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伯禮院士:國家重點實驗室布局中有了中醫藥一席之地

掃碼閱讀手機版

來源: 科技日報 作者: 編輯:孫暢 2020-05-30 12:24:00

內容提要:『十年磨一劍。組分中藥國家重點實驗室經歷十餘年的建設,依靠科技創新及轉化的重大成績而獲批,這也是全國中醫藥系統第一個國家重點實驗室,標志著在國家重點實驗室布局中有了中醫藥一席之地,中醫藥現代化研究有了國家級創新基地。』中國工程院院士、天津中醫藥大學校長張伯禮對科技日報說。

  天津北方網訊:“十年磨一劍。組分中藥國家重點實驗室經歷十餘年的建設,依靠科技創新及轉化的重大成績而獲批,這也是全國中醫藥系統第一個國家重點實驗室,標志著在國家重點實驗室布局中有了中醫藥一席之地,中醫藥現代化研究有了國家級創新基地。”中國工程院院士、天津中醫藥大學校長張伯禮對科技日報說。

  此前,科技部公布了《關於批准建設省部共建組分中藥國家重點實驗室的通知》,天津市科技局為實驗室主管部門,依托單位是天津中醫藥大學,張伯禮擔任實驗室主任。

  “傳承與創新是中醫藥發展的兩條主線,而真正做到傳承與創新協調發展,必須開展應用基礎研究,纔能實現中醫藥理論與現代科技走向融合,纔能將中醫藥原創思維轉化為創新成果。”張伯禮認為,這需要國家重點實驗室聚集培養優秀科技人纔,圍繞中醫藥發展的關鍵基礎性問題,進行持續深入的研究。

  依托世界最大中藥組分庫,助力抗疫

  “中藥組分,就是從傳統中藥中提取出有效成分群,可在細胞、分子藥理水平相對清楚地揭示中藥的藥效物質基礎及作用機制。”張伯禮介紹,天津中醫藥大學擁有目前世界最大的中藥組分庫,1100平方米的組分庫中現已儲備了6萬多份中藥組分。而且中藥組分庫的數據庫是目前國內中藥組分數量最多、中藥有效成分數字化模型最多、檢索速度最快的。

  “過去篩查中藥有效成分往往需要約半年時間,如今通過關鍵詞在數據庫中檢索,很短時間便可得出結果,指導有針對性的實驗研究,事半功倍。”張伯禮介紹,可根據不同病癥優化配伍成方,成為具有良好成藥前景的候選藥物,同時也對劑型進行研究,如膠囊、片劑、注射劑等。

  據介紹,在此次抗擊疫情的臨床實踐中,張伯禮團隊發現虎杖的中藥組分對新型冠狀病毒有較強抑制作用;馬鞭草中藥組分對肺小支氣道具有明顯抗炎功效,可阻止形成包裹沈寂病毒的痰栓,從而有效避免患者“復陽”。張伯禮表示:“我們將經典名方、臨床經驗與有效組分篩選結果結合起來,制成‘宣肺敗毒方’,實踐證明,其治療新冠肺炎療效確切,藥理證實,可對新型冠狀病毒引起的炎性風暴起到有效抑制作用。”

  應用基礎研究直指中藥科學內涵

  “天津在中醫藥現代化和國際化研究方面有一定優勢,特別是在組分中藥研究方面處於引領位置,組分中藥國家重點實驗室的建立能夠在天津生物醫藥產業領域發揮更大作用,形成更大的產業帶動能力。”天津科技局相關負責人介紹,省部共建國家重點實驗室是國家科技創新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圍繞區域發展的戰略布局與區域特色,開展高水平應用基礎研究,促進區域經濟社會發展。天津市科技局將在實驗室建設運行期內,提供專項資金和政策支持,推動實驗室積極承接國家重大科技任務,促進產學研融合,強化成果應用貫通。

  據介紹,在三個國家“973”計劃支持下,張伯禮院士帶領團隊歷經20年的持續攻關,圍繞方劑配伍理論的科學內涵開展研究,闡釋中藥為什麼有效、怎麼起效的科學內涵,形成了以“藥效物質和作用機制”兩個相對清楚為特征的組分中藥理論和技術體系,在現代中藥創制、大品種二次開發、中藥智能制造等領域得到推廣應用。

  “用不穩定的藥材生產出批次間質量一致的中藥,關鍵靠科技。”張伯禮表示,組分中藥國家重點實驗室的建立,將推動中醫藥基礎研究的深入,並轉化為支橕中藥質量提昇和產業發展的科技推動力。組分中藥理論的深入研究,有利於逐步打通阻礙現代中藥創制的技術瓶頸。

  “組分中藥國家重點實驗室的建設,還將推動中醫藥走出以科技為引領的創新發展道路,在提昇中藥產業的創新能力和國際競爭力方面發揮關鍵作用,也為區域生物醫藥產業發展注入新動能。同時也為聚攏海內外有志中藥現代研究的人纔搭建了高平臺,人纔不拘一格,思路百花齊放,條件一人一策,共建開放、包容、協作、乾事的創新團隊。”張伯禮說。(津雲新聞編輯孫暢)

下載津雲客戶端關注更多精彩

推薦新聞

我來說兩句

關於北方網 | 廣告服務 | 誠聘英纔 | 聯系我們 | 網站律師 | 設為首頁 | 關於小狼 |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2-23602087 | 舉報郵箱:jubao@staff.enorth.cn | 舉報平臺

Copyright (C) 2000-2024 Enorth.com.cn, Tianjin ENORTH NETNEWS Co.,LTD.All rights reserved
本網站由天津北方網版權所有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編號:津B2-20000001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號:0205099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編號:12120170001津公網安備 12010002000001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