

  他們穿好防護服,一起來到了病房,分別為兩名患者進行穿刺術。防護服在隔離病毒的同時,也讓操作變得異常艱難,護目鏡上沾滿了霧化的汗水,三層手套讓手指的靈活性打了折扣,難度系數成倍增加,每次操作都是對醫生技術和毅力的考驗。

  一個小時後,操作成功完成,這對老搭檔一起走出病房。在專用摘脫區域,他們按流程脫下防護服、摘下防護器具,已是汗流浹背。

  “進入紅區30多天了,身心的確有些疲憊。但最近每天都能看到有患者出院,這很振奮人心,也激勵著我繼續在紅區戰斗。”李建國把從死神手中奪回患者生命當成一種堅定的信念。本來已經應該輪換休整的他,僅僅在紅區外待了一天,就又回到紅區一線。

  無私無畏,衝鋒在前,換來的是一名又一名患者的治愈出院,對奮戰在紅區一線的醫生來講,還有什麼比這更讓人感到知足的呢?

海河醫院紅區玻璃牆上,貼著患者和醫護人員溝通的溫情小紙條。

  真情

  暖人

  紅區不是“冷冰冰”的,一張紙條、一句問候、一份關懷,都讓每名患者倍感溫暖。

  海河醫院紅區四病區有個小姑娘剛入院時非常焦慮,每天都有各種各樣的擔心。由於咽拭子檢測陽性且屬於輕癥的患者是不住單間的,所以護士安排她和另外一名患者同住一個房間,但她感覺“胸悶心慌”,還出現了很多其他的“不舒服”。

  了解到這個情況後,護士張文新及時將與女孩同住的患者安排到其他房間,而且每次進病房都為她做心理疏導,鼓勵她樹立戰勝病毒的信心。張文新勸說她多下地活動,做做操,這樣既能增強食欲,還能緩解焦慮。患者每次見到張文新都問:“姐姐,我能好嗎?”看著她一臉渴求的樣子,張文新很有信心地告訴她:“那當然了,你看看網上報道的出院病例。他們都能康復出院,你為什麼不能呢?”女孩聽完心情漸漸平復,逐漸擺脫焦慮,積極配合治療。

  張文新與女孩建立了信任,女孩也變得“好說話”了。一次,又需要安排一名患者與她同住一個病房,科主任讓張文新跟她溝通。

  “我給你安排一個跟你差不多大的小姑娘,你倆可以做伴,也能互相鼓勵,這樣時間過得還快點。”女孩很爽快地答應了,這讓科主任感覺有點意外。接下來的幾天,這兩個女孩相處得很好。沒有多久,這名女孩就康復出院了。

  張文新是1月26日進入紅區的。為了不讓身在外地的父母擔心,她沒將自己進紅區的事告訴他們。有一天,她的父親打來電話,嚴肅地問她:“你是一名黨員,為什麼現在不報名進入紅區?”面對老爸的責怪,張文新笑了,並將實情告訴給父親。父親得知“真相”後,頗感欣慰。

  作為護士長秘書,張文新負責所在病區的護理質量等工作,她不僅要查房,還要穿著防護服為病人取血、輸液、做霧化。對於老年患者和一些重癥患者,她還要幫著翻身。除了醫療護理,張文新和同事們特別注意為患者營造溫馨的治療環境,總是安慰他們,並為他們加油鼓勁兒。晚上回到宿捨,她還要做排班和人員調配等工作,幾乎每天都忙到半夜。

  張文新的真誠和細致贏得了患者信任,而另一名紅區護士張萌的熱情、直爽也很讓患者喜歡。大年初二是張萌的25歲生日,而就在這一天她進入了紅區。“我當時有一點緊張,但同事的關心和家人的支持讓我很快就擺脫了焦慮。”這些天,她和同事們一起在紅區裡忙忙碌碌,除了配合醫生為患者做治療,還要為患者提供生活護理和心理護理。

  一名來自武漢的71歲老人在剛入院時有些不知所措。張萌跟他說:“大爺,不要害怕,有什麼事我都在您旁邊,我會隨時進來。我要是忙著,您就摁呼叫鈴。”老人反應有些慢,而且他說的是武漢方言,與護士溝通有時不太順暢,但張萌總是耐心地聽老人說。

  有一次老人用武漢話說“上廁所”,張萌趕緊幫老人拿尿壺,大爺很滿意,張萌心裡也暗暗高興。後來老人因為病情加重下了胃管,護士定時為其鼻飼營養餐、藥物和溫水。有一次,老人趁張萌不注意,拿起水杯一口氣喝了半杯。看到老人喝水後氣喘吁吁的樣子,張萌既著急又心疼,但沒有責怪老人,而是和老人講好,讓他不要偷偷喝水,並告訴他,這樣容易喘,容易嗆著。

  這個熱心、爽朗的天津姑娘,得到了老人的信任,他總是主動和張萌拉家常,這讓張萌也很開心,她對老人說:“為了家人,您也要加油,爭取早日回去和親人們團聚。”23日,這位老人經過醫護人員的精心救治和護理,順利出院。

  在紅區裡,護士們總是想盡辦法給患者加油、鼓勁兒。有一名患者剛入院時出現情緒波動,張萌把寫著“你表現非常棒,繼續努力”的紙條貼在病房窗戶上,對於獨自住院的新冠肺炎患者來講,這份鼓勵彌足珍貴。這些天,醫護人員貼了很多紙條,上面寫滿安慰和鼓勵的話語,緩解了患者的緊張情緒,也增強他們戰勝病毒的信心。患者們也紛紛貼出紙條,表達對醫護人員的感激和贊美。

  “是你們面對疫情毫不退縮的勇氣,感染和鼓舞了我。”

  “是你們像家人一樣的愛,讓我們充滿了信心和力量。”

  “你們是美麗的天使,播灑大愛於人間。真的偉大,真的了不起。”

  醫護人員和患者通過紙條的互動,讓海河醫院紅區裡平添了幾分輕松,傳遞著溫馨。

我市首名新冠肺炎治愈患者從海河醫院出院,和醫護人員合影。 本報資料照片

  堅強

  後援

  沒有良好的後勤保障,就沒有紅區裡的正常救治,她們堅守前方的“後方”。

  早晨6點多,海河醫院工會副主席王建麗就來到了醫院。給醫護人員送營養早餐的車一會兒就來了,她和同事們要及時將營養早餐送進紅區。一輛輛小推車整齊地排放在醫院院內。

  “大家輕搬輕放,爭取快點送進去,讓辛苦了一夜的醫生和護士吃上熱乎的!”在王建麗的指揮下,工會的“娘子軍”動作麻利地將一個個裝著營養餐的箱子抬到了小推車上,送進紅區。這只是王建麗每天工作的開始。回到辦公室,來不及吃東西,她又忙碌起來:“趕緊統計一線醫護人員的訂餐情況,如果有錯過訂餐時間的,要及時與食堂溝通,給他們安排加餐。”

  今年56歲的王建麗是海河醫院員工的“知心大姐”。疫情發生後,王建麗帶領後勤保障生活組十幾號人拼了。她們負責紅區醫護人員的生活保障,紅區醫護人員吃的盒飯,以及牛奶、面包等26種食品,一次性內褲、洗發水等56種日常用品,都是她們推著小推車送進去的。

  2月20日,是海河醫院總務科科長張寶國年滿60歲的日子,也是他可以正式退休的日子。但疫情發生後,張寶國毫不猶豫地投入到疫情阻擊戰之中。海河醫院收治病人後,打通120應急通道和員工綠色通道成了當務之急。張寶國與津南區相關部門溝通,在施工現場值守,直到晚上零時纔回家,而早晨6時又趕回來。應急通道僅用33個小時就打通了,員工綠色通道也順利打通。連日的勞累讓患有心髒病的張寶國有些吃不消。2月16日晨,他突發心肌梗塞住院,經搶救脫離了生命危險。在病床上,他心系救治一線,打電話囑咐了又囑咐:“等我身體允許了,第一時間返回阻擊疫情一線!”

  “常思奮不顧身,以徇國家之急。”面對疫情,海河醫院的白衣戰士們奮不顧身,勇於擔當,把阻擊疫情當成自己的神聖職責。正是由於他們的辛苦付出,纔有一批又一批的患者治愈出院。戰“疫”還在繼續,但春天已經不遠……(津雲新聞編輯劉穎)

下載津雲客戶端關注更多精彩

推薦新聞

我來說兩句

關於北方網 | 廣告服務 | 誠聘英纔 | 聯系我們 | 網站律師 | 設為首頁 | 關於小狼 |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2-23602087 | 舉報郵箱:jubao@staff.enorth.cn | 舉報平臺

Copyright (C) 2000-2024 Enorth.com.cn, Tianjin ENORTH NETNEWS Co.,LTD.All rights reserved
本網站由天津北方網版權所有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編號:津B2-20000001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號:0205099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編號:12120170001津公網安備 12010002000001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