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位院士在武漢切除膽囊,笑稱『肝膽相照』

掃碼閱讀手機版

來源: 經濟日報 作者: 編輯:劉穎 2020-03-12 15:27:14

內容提要:『有這樣一位中醫藥知名院士,他年過七旬,老帥出征;深入病房,參與診治;積勞成疾,在武漢抗『疫』一線做了急性膽囊炎手術。

  “有這樣一位中醫藥知名院士,他年過七旬,老帥出征;深入病房,參與診治;積勞成疾,在武漢抗“疫”一線做了急性膽囊炎手術。

  他,就是張伯禮,中央指導組專家組成員、中國工程院院士、天津中醫藥大學校長。

  “不要告訴家人,我自己簽字吧!”張伯禮接受手術那天,照例要征求家屬意見,但他執意要“瞞”著老伴兒,不想讓她擔心。

  “國有危難時,醫生即戰士。寧負自己,不負人民!”張伯禮抗擊非典時的誓言,至今未改。 

  第一支中醫醫療隊進駐 

  作為普通百姓,你我或許最關心的是“疫情何時會結束,何時會出現拐點,什麼時候纔能‘摘口罩’?”

  針對這一百姓關注的熱點話題,張伯禮告訴記者,他們分析了疫情演變數據。目前來看,全國除湖北以外其他地區,2月底新增病例基本“清零”;湖北省除武漢市以外其他地區,3月中旬估計能夠基本“清零”;武漢市有希望到3月底實現基本“清零”。從疫情整體發展趨勢看,拐點應該在3月底。 

  “估計4月底除了湖北以外,全國其他省市基本就可以摘口罩恢復正常生活生產秩序。湖北省特別是武漢市,可能要比全國晚1個月左右。但是,即使復工復產,恢復正常秩序了,口罩還是慢一點摘比較好。少聚集、勤洗手、戴口罩的好習慣,要保持一段時間。畢竟,世界疫情的下半場在國外,那裡的疫情防控形勢還是很嚴峻,要防范輸入性病例。”張伯禮鄭重地說。

  1月27日,張伯禮剛到武漢時,形勢非常嚴峻、復雜。之後,隨著確診患者越來越多,一床難求,解決不了應收盡收的問題,專家建議建立方艙醫院收治輕癥患者。張伯禮和劉清泉教授寫了請戰書,提出中醫藥進方艙,中醫承包方艙醫院救治任務。中央指導組同意後,他們組建了第一支中醫醫療隊,由天津、江蘇、河南、湖南、陝西的209位中醫專家,進駐江夏方艙醫院,主要采用中醫藥綜合治療。

  截至目前,江夏方艙醫院累計收治了400多位患者,主要是以輕癥患者為主。目前,已有200多位患者出院,餘下的最近也將陸續出院。

  “最讓人感到欣慰的是,目前江夏方艙醫院收治的所有患者中,沒有一個轉為重癥,醫護人員也是零感染。”張伯禮動情地說。

↑張伯禮(右三)在江夏方艙醫院與醫護人員討論。楊豐文攝

  中醫在治療中有重要效果 

  如何評價中醫在新冠肺炎治療中的效果,有沒有核心評價指標?對輕癥、重癥患者,中醫西醫結合有何治療途徑?

  在張伯禮看來,有兩個具有說服力的指標:一個是病人痊愈的時間是不是縮短了,因為它是個自限性疾病,通過中藥乾預可能縮短時間;第二個是不從輕癥轉為重癥。湖北省中西醫結合醫院報告了一批病例,重癥的轉化率只有2%多點,江夏方艙醫院截至目前收治400多病例,沒有一例轉為重癥。

  “我和北京中醫醫院劉清泉教授共同研制的宣肺敗毒顆粒(抗冠II號方)治療500例隊列研究顯示,輕癥和普通型患者,發熱、咳嗽、乏力癥狀明顯減輕,CT影像治療後顯著改善,臨床癥狀明顯緩解,無一例轉為重癥。除了改善臨床癥狀,也能改善相關血液細胞分類計數和免疫學指標,這點更重要。”張伯禮說。

  我們對102例輕型和普通型新冠肺炎患者金花清感顆粒臨床對照研究,結果顯示,金花清感顆粒組較西醫組治療,轉重癥率明顯下降(11.8%VS29.4%);退熱時間縮短(1.5天VS3天);淋巴細胞復常率提高(74.5%VS64.7%)。這一結果表明金花清感顆粒治療輕癥和普通型具有確切的療效。所以說,中醫治療新冠肺炎療效是確切的。

  張伯禮表示,對於輕癥患者大量實踐都證明,中藥可改善癥狀、縮短療程、促進痊愈。輕癥患者常以發熱、乾咳、乏力癥狀為主,部分患者有憋喘、肺部散在滲出等癥狀,中醫藥可采取宣肺透邪、芳香化濁、清熱解毒、平喘化痰、通腑泄熱等治法。具有確切療效。他牽頭在武漢火線立項的臨床研究,階段性分析顯示,湖北省中西醫結合醫院首批52例患者臨床對照研究,包括中西醫結合治療組34例,單純西藥治療組18例,其中中西醫結合組比西藥組臨床癥狀消失時間縮短2天,體溫恢復正常時間縮短1.7天,平均住院天數縮短2.2天,CT影像好轉率提高22%,臨床治愈率提高33%。

  “對於重癥患者,還是以西醫為主,西醫的呼吸支持、循環支持等生命支持是必不可少的,有了這些支持纔挽救了病人的生命,而中醫雖然是配角,但也不可或缺。”張伯禮舉例,比如有的患者血氧飽和度波動較大,給予生脈飲、生脈注射液、獨參湯等可穩定血氧飽和度,提昇氧合水平。肺部炎癥控制不佳,滲出吸收緩慢,注射熱毒寧、痰熱清與抗生素有協同效應。患者四肢不溫,血壓波動,昇壓藥撤不下來,注射參附注射液會有明顯效果。生脈注射液、參附注射液、痰熱清注射液等,應早期乾預,大膽使用,會有明顯效果。

  張伯禮認為,有些西醫同道不敢使用中藥注射劑,認為不安全。這是誤解,國家中醫藥管理局推薦的這些中藥注射劑都是通過上市後再評價的,安全性都是有保障的。當細胞因子風暴來臨,血必淨注射液可強力阻攔、延緩病情發展。“所以說,雖然重癥以西醫為主,但中醫也可以力挽狂瀾。”

  中西醫可以做到優勢互補 

  在這次新冠肺炎治療中,不少人認為中西醫有差異,那麼如何看待中西醫之爭呢?

  “在這場戰‘疫’中,中醫和西醫的關系是非常和諧的。特別是在重癥病人搶救過程中,以西醫為主,中醫為輔,但有時輔助也起到了關鍵作用,已有很多例子。醫療隊裡的中醫西醫不分你我,誰有辦法誰上,能夠挽救病人的生命,是我們共同的目標!”張伯禮堅定地說。

  “在疫情如此嚴重的時候,往往是局外人在爭論中西醫到底誰強誰弱,誰優誰劣,既無聊又無意義。”張伯禮說,“中醫西醫各有所長,優勢互補,人命大於天,能救命纔是最重要的”。

  這次也有關於“西醫抗病毒治標,中醫治本提昇抵抗力”的說法。

  在張伯禮看來,這種說法不嚴謹、不科學。標本不能這樣分。真的能抑殺病毒怎麼不是治本?中藥治療是對癥治療,主要不是針對病毒,而是調節機體的失衡狀態。得不得病,是病毒和機體免疫力博弈的結果。如果人體抵抗力強,就不容易得病。“中醫治療往往不是著眼於病,而是調動機體自身的抗病能力,在改善臨床癥狀、減少並發癥、控制病情惡化發展等方面具有一定優勢。”

  張伯禮表示,如果出現發熱等癥狀,在檢查與隔離期間,完全可以吃點中藥,因為即便得的是流感、普通感冒,吃藥就能管用。倘若最後確診新冠肺炎,越早接受治療效果越好。

  “如果身體挺好,什麼不適也沒有,也沒有感染暴露風險,則不鼓勵人人都吃藥。預防疫情,最好的藥方是調整好心情,保持健康生活方式和良好的衛生習慣。”張伯禮說。

  剛做過膽囊摘除手術的張伯禮以詩抒懷:“抗疫戰猶酣,身恙保守難,肝膽相照真,割膽留決斷。”他笑道:“肝膽相照,我這回把膽留武漢了。”

   原標題:這位院士在武漢切除膽囊,笑稱『肝膽相照』

下載津雲客戶端關注更多精彩

推薦新聞

我來說兩句

關於北方網 | 廣告服務 | 誠聘英纔 | 聯系我們 | 網站律師 | 設為首頁 | 關於小狼 |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2-23602087 | 舉報郵箱:jubao@staff.enorth.cn | 舉報平臺

Copyright (C) 2000-2024 Enorth.com.cn, Tianjin ENORTH NETNEWS Co.,LTD.All rights reserved
本網站由天津北方網版權所有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編號:津B2-20000001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號:0205099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編號:12120170001津公網安備 12010002000001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