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們是『天使』,一面是醫者,一面是勇士!

掃碼閱讀手機版

來源: 經濟日報 作者: 編輯:靳永鋒 2020-02-28 21:11:32

內容提要:他們與時間賽跑,同病魔較量,救治病患;他們用仁心守護,細心照料,善心助人。

面對新冠肺炎疫情,醫務工作者衝鋒在前,義無反顧地奮斗在戰“疫”最前線。他們是有仁心仁術的醫療專家,是熱心又細心的一線護士,是高度負責的方艙醫院醫療負責人,是一直忙碌的病區負責人,是時刻面對危險的插管搶救專班醫生……他們與時間賽跑,同病魔較量,救治病患;他們用仁心守護,細心照料,善心助人。讓我們一起走近這群白衣天使,為他們祝福。

武漢大學人民醫院急性心血管病救治中心朱庭萱:

認准的事,要做到底

“95後”、護士、活潑開朗,這是朱庭萱身上的標簽,現在又多了一個與眾不同、令人敬佩的標簽——第一批支援武漢金銀潭醫院的醫護人員。2月25日,記者見到了這位勇敢的“白衣戰士”。

朱庭萱是武漢大學人民醫院急性心血管病救治中心的一名護士。說起支援金銀潭醫院,她表示,自己是家中唯一的孩子,起初父母不同意自己去支援金銀潭醫院。她的媽媽曾說:“媽媽不是要攔阻你,哪怕你是第二批去,媽媽都支持你。”

但朱庭萱性格沈穩,做事有分寸,她認准的事,就一定要做好、做到底。面對疫情,醫護人員的責任感讓她覺得自己不能退縮。朱庭萱笑著對媽媽說:“媽媽,您想一想,從小到大,我哪一次要做的事情沒做成呢?”為了讓父母同意她去支援金銀潭醫院,她答應每天給家裡打電話報平安。

朱庭萱很細心,總是從患者的角度考慮問題。她說:“一些病人剛來時,看到醫護人員穿著嚴嚴實實的防護服會感到害怕,這不利於病人的康復。最好的解決辦法就是與患者多聊一聊輕松的話題,做他們的家裡人。”

“每天進入病房前都會有壓力,擔心自己被感染。但穿上防護服、進入重癥病房那一刻,所有顧慮和擔心都被拋在腦後。此時,患者是最重要的。”朱庭萱說,作為一名醫護人員,穿上白大褂就要認真做好本職工作。“此刻,武漢的疫情防控形勢依然嚴峻,我想對奮戰在一線的同仁們說,只要大家共同努力,一定能取得疫情防控阻擊戰的勝利。”

武漢大學中南醫院呼吸內科副主任醫師王偉:

健康所系,生命相托

今年42歲的王偉,是武漢大學中南醫院呼吸內科的副主任醫師,也是方艙醫院開創者8人團隊中的一員,參與籌建了武漢客廳方艙醫院。

疫情就是命令,要3天建成一家2000張床位的醫院。面對這項艱巨的任務,王偉1人當成3人用。既要協調執行,又要進艙診治,連續3天,他平均每天只能睡3個小時。

2月7日晚,方艙醫院迎來400餘名病人,工作人員人手告急。上了一天班的王偉剛睡著,就被電話叫醒,二話沒說,他趕來支援,負責入艙病人的分診工作。

夜黑風急,天氣寒冷,大量急等床位的病人蜂擁而來。站在方艙醫院門口,王偉從一個個人的眼神裡,看到了患者對住院救治的渴望,對控制病情的渴望,以及對生的渴望。王偉說:“那些眼神,讓我想起了曾經的誓言‘健康所系,生命相托’。醫者的使命就是在病人需要的時候,救治他們,守護他們。”

現在,王偉是武漢客廳方艙醫院C艙醫療負責人,全權統籌C艙患者的治療,用他的專業、責任和擔當守護著400餘名患者的生命。

400餘人,相當於一家二級醫院的床位規模。王偉說,如果不是因為疫情,自己做夢也想不到會承擔400餘人的救治工作。“我寧願自己現在還是一名普通醫生,那代表著武漢靜好的歲月。希望我們能夠早日回到那些歲月。”

北大馳援湖北醫療隊專家組組長安友仲:

醫者有“術”,更要有“心”

“醫生要有‘心’有‘術’。‘心’是要有善心,樂於幫助病人;‘術’是要有良術,具備較高的醫學本領。”2月24日晚,北大馳援湖北醫療隊專家組組長、北京大學人民醫院重癥醫學科主任安友仲對記者說。此時,他剛剛忙完一天的工作。

2月1日從北京登機赴武漢前,安友仲曾賦詩一首:“老夫聊發少年狂,赴漢口,跨長江,醫亦凡人,匹夫盡責滅疫狼!”

今年已經59歲的安友仲,曾參加包括“非典”、H1N1等疫情的救治工作,經驗豐富。在他看來,對於現有的重癥患者,專業化的科學監測,生命支持與救治,會盡可能地保護器官儲備功能,為患者恢復力量抵抗疾病爭取時間。

“傳染病防控有兩個環節最關鍵,隔離傳染源和切斷傳染途徑,另外,醫護人員和患者都要加強防護意識。”安友仲反復強調。

安友仲表示,面對新的疾病,應該拋開慣性思維、經驗主義。“不能聽說一種藥有特效,就馬上給所有患者使用。特別是激素類藥物,一定要慎用。我們不僅要考慮現在的治療,還要為患者未來的生活品質負責。”

在武漢一線,安友仲經常囑咐醫生護士:“把病人當作人,而不是當成細胞和組織。查房時,要叫每一個病人的名字,而不是幾床的代碼。因為叫患者名字是在不斷提醒對方,他姓甚名誰,他還活著,他要勇敢堅強。”安友仲動情地說。

漢口醫院呼吸三病區負責人樂文卿:

面對疫情,衝鋒在前

武漢市漢口醫院是首批收治新冠肺炎患者的定點醫院之一。2月25日,當記者在漢口醫院見到樂文卿時,這位前ICU負責人、現呼吸三病區負責人已在抗“疫”最前線戰斗了50多天。

樂文卿邊救治患者,邊“以工帶訓”培養年輕醫師,每天累得筋疲力盡。關鍵時刻,海軍軍醫大學醫療隊馳援武漢,接管了漢口醫院ICU,樂文卿纔從超強負荷的狀態中解脫出來。隨著海軍軍醫大學醫療隊挺進火神山醫院,為更好地開展救治工作,2月上旬,樂文卿被任命為呼吸三病區負責人。

“我們呼吸三病區都是新冠肺炎確診的病人,包括很多重癥病人,其中還有我們醫院的同事。”樂文卿介紹說,上任後,她對病區工作做了調整,實行精細化管理,一個醫生負責幾個病房,持續跟蹤病情,精准設計和實施治療方案。

記者了解到,從樂文卿負責以來,截至2月25日,呼吸三病區已有約50人治愈出院。目前在床位的還有約30名患者,身體狀況也日益好轉,之前的危重癥患者目前也比較穩定。

“我所在的病區治愈率這麼高,還要感謝整個團隊,感謝漢口醫院其他科室伸出援手。”樂文卿說,疫情發生以來,有很多愛心人士向醫院捐贈了防護服和口罩,鍾南山院士團隊還捐了很多制氧機,都派上了用場。“沒有他們的幫助,沒有其他醫療隊的支援,我們即便有三頭六臂也不行。”

“面對疫情,醫生沒有當逃兵的。春天已經來了,希望我們繼續努力,在疫情防控阻擊戰中取得最終的勝利。”樂文卿充滿信心地說。

武漢市第一醫院麻醉科醫生團隊:

直面病毒,搶救生命

2月16日,武漢市第一醫院組建插管搶救專班,24小時待命,隨時准備執行全院的插管急救任務。

麻醉插管,即用外部給氧來支持身體的氧氣供給。“插管需要打開病人的氣道,導管伸進去時病人可能會嗆咳,這時會有高濃度病毒的氣溶膠噴出,非常危險。”麻醉科主任陳治軍說。

2月26日上午,徐玲完成了插管搶救專班成立以來第17個病人的插管治療,走回休息室時,胸前的手術服已經濕透了。“雖然正對著噴出來的氣溶膠,但在工作的時候,就不知道什麼是緊張了。”

戚忠是徐玲的搭檔,對這項危險的工作,他也會擔心,但更多的是一種身為醫生的責任感。戚忠說:“全院插管最快最好的就是我們麻醉科醫生,雖然其他醫生也可以做,但那對醫生和病人來說都更加危險,畢竟現在是在爭分奪秒救治病人。”

在插管隊成立的第一天,一個病人在呼吸機已經固定好、導管也連接好的情況下,因為嗆咳而造成導管脫落。當時戚忠已經回到醫生值班室,接到電話立馬飛奔回病房。由於時間緊張,他都來不及仔細確認防護是否做到位。

“就算防護沒有做到位,我也只是有感染的可能。但如果我不趕快進去,病人可能堅持不了多久。”戚忠說道。

插管隊醫生的工作就是這麼爭分奪秒,需要毫不遲疑的決斷與直面病毒的勇敢。但同時,他們也需要用百分之百的謹慎去對待每一個病例。在麻醉醫生值班室的牆上貼著操作細則,其中麻醉時間要精確到秒。“失之毫厘,差之千裡。”徐玲這麼形容他們的工作。

   原標題:他們是『天使』,一面是醫者,一面是勇士!

下載津雲客戶端關注更多精彩

推薦新聞

關於北方網 | 廣告服務 | 誠聘英纔 | 聯系我們 | 網站律師 | 設為首頁 | 關於小狼 |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2-23602087 | 舉報郵箱:jubao@staff.enorth.cn | 舉報平臺

Copyright (C) 2000-2024 Enorth.com.cn, Tianjin ENORTH NETNEWS Co.,LTD.All rights reserved
本網站由天津北方網版權所有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編號:津B2-20000001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號:0205099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編號:12120170001津公網安備 12010002000001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