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慧科技 助力小站稻振興

掃碼閱讀手機版

來源: 天津廣播電視臺 作者:蘇建美 編輯:李彤 2020-05-20 20:33:01

內容提要:這兩天,80萬畝小站稻全面開始插秧作業。天津依托科技,種植優質水稻品種,通過無人插秧作業、智能傳感器實時監控、智能化加工等方式,助力小站稻產業振興。

如不能正常瀏覽請選用IE瀏覽器

天津北方網訊:這兩天,80萬畝小站稻全面開始插秧作業。天津依托科技,種植優質水稻品種,通過無人插秧作業、智能傳感器實時監控、智能化加工等方式,助力小站稻產業振興。

小滿節氣前後,水稻插秧正當時,在西青區王穩莊,小站稻稻田裡一片新綠。

與往年不同的是,今年,王穩莊引入無人插秧機,代替農民下田作業。雖然沒有駕駛員,但乾起活來,一點不差。插秧、自動調頭,插出來的秧苗間距整齊、深度適中。依托科技手段,原來,5個農民一天的插秧工作量,現在,1臺無人插秧機半個多小時就能完成。

2018年,《天津小站稻產業振興規劃(2018-2022年)》出臺,提出打造智慧農業、研發優質品種、提昇栽培技術、加工精品稻米等八大行動,形成從種子生產到大米加工全過程的標准體系。按照要求,天津改良土壤,像西青區王穩莊鎮,屬地政府引入專業農企,運用現代化技術手段,全面改善土地鹽鹼程度、修繕水利設施,引入清潔水源,旱田變水田,小站稻種植面積從2016年的30萬畝,增加到今年的80萬畝。去年,國家粳稻工程技術研究中心落戶天津,為小站稻不斷選育良種,今年,插到大田裡的秧苗,就是依托科技,在“天隆優619”等一批優質小站稻種子基礎上,昇級換代後的新品種。

眼下,全市900多臺插秧機,全部投入作業。預計到下個月底,80萬畝小站稻將完成插秧。小站稻插秧後,科學培育是關鍵。以往,農技人員只能到大田裡采樣,纔能知道小站稻長勢,耗時費力。從去年開始,小站稻田裡安裝了智能傳感器,這個“智慧管家”可以感知土壤溫濕度,觸發智能噴灌,同時,實時傳遞土壤?情、酸鹼度、養分、氣象信息等詳細數據。農技師通過大屏幕上的可視數據,隨時分析小站稻長勢,及時提醒農民精耕細作。

同時,對於小站稻種植過程,也濃縮在包裝的二維碼上,確保可追溯。

今年,農業部門還引入中糧、益海嘉裡等企業,發展訂單農業,讓小站稻不僅銷的出去,更能賣得上好價。國家粳稻中心等小站稻現代化智能化高端米加工廠,相繼建成投產。到年底,小站稻米精加工能力將達到30萬噸以上。(津雲新聞編輯李彤)

下載津雲客戶端關注更多精彩

推薦新聞

我來說兩句

關於北方網 | 廣告服務 | 誠聘英纔 | 聯系我們 | 網站律師 | 設為首頁 | 關於小狼 |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2-23602087 | 舉報郵箱:jubao@staff.enorth.cn | 舉報平臺

Copyright (C) 2000-2024 Enorth.com.cn, Tianjin ENORTH NETNEWS Co.,LTD.All rights reserved
本網站由天津北方網版權所有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編號:津B2-20000001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號:0205099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編號:12120170001津公網安備 12010002000001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