鍾南山:中國沒有瞞報疫情 我們用事實說話

掃碼閱讀手機版

來源: 央視新聞客戶端 作者: 編輯:鄧坤偉 2020-06-05 08:56:48

近日,中國工程院院士、廣州醫科大學呼吸內科教授鍾南山在接受總臺央視記者專訪時表示,國外一些政客和媒體指責“中國刻意瞞報疫情”是毫無依據的,我國用事實證明疫情相關信息的公布是及時、公開、透明的。 

疫情發生後,84歲的鍾南山作為國家醫療與防控高級別專家組組長趕赴武漢,代表專家組率先作出病毒“肯定有人傳人現象”的通報。 

中國工程院院士 廣州醫科大學呼吸內科教授 鍾南山:當時向中央提的建議就是說,研判應該是中國武漢暴發的疫情,這個研判非常重要。中央後來決定武漢是一個“震中”,那麼震中之外,開展大規模的群防群控的活動。那麼這個做法現在經過實踐證明是正確的。 

有了早期的准確研判,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果斷決策,前所未有調集全國資源,始終以人民至上、生命至上的理念救治新冠肺炎患者。 

中國工程院院士 廣州醫科大學呼吸內科教授 鍾南山:人民至上,生命至上。習主席在解釋這個過程的時候說,我們等於先按停經濟鍵,會有很多的付出跟損失,我們可以補回來,但是人的生命要沒有了補不回來。我覺得對全國是一個極大的一個教育。我們也是按照這個理念,我們收了廣州所有的最危重的病人,一共19例最危重的。那麼其中幾個大出血的,還有有一個做體外膜氧合平常叫ECMO做了100天的,但看起來沒有辦法的解決的就是必死無疑的病人,我們還是想盡辦法像繡花一樣把他搶救回來。 

目前我國疫情防控取得階段性重要成果,新冠肺炎患病率、病死率始終處於低位。但是一些美國政客和媒體卻屢屢指責“中國刻意瞞報疫情”,並借疫情對我國進行抹黑和打壓。

中國工程院院士 廣州醫科大學呼吸內科教授 鍾南山:我知道美國一些人他通過CNN有這樣的一個展示,要是按人均基數這麼來算的話,在美國是患病率是最高的,死亡率也是最高的,歐洲很多國家也都比較高,唯獨就是中國是最低的。因此他們的結論認為,在中國就這麼低,所以肯定是(所謂的)瞞報。 

對此,鍾南山說,我國關於疫情相關信息的公布是及時、公開、透明的。武漢市2日公布集中核酸檢測排查結果,從5月14日0時至6月1日24時,檢測9899828人,沒有發現確診病例,檢出無癥狀感染者300名,目前沒有發現無癥狀感染者傳染他人的情況。 

中國工程院院士 廣州醫科大學呼吸內科教授 鍾南山:這個跟以前我們報的數一脈相承,所以這一條就進一步用事實來說明,確實我們就是這麼低,我們沒有任何的隱瞞,很真實的。國外侮辱我們瞞報,我們不需要跟它解釋,我們是用事實來解釋。

鍾南山院士:中國及時與國際社會交流分享防控經驗 

鍾南山認為,此次新冠肺炎疫情防控過程中,中國一方面進行積極防治,一方面也積極總結經驗,僅他個人就在幾十場關於新冠肺炎疫情的國際交流中進行過分享。正是源於我們及時總結中國經驗,也得到越來越多的國家認可。

中國工程院院士 廣州醫科大學呼吸內科教授 鍾南山:跟我17年前搞“非典”的時候很大的不同,那個時候我們就搞醫療救治,對研究的總結,對指導全世界或者推動整個學科的發展總的來說注意不夠。但這一次我們中國的科技人員、醫務人員是不一樣的,一方面是全力投入搶救救治工作,另外一方面也很注意總結。自然科學基金委到5月10日為止,國際上發表有關新冠肺炎的防控權威雜志裡頭的文章一共是2150篇,中國佔了多少?咱們中國是650篇,差不多佔了1/3了,這個在過去是從來沒有的。我記得習主席曾經講過要把論文寫在祖國的大地上,我說我們現在不單是寫在祖國的大地上,而且也寫在地球的大地上。 

鍾南山表示,目前他正和團隊加緊推進建設國家呼吸醫學中心,希望未來為解決呼吸系統疑難病例、科學研究以及國際合作做更多工作。 

中國工程院院士 廣州醫科大學呼吸內科教授 鍾南山:現在看起來這麼多年70%都是急性的發作傳染病,都是呼吸系統疾病,要非常重視。我們已經設了22個項目,包括有關新冠肺炎的分子生物學特點的問題,包括它的傳播途徑的問題,包括它的診斷快速診斷的問題,還有包括它的研發新的藥,這幾個都是我們要抓的問題,希望能夠聯合我們有關的國內有關的部門,大家協作,共同來做,來努力。

   原標題:專訪鍾南山院士:中國沒有瞞報疫情 我們用事實說話

下載津雲客戶端關注更多精彩

推薦新聞

我來說兩句

關於北方網 | 廣告服務 | 誠聘英纔 | 聯系我們 | 網站律師 | 設為首頁 | 關於小狼 |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2-23602087 | 舉報郵箱:jubao@staff.enorth.cn | 舉報平臺

Copyright (C) 2000-2024 Enorth.com.cn, Tianjin ENORTH NETNEWS Co.,LTD.All rights reserved
本網站由天津北方網版權所有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編號:津B2-20000001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號:0205099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編號:12120170001津公網安備 12010002000001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