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拔3870米的溫室大棚 讓他再也不用『上山』了

掃碼閱讀手機版

來源: 津雲 作者:侯沐偉 吳濤 息明亮 編輯:李松達 2020-07-10 16:10:24

內容提要:丁青縣素有『冬蟲夏草之鄉』美譽,是與那曲市巴青縣齊名的蟲草『兩青』核心產區。每年的5-6月是蟲草挖掘黃金時期,但連曲培在內的多名村民,卻對以往挖蟲草的日子失去了興趣,這究竟是為什麼呢?


7月的陽光下,一棟棟溫室大棚整齊排列,像列隊的士兵;大棚內,黃瓜、辣椒、西紅柿等各種蔬菜長勢正歡。不知道的人會誤以為這裡是山東壽光,當地人會告訴你,這裡是西藏昌都丁青縣,海拔3870米,一個曾經長期缺乏本地蔬菜的地方。

“以前收入基本靠每年兩個月上山挖蟲草,山裡經常有狼、熊出沒,不僅危險,收入還不穩定。”昌都市丁青縣協雄鄉協麥村村民、丁青縣農業生態產業園技術骨乾曲培回憶以往感慨不斷,“如今可以在大棚裡種蔬菜水果,收入還比以前高了一倍多,這樣的好日子我以前從來沒想過。”

丁青縣素有“冬蟲夏草之鄉”美譽,是與那曲市巴青縣齊名的蟲草“兩青”核心產區。每年的5-6月是蟲草挖掘黃金時期,但連曲培在內的多名村民,卻對以往挖蟲草的日子失去了興趣,這究竟是為什麼呢?

西瓜、西紅柿、辣椒……只種青稞的村裡有了新品種 

丁青縣是蟲草生產大縣,但限於土壤營養低、作物生長周期長,種植業並不發達。當地農民介紹,青稞是這裡的主要農作物,幾乎佔據了所有種植面積,“青稞容易種,不怎麼需要澆水,也不需要細致管理。每年4月份青稞播種,5、6兩個月上山挖蟲草,7月份再回來剛好收青稞,一年收入差不多就是這麼來的。”曲培向記者介紹。

曲培在大棚前手指著對面半山腰的家

單一的農作物構成,帶來的是蔬菜、水果匱乏,在丁青縣乃至昌都市,許多果蔬只能通過貨車從其他省份運來,老百姓不僅見得少,也很難吃得起,更別說是懂得如何栽種這些“新鮮貨”了。

2017年,丁青縣津鵬農業發展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津鵬公司”)與丁青縣協雄鄉惠民蔬菜種植農牧民專業合作社合作建設了丁青縣農業生態產業園。項目伊始,最先遇到的困難之一,就是當地缺乏懂得種植蔬果的勞動力。

“2017年5月我們正式啟動丁青縣農業生態產業園項目。但當地很多農牧民不願意放棄種青稞+挖蟲草的生活方式,也不看好我們,因為他們對我們引進的西瓜、西紅柿、辣椒等農作物不熟悉,對溫室大棚也幾乎沒有了解,不知道前景如何。”津鵬公司總經理賈士博說道。

津鵬公司從當地的建檔立卡貧困戶中選取了17人作為員工。最開始,別說是育苗、澆水、嫁接,甚至要從認識蔬菜開始手把手地教起。賈士博回憶道:“我們總結出來一個方針,要敢於讓大家犯錯誤,要讓新招來的當地員工發現為什麼這片地上的作物不行了,明白下次應該怎麼做。最終,我們花了兩年時間,把他們培養成能勝任的員工,其中的3個人甚至可以獨當一面,已經可以教別人怎麼種植了。”

事實證明,津鵬公司選擇在丁青縣紮根發展溫室大棚項目的決定是正確的。這裡海拔高、晝夜溫差大,種出來的蔬菜水果甜度和維生素含量很高,具備一定優勢。“我們現在種植的蔬果可以說是供不應求,很多學校和普通村民都接受我們的蔬果,銷路很好。”賈士博介紹道。

蔬菜大棚

丁青村民:安全了、收入多了,陪家人時間也長了

29歲的曲培就是上述3名可以獨當一面的技術骨乾之一。作為建檔立卡貧困戶,曲培一家在2017年之前過著種青稞和挖蟲草的生活,一家人每年總收入約為2萬元。

對曲培來說,以前的生活方式不僅收入不穩定,而且充滿著安全隱患。挖蟲草是一項收入相對豐厚但變數很大的工作,即便是在丁青縣這樣的蟲草大縣,運氣不好時也會連續多日無所收獲。曲培告訴記者,挖蟲草需要在近兩個月時間裡一直住在山上,其間正值當地雨季,遇到下雨時只能躲到帳篷裡避雨,更不用說山裡面經常會有狼、熊等野獸出沒,既折騰,又十分危險。

自2017年來到丁青縣農業生態產業園後,曲培的生活逐漸變成了“兩點一線”,曲培家就在距離溫室大棚不遠的半山腰上,每天8小時工作後,他走路20分鍾就可以到家,一日三餐中的兩頓也都可以在農業生態產業園中和其他員工一同解決。曲培現在一個月工資為3600元,挖蟲草的季節還會得到一定補貼,年收入達到了4萬餘元,是以前的兩倍多。“以前不願意來大棚種蔬菜水果的鄉親們,看到我們現在的生活,都表示很羡慕。”曲培說道。

更令曲培感到開心的,是他陪伴家人的時間變得更多了,“上山挖蟲草時,會有整整兩個月見不到女兒。現在我大女兒7歲了,小女兒也6歲了,都在丁青縣縣城上了幼兒園,我一年四季天天都能見到她們了,也有更多的機會關心她們的學習和生活。”

隨著津鵬公司持續培訓和自身經驗不斷積累,曲培對溫室大棚的理解也越來越深。他現在不僅掌握了種植蔬菜、水果的主要技術,還開始了解蔬果保存、銷售的技巧,逐漸能夠做到全程管理,也可以代表基地和合作社,去幫助其他地方進行技術改造了。

對於眼下的生活,曲培很滿足,也對未來有了更多期待,“村裡有很多人家的孩子去了內地省份上中學、大學,我很羡慕。現在我們家裡的生活和收入也穩定了,我也盼著將來能看到兩個女兒繼續讀書,上更好的學校。”

脫貧發展可持續 “津鵬模式”搭建長效機制

丁青縣協雄鄉協麥村村民曲培與賈士博津鵬公司之間的緣分,離不開天津市援藏工作隊的積極牽線搭橋,離不開援藏乾部們幫助當地老百姓脫貧致富的決心。

2017年年初,賈士博帶領團隊對昌都市丁青縣進行深入考察,在全面了解丁青縣的自然環境、經濟環境、市場、技術水平以及當時產業扶貧任務之後,在天津對口援藏前方指揮部和援藏乾部全力支持下,決定在昌都市丁青縣投資成立津鵬公司,與當地合作社一起發展生態農業種植事業、用農業技術和產業項目帶動當地種植戶盡快脫貧。

津鵬公司成立後,將先進的農業技術與管理方式帶到了高原上來。三年以來,“政府+龍頭企業+科研機構+專業合作社”的“津鵬模式”形成了穩固的利益連接機制,通過龍頭企業帶動和引導專業合作社,在種植基地聘用建檔立卡戶,將產業發展與農牧民的就業增收緊密捆綁在一起,幫助了廣大農牧民和貧困戶實現增收脫貧。在“津鵬模式”的幫助下,2018年,丁青縣協雄鄉惠民蔬菜種植農牧民專業合作社已成長為國家農民合作示范社。

脫貧攻堅重在可持續,正所謂授人以魚不如授人以漁,在加大“輸血”力度的同時,更要注重加強被幫扶地區自身“造血”的能力。津鵬公司以項目做扶貧,以項目促發展,搭建起長效機制,纔能鞏固提昇脫貧攻堅成果,從根本上給農民帶來脫貧的能力。

(海河傳媒中心記者 侯沐偉 攝影 吳濤 視頻/無人機飛手 息明亮 發自西藏昌都)

下載津雲客戶端關注更多精彩

推薦新聞

我來說兩句

關於北方網 | 廣告服務 | 誠聘英纔 | 聯系我們 | 網站律師 | 設為首頁 | 關於小狼 |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2-23602087 | 舉報郵箱:jubao@staff.enorth.cn | 舉報平臺

Copyright (C) 2000-2024 Enorth.com.cn, Tianjin ENORTH NETNEWS Co.,LTD.All rights reserved
本網站由天津北方網版權所有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編號:津B2-20000001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號:0205099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編號:12120170001津公網安備 12010002000001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