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尋兵老人』孫艷華:留住抗美援朝的故事

掃碼閱讀手機版

來源: 新華網 作者: 編輯:李松達 2020-10-22 13:44:08

內容提要:在吉林省通化市,70歲的孫艷華被稱為『紅色文化活字典』,她不是抗美援朝的親歷者,卻通過尋找、采訪老兵,還原了許多抗美援朝期間的故事。

孫艷華在家中翻閱書籍核對信息(10月11日攝)。 新華社記者 許暢 攝

在吉林省通化市,70歲的孫艷華被稱為“紅色文化活字典”,她不是抗美援朝的親歷者,卻通過尋找、采訪老兵,還原了許多抗美援朝期間的故事。

1950年10月,中國人民志願軍吹響抗美援朝的號角,作為志願軍開赴朝鮮的通道之一,通化地區全民動員保障前線是當時這座城市的真實寫照。“70年過去了,那些健在的老兵、擔架隊員、民工,還有搶救傷員的醫務工作者如今還生活在我們身邊,但大多已是耄耋之年,我希望能找到他們,把他們的故事記錄下來。”孫艷華說。

2001年,孫艷華因病提前退休,身體轉好後,她投入到寫作當中。在創作一部以老兵為題材的作品時,她結識了在楊靖宇烈士陵園守陵的老兵徐振明。徐振明參加過抗日戰爭、解放戰爭、抗美援朝戰爭,1958年轉業時主動選擇到通化靖宇烈士陵園工作,為將軍守陵。他退休後,兒子徐永軍繼承了這份工作,父子傳承守護了楊靖宇英魂62年。

徐振明的事跡讓孫艷華對老兵這一群體有了更深刻的理解和共鳴。2013年,在徐振明的建議下,出生於抗美援朝期間的孫艷華萌生了尋找抗美援朝老兵並記錄那段歷史的想法。“大多數老兵已經80多歲了,我急啊!”孫艷華說。

她向通化市委老乾部局說了自己的想法,老乾部局當即決定組建老乾部報告團,任命她為負責人。孫艷華二話沒說,拉著老伴,自費駕車,開啟了“尋兵之旅”。

7年裡,她找到了先後7次榮立戰功的老兵劉德厚,采訪到15歲上戰場的老文化教員李潤蘭,記錄下帶領114名鐵路工人,冒著敵機轟炸修鐵路、排炸彈、救列車的“鐵道衛士”高殿甲……

  孫艷華在家中查閱資料書籍(10月11日攝)。 新華社記者 許暢 攝

她以紀實作家為身份,先後采訪了200多位參戰老兵,整理出400多位老兵的資料,完成了老兵訪談《冰川血山》、老兵故事文集《血性碑》以及5部長篇小說。此外,她還與老伴胡堂林合作編輯了錄入413位老兵戰斗簡歷和圖片的畫冊《軍旗的榮光》,其中參加抗美援朝的老兵佔比近六成。

隨著時間推移,她的“尋兵”范圍還擴大到當年的擔架隊員、鐵路工人、民工、婦女乾部和醫務人員,用一個個動人的故事更加完整地還原了抗美援朝期間人民群眾的真實面貌。

她和老伴將自己采集的資料、圖片無償捐獻給通化市抗美援朝紀念館,並親自參與展館籌建。她還動員老兵們捐獻出戰爭中的老物件,讓紀念館的藏品更加全面真實地展現那段歲月,以激勵後人銘記歷史、珍惜和平。

今年是紀念中國人民志願軍抗美援朝出國作戰70周年。從6月開始,孫艷華協助通化多個部門策劃開展抗美援朝70周年紀念活動,並做了10場專題報告。她用一個個老兵真實的故事,講述抗美援朝中志願軍戰士們的保家衛國之舉,引起了廣泛的共鳴。

“抗美援朝是紅色歷史的一部分,是志願軍老兵、老擔架隊員、老乾部和老一輩人不能忘記的歲月,我要做的是真實反映那個時代的人和故事,把精神留住,傳承下去。”孫艷華說。

   原標題:『尋兵老人』孫艷華:留住抗美援朝的故事

下載津雲客戶端關注更多精彩

推薦新聞

關於北方網 | 廣告服務 | 誠聘英纔 | 聯系我們 | 網站律師 | 設為首頁 | 關於小狼 |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2-23602087 | 舉報郵箱:jubao@staff.enorth.cn | 舉報平臺

Copyright (C) 2000-2024 Enorth.com.cn, Tianjin ENORTH NETNEWS Co.,LTD.All rights reserved
本網站由天津北方網版權所有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編號:津B2-20000001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號:0205099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編號:12120170001津公網安備 12010002000001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