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線抗疫群英譜|毛青:那山一樣的身影

掃碼閱讀手機版

來源: 軍報記者 作者: 編輯:靳永鋒 2020-02-27 13:44:27

內容提要:遇到危險的時候,你最希望誰出現在身邊?你最希望變成誰?

遇到危險的時候,你最希望誰出現在身邊?你最希望變成誰?

這是網絡上兩個熱門話題。網友回答千千萬,但在火神山醫院,記者聽到了另外一個答案:毛青。

作為軍隊支援湖北醫療隊專家,毛青一直戰斗在一線。這位來自陸軍軍醫大學的火神山醫院綜合科主任,參加過抗擊非典和埃博拉,阻擊過禽流感,與高危污染物、烈性病毒打了30多年交道。

關鍵時刻有毛青在,戰友放心,患者安心——

許多和他一起戰斗過的戰友,得出同一個結論:“上戰場,你可以把後背放心地交給他。”許多被他救治的患者,有一個共同感受:“聽毛大夫的,准沒錯!”

56歲,36年黨齡,40年軍齡。毛青說,你得配得上寫進履歷裡的每一個數字,對得起共產黨員、軍人、軍醫這幾個身份。

那天,采訪完毛青,已是深夜。回望武漢知音湖畔的不眠燈火,記者不禁感慨——

誰說火神山沒有山?那山,正是毛青和戰友們日夜奮戰的身影……

毛青近影。解放軍報記者王傳順攝

使命如山

“穿上軍裝,就要敢於衝鋒陷陣”

除夕夜,接到出征的命令,毛青就像一位堅守在戰壕裡的戰士聽到久違的衝鋒號。

精瘦身材,一身荒漠迷彩,背著單兵背囊站在隊伍中——看上去像平時出差一樣淡定從容,毛青心裡早已如潮翻湧。

17年前,他所在的醫院感染科接收了5名非典病人。沒去成小湯山醫院的毛青,主動申請參與診治,在病房進行整整兩個月臨床觀察。

“穿上軍裝,就要敢於衝鋒陷陣!”在火神山醫院,聊起當年那一幕,毛青說:“一個軍醫,如果終其一生不能上戰場,那將多麼遺憾!”

一個將使命始終扛在肩上的軍醫,終將一次次迎來任務,一次次不負使命。

2014年8月,國家援非抗埃醫療隊第一次抽組時,單位上報的2人名單中有他。那次出征,在160多人組成的醫療隊裡,他是那個“最後拍板” 的人。

時隔6年,這位抗疫老兵再次奔向一線。此刻,毛青的腦海裡浮現出在異國他鄉冒著生命危險抗擊埃博拉病毒的一幕幕。看著隊伍裡有不少第一次出征的年輕人,毛青給他們鼓勁:“那時候,我們身後有祖國的支持,無時無刻都感到有力量。這次出征,我們身處祖國懷抱,救治自己同胞,只會更有力量!”

力量,很快在他們抵達一線後顯現——

進駐武漢金銀潭醫院,毛青和戰友們爭分奪秒,48小時內就完成實地了解診療環境、制訂工作規范流程、明確醫務人員分組等工作,並整體接手醫院綜合病房樓的兩個病區。當天,不到5個小時,他們就收治了72名確診患者。

進駐火神山醫院後,毛青緊急抽組人員組建綜合科。僅半天時間,他們就開始接收患者入院。

此刻,與疫魔的決戰正在進行。捷報,不斷從一線傳來,毛青卻始終保持清醒。他說:“越是總攻的時候,越要一鼓作氣。”

信任如山

“相信我,一切都會好起來的”

毛青沒有想到,自己在病房裡說的一段重慶話,竟然一夜之間在網絡上熱傳。

那天,毛青查房,聽說一位老婆婆不吃飯,便鼓勵開導她:“不吃飯就沒營養了,怎麼回去遛你的小狗狗!”“我明天再來看你,要看到你笑啊!”……

這個場景,被住在同一間病房的女孩用手機錄了下來,發到了網上。女孩姓吳,是那位老婆婆的外孫女,也是新冠肺炎確診患者。為了方便照顧老人,醫院將她和外婆安排在同一間病房。

看著毛青一邊開導外婆一邊為外婆掖被角,小吳眼睛濕潤。透過視頻,無數網友能感受到毛青對患者的關愛。有網友留言:“這是我聽過的最好聽的重慶話”……

有時候,愛是最好的藥,也是強大的信心之源。

綜合科的住院患者中,老年人居多。毛青每天查房4個小時以上,不僅詳細詢問病情、病史,還了解患者家庭情況,與患者家屬建立聯系,便於及時溝通,幫助患者重建信心。

因為隔著防護服,患者看不到他的表情,但一位患者說:“一聽腳步聲,就知道毛大夫來了。他連走路的樣子都充滿自信,聽他的准沒錯!”

從小出生在軍人家庭,很小就開始“過集體生活”的毛青,每周日被忙碌的父母送進機關保育院,周六再接回家。集體生活讓他要強,更讓他自信。

當初被分到令不少人畏懼的感染科,毛青一臉坦然:最危險的地方有時反而是最安全的地方!

做傳染科醫生30多年,毛青的自信屢屢被證明。一天,一個已被多名專家認定為肝硬化的病人找他求診,他認真分析後堅持認為患者得的只是“結核性心包炎”。他對患者說:“相信我,一切都會好起來的!”經過毛青的精心治療,那位患者延續多年的病痛果然化解。

如今,在火神山醫院,許多患者都聽到了毛青的這句話:“相信我,一切都會好起來的!”

信任如山。毛青不僅是患者的依靠,還是許多醫療隊隊員的主心骨。

在很多醫療隊隊員眼中,毛青說話乾練利索,句句擊中要害。拿不准的地方,大家都會找他:“毛教授,您能不能來一下?”

“不僅要打勝仗,還要實現零感染。”毛青坦言,實現這個目標,需要每一名隊員具備科學的專業素養和嚴謹的職業養成。

“或許,在常人眼裡,我們這些軍醫了不起,其實我們只是盡到了應盡之責。”毛青說。

毛青為即將進入一線的醫護人員做防護培訓。高濤攝

承諾如山

“一個都不能少,我要把每名隊員平安帶回來”

常年生活工作在長江邊上,毛青卻對黃河裡的一處景觀情有獨鍾——

三門峽大壩下一處激流中,屹立著一根石柱:中流砥柱。毛青印象深刻的是它另一個鮮為人知的名字:朝我來!

那塊激流中的巨石,銘刻在毛青的心中,成為他一次次帶頭衝鋒的鮮活寫照。

那天,戰斗即將打響——第一組人員到位,點名完畢,毛青挺直腰板進入更衣室,第一個走進病區。

“危險的地方,我第一個進!”來武漢後,無論是接診觀察、救治病人,還是搬運物資、洗消防護,毛青總是衝在第一線。火神山醫院開始收治患者之初,每次有新員進入病區,帶頭領路的都是毛青。

“我有經驗,跟我來!”毛青走路帶風,踏過被消毒液浸濕的地墊。身為全軍感染病研究所所長,他這次主要承擔防控感染指導工作。

進入病區,毛青事無巨細,逐個檢查每名醫護人員的著裝,紮緊領口,矯正護目鏡,壓實拉鎖,穿好鞋套。最後,他用寬膠帶為大家粘上手腕、領口等部位,用記號筆分別為大家寫上名字……

事無巨細,只為一個承諾。從重慶出發時,毛青立下軍令狀:“一個都不能少,我要把每名隊員平安帶回來!”

“一個也不能少!”帶隊遠赴利比裡亞抗擊埃博拉時,毛青也這樣拍過胸脯。

承諾如山,壓力空前。作為赴利比裡亞先遣組成員,毛青實地了解到埃博拉病毒的凶險,親眼看見許多世界同行被擊中、打倒。

“戰場的確險象環生,但如果一味恐懼,很可能幾發流彈就射中瑟瑟發抖的身體;如果保持冷靜理智,反倒能靈活地躲開一顆顆子彈。”第一個收治病人、第一個抬埃博拉患者進病房……毛青都是當先鋒、打頭陣、做示范。

有一次,毛青急救完一批病人後,穿著3層防護服的毛青剛准備休息,又送來一位已經昏迷的病人。為了搶時間救生命,毛青和另外3名同事決定“扛一扛”。待到他們脫下防護服時,已連續工作了近5個小時……

“我為自己身為這個集體的一員而驕傲!”多年後,說到這些細節,毛青仍激動不已。

“並不是每個醫務人員都有防控傳染病的經驗,我們的任務就是要幫助他們避免在不知不覺中犯錯。”毛青主張在火神山醫院病區建立監控機制,通過攝像頭實時觀察醫務人員洗手消毒、穿脫防護服等各個環節,一旦發現不規范操作馬上喊“停”,並采取專業的補救措施。

從醫療隊住地到火神山醫院,有40分鍾車程。很多醫療隊隊員爭著跟毛青坐同一趟班車。車上,毛青喜歡和隊員們分享自己抗擊埃博拉的故事。隊員們也喜歡聽他講實戰經驗……

對於毛青和戰友們來說,這是難得的閑暇時光,也是一天當中少有的卸下“防護盔甲”的時刻。閑聊中,他們也會偶爾望向窗外,看一眼這座城市的天空。

窗外,刮過寒冷的風,下過冰冷的雨,還飄過紛飛的雪。此刻,他們的視野裡迎來的,是一簇簇怒放的花。

春天來了!奮戰一個多月的毛青和戰友們,正在和這座城市的人們一起走過寒冬,迎來春天。

   原標題:一線抗疫群英譜|毛青:那山一樣的身影

下載津雲客戶端關注更多精彩

推薦新聞

關於北方網 | 廣告服務 | 誠聘英纔 | 聯系我們 | 網站律師 | 設為首頁 | 關於小狼 |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2-23602087 | 舉報郵箱:jubao@staff.enorth.cn | 舉報平臺

Copyright (C) 2000-2024 Enorth.com.cn, Tianjin ENORTH NETNEWS Co.,LTD.All rights reserved
本網站由天津北方網版權所有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編號:津B2-20000001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號:0205099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編號:12120170001津公網安備 12010002000001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