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80後工程師變身新派菜農 讓蔬菜搭上『綠色生態快車』

掃碼閱讀手機版

來源: 北方網 作者:津雲·大話婚戀工作室 編輯:張麒麟 2020-05-25 16:02:00

內容提要:在素有『京津蔬菜第一村』之稱的天津市西青區辛口鎮第六埠村,有一片新建的農業大棚。緊挨著從南運河、子牙河、大清河、獨流減河四條河交匯處引水入村的一條清澈的河流,便是董志偉的種植並經營的小農場。正是這裡肥沃的土質,豐富的資源,良好的生態環境,吸引了這位城市精英,一直堅守著他『做一個專業技能的新型職業農民』的信念。


文字 視頻|楊玉燕

西青區承包大棚 工程師變“菜農”

在素有“京津蔬菜第一村”之稱的天津市西青區辛口鎮第六埠村,有一片新建的農業大棚。緊挨著從南運河、子牙河、大清河、獨流減河四條河交匯處引水入村的一條清澈的河流,便是董志偉的種植並經營的小農場。正是這裡肥沃的土質,豐富的資源,良好的生態環境,吸引了這位城市精英,一直堅守著他“做一個專業技能的新型職業農民”的信念。

2013年秋天,為了家人能吃到綠色無公害蔬菜,34歲的董志偉和兩個大學同學一起在西青區辛口鎮第六埠村的老徐家無公害小菜園包下三份地(3個會員份額),由當地村民負責種植,專供他們幾家全年吃菜。這是他第一次接觸到綠色無公害蔬菜。

2015年5月,老徐家新建了幾個蔬菜大棚,正巧董志偉曾供職的外資企業要遷往深圳,經過慎重考慮,他辭去了原來的船舶甲板機械設備調試工程師的工作,放棄了年薪20多萬的豐厚收入,在老徐家承包了兩個大棚,開啟了嶄新的農民生活。

5年時間,董志偉完成了從工程師到新時代農民的轉變

人工除草

創業初期賠光50萬 當農民這條路走不通?

“每天一推開門,滿眼都是綠色,撲鼻的泥土氣息,呼吸著花草的芳香……那是多麼美的享受啊!”想到這些,董志偉把家安在了菜地裡。“這個家其實就是一間改造的簡易集裝箱房,冬天冷夏天熱,還常常被地裡的蚊蟲圍攻。記得在最冷的冬夜,集裝箱裡點著爐子還是零下5~6度。屋裡的飲水機水桶凍成了大冰塊,我開著電熱毯,蓋著兩層大棉被,扛了過來。心裡想著:要做成一件事,這些困難算不了什麼。”每天一大早,他就跟著老徐夫婦一起乾農活,慢慢掌握了農業基礎知識,學習了常規蔬菜種植,同時自學有機蔬菜種植技術。熬過了兩個冬天,董志偉的大棚擴大到4個,並開始從無公害綠色蔬菜種植,向有機蔬菜種植過度。他自己也從一個船舶機電工程師,轉變成了一個新型職業農民。

有機種植的西紅柿

2017年7月,村裡新建的一批農業大棚竣工,對外出租。經過再三考慮,董志偉承包了19棟日光溫室大棚共計36畝,真正開始按照有機種植標准,嘗試種植和經營一個有機農場。他僱用了來自河北、山東、河南和安徽的四位農民工,在解決了他們就業問題的同時,也為自己的農場帶來生機和力量。

由於有機蔬菜種植的特殊要求,不能使用化學合成農藥、化肥、生長調節劑、除草劑,以及基因工程獲得的生物及其產物,所以前期投入比普通蔬菜種植高出很多,而種出來的蔬菜,產量、品相都不如普通農業。再加上沒有相應的銷售渠道,很多菜只能拉到批發市場出售,往往還不如普通蔬菜賣的價格高。一年下來,虧損將近30萬元,加上在老徐家兩年的虧損,之前工作的50萬元積蓄基本已經耗盡了。怎麼辦?這條路走不通了?

僱傭的農民在菜地裡勞作

提高技術打開銷路 農場活下來了

在這個時候,董志偉結識了從事多年有機產品經營與銷售的兩位朋友馮旭傑和李暘,恰巧他們想開拓有機蔬菜種植配送這個領域。通過幾次溝通,雙方對有機農業的理解和向往,以及對食品健康產業未來的發展前景不謀而合。“就這樣,我們走到了一起。後來經過學習與嘗試,逐步掌握了防蟲網+粘蟲板+殺蟲燈+有機投入品的綜合病蟲害防治方法。又通過同行的朋友介紹,引入了南開大學生科院的病原線蟲、中國農科院植保所的捕食?、異色瓢蟲等幾種害蟲天敵,很大程度上解決了病蟲害防治問題,產品產量均有所好轉。我的農場活了下來,漸漸實現了扭虧為盈。”董志偉說,現在他的農場為200多個家庭提供全年有機健康的蔬菜,得到了越來越多客戶的信賴。

大棚裡蔬菜長勢喜人

剛剛召開的全國兩會《政府工作報告》提出,著力抓好農業生產,穩定糧食播種面積和產量,提高復種指數,提高稻谷最低收購價,增加產糧大縣獎勵,把14億人的飯碗端在中國人自己手中。那麼,當前農業生產面臨勞動力不足、農民老齡化的問題如何破解?年輕人基本上都不喜歡從事農業生產工作,今後“誰來種地”“怎樣種地”這些問題,正是董志偉常常深刻思考的。他認為,我國正處於傳統農業向現代化農業轉化的關鍵時期,迫切的需要高素質的職業化農民。以農業為職業,具有相應的專業技能的新型職業農民,未來將是一個很有吸引力、並且受人尊重的職業。

當新型職業化農民 把“綠色財富”轉化為“經濟財富” 

近幾年,“生態、綠色、有機農業”成了熱詞,從業者與日俱增。可是,打著綠色健康旗號,濫竽充數、以次充好的現象也不在少數。經過幾年的實踐,董志偉坦言,做農業不容易,做有機農業更不容易。“但是,我想每個行業的發展前期都要經歷這樣的階段,這也是市場規律。相信以後會走上優勝劣汰、健康發展的良性軌道。”

目前,董志偉的農場還沒有 “有機認證”,未來他會朝著有這個方向發展。他說:“我的會員把一家人餐桌的安全交給了我,這是一種極大的信任,對於我來說就是一份責任。我一定堅守好有機農業的底線,認真做事,為更多的家庭提供安全健康的蔬菜。”

監制|桃金娘娘

編輯|劉穎

下載津雲客戶端關注更多精彩

推薦新聞

我來說兩句

關於北方網 | 廣告服務 | 誠聘英纔 | 聯系我們 | 網站律師 | 設為首頁 | 關於小狼 |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2-23602087 | 舉報郵箱:jubao@staff.enorth.cn | 舉報平臺

Copyright (C) 2000-2024 Enorth.com.cn, Tianjin ENORTH NETNEWS Co.,LTD.All rights reserved
本網站由天津北方網版權所有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編號:津B2-20000001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號:0205099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編號:12120170001津公網安備 12010002000001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