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外網評:讀懂了浴火重生的湖北,就讀懂了中國精神

掃碼閱讀手機版

來源: 海外網 作者: 編輯:付勇鈞 2020-05-27 20:09:16

內容提要:正在浴火重生的湖北,蘊含著讀懂中國抗疫故事的關鍵詞。

資料圖:武漢黃鶴樓。新華社 肖藝九攝

【編者按】

2020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和“十三五”規劃收官之年,也是脫貧攻堅決戰決勝之年。特殊時期召開的中國兩會,注定吸引全球目光。5月18日起,海外網推出“2020年,中國這樣乾”系列評論,從防疫、經濟、外交、法治等多領域解讀今年兩會。此為第十篇。

“我提出,湖北代表團一定得來一下。你們是湖北6000萬人民的代表,我要看望一下大家。”5月24日,習近平總書記在參加十三屆全國人大三次會議湖北代表團審議時深情流露,表達對湖北的深切牽掛。習近平總書記語重心長地說,“經歷了這場磨難的湖北、武漢一定能夠浴火重生,創造新時代更加輝煌的業績。”作為中國范圍內疫情最重、管控時間最長的省份,湖北是兩會期間輿論關注的焦點。正在浴火重生的湖北,蘊含著讀懂中國抗疫故事的關鍵詞。可以說,讀懂了正在浴火重生的湖北,就讀懂了從磨難中一次次奮起的中國精神。

湖北的浴火重生,依靠的是生命至上、人民至上的堅實依托。正如習近平總書記在內蒙古代表團審議時表示的那樣,“人民至上、生命至上,保護人民生命安全和身體健康,我們可以不惜一切代價。”從廣大醫護人員逆行出征,到基層黨員乾部毅然堅守;從應收盡收、應治盡治,到一人一策略、專人護理;從武漢雷神山醫院、火神山醫院日夜趕工,到防疫物資千裡馳援……中國在時間的坐標線上同病毒進行賽跑。全國約十分之一的重癥醫護力量集中在武漢,約四分之一的“救命神器”ECMO集中在湖北,救治費用全部由國家承擔。不論是108歲的老人,還是出生僅30個小時的嬰兒,中國對挽救每條生命都做到全力以赴。事實上從非典疫情到汶川地震再到此次新冠肺炎疫情,人民至上、生命至上始終是中國共產黨和中國政府的價值坐標,與中國上千年的“民本”思想一脈相承。

湖北的浴火重生,依靠的是上下同欲、萬眾一心的強大力量。為了實現“隔一座城,護一國人”,素有“九省通衢”之稱的武漢毅然“自我隔離”。為支援疫情“風暴眼”中的湖北武漢,大江南北、線上線下,“武漢加油!湖北加油!”的呼喊此起彼伏;346支醫療隊、4萬多醫護人員逆行出征,19個省區市對口支援湖北;滿滿裝載防疫物資、蔬菜水果等物資運輸車,源源不斷將來自全國各地的支持保障輸送到湖北武漢……在全國一盤棋統籌下,上下同欲、萬眾一心力量迅速集結,用3月左右時間幫助湖北、武漢走出“至暗時刻”。當關閉了近百日的黃鶴樓重新開門迎客,全民又掀起了“我為湖北胖三斤”的全民拼單熱潮,為湖北步入正常軌道搭把手、拉一把。在2020年政府工作報告中,鄭重寫入了“實施好支持湖北發展一攬子政策,支持保就業、保民生、保運轉,促進經濟社會秩序全面恢復”。中國共產黨始終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緊緊依靠人民群眾,將中國集中力量辦大事的制度優勢發揮得淋漓盡致。

湖北的浴火重生,依靠的是臨難不避、攻堅克難的不屈意志。突如其來的疫情既是一次危機,也是一場大考。疫情暴發後,湖北58萬餘黨員乾部下沈到一線社區,既當疫情防控“守門員”,又做物資“擺渡人”;95後護士甘如意晝夜騎行300公裡從荊州回到武漢崗位;外賣騎手高治曉冒著被感染風險,穿行在大街小巷,將生活物資送到武漢的千家萬戶……疫魔面前,無數堅定無畏的身影匯聚成強大的抗疫力量。經歷疫情衝擊後的湖北武漢,並未一蹶不振,而是加快著重啟步伐,把耽誤的時間搶回來、把遭受損失補回來。企業復工復產持續推進;外資企業霍尼韋爾新興市場總部暨創新中心落戶武漢;好轉起來的湖北武漢還“反向”支援滿洲裡、綏芬河,捐助大量防護物資。“我相信,困難再大,也壓不垮英雄的湖北人民。”習近平總書記在參加湖北代表團審議時這番話,既是對人民力量的深情贊頌,也是對荊楚人民以及全體中華兒女的殷殷期望。傳承著數千年來流傳下來的奮進精神,中國人民前進的步伐更加鏗鏘有力,必將奪取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的雙勝利。

災難是觀照一個國家現實國情和民族精神的鏡子。經歷疫情這場磨難,湖北、武漢正在浴火重生,中國人民也正從磨難中成長、從磨難中奮起,弘揚新時代的中國精神,中國一定能在危機中育新機、於變局中開新局,凝聚新時代的奮斗偉力。

下載津雲客戶端關注更多精彩

推薦新聞

關於北方網 | 廣告服務 | 誠聘英纔 | 聯系我們 | 網站律師 | 設為首頁 | 關於小狼 |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2-23602087 | 舉報郵箱:jubao@staff.enorth.cn | 舉報平臺

Copyright (C) 2000-2024 Enorth.com.cn, Tianjin ENORTH NETNEWS Co.,LTD.All rights reserved
本網站由天津北方網版權所有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編號:津B2-20000001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號:0205099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編號:12120170001津公網安備 12010002000001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