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天津實踐』

掃碼閱讀手機版

來源: 新華社 作者:白佳麗、譚謨曉、宋瑞 編輯:付勇鈞 2020-11-06 15:05:50

內容提要:近日的天津,氣溫驟降,位於中心城區和濱海新區之間的雙城綠色生態屏障裡游客卻絡繹不絕,景觀涼亭裡時不時地傳出或高亢或婉轉的歌聲。賞美景、唱小曲、拍視頻、發抖音,成為年過六旬的天津市津南區村民徐振洪和村裡老伙伴們的新愛好。

天津北方網訊:近日的天津,氣溫驟降,位於中心城區和濱海新區之間的雙城綠色生態屏障裡游客卻絡繹不絕,景觀涼亭裡時不時地傳出或高亢或婉轉的歌聲。賞美景、唱小曲、拍視頻、發抖音,成為年過六旬的天津市津南區村民徐振洪和村裡老伙伴們的新愛好。

↑這是天津市濱海新區中新生態城南堤濱海步道公園一景(6月8日攝)。新華社記者 李然 攝

為天津生態環境點贊的,不止游客。在七裡海濕地,250餘種前來棲息的鳥兒“用腳投票”;渤海灣畔,國家一級保護鳥類遺鷗,二級保護鳥類縱紋腹小鴞和紅隼也前來“報到”。這些年,天津下大力氣推進生態文明建設,堅決守護永續發展的最大本錢。

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作出“推動綠色發展,促進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重要部署,點燃屬於這個秋天濃烈的色彩,一幅更加綺麗的生態畫卷,正在津沽大地鋪展。

築牢“綠色屏障”

大綠野趣、色彩斑斕。

站在五層樓高的津南區綠色生態屏障瞭望塔遠眺,眼底是綿延的林帶和草地,蜿蜒的海河泛起粼粼波光。

這是一條736平方公裡的綠色生態屏障,面積相當於天津市中心城區的兩倍,不僅避免了中心城區與濱海新區連為一體、城市“攤大餅”式發展,也是環首都生態屏障帶的重要組成部分。

↑這是6月8日拍攝的天津市濱海新區中新生態城南堤濱海步道公園一景(無人機照片)。新華社記者 李然 攝

“建設這麼大面積的‘綠帶’,要有‘風物長宜放眼量’的定力和執著。”天津市津南區農業農村委員會主任劉鳳春說,僅津南區,超過80%的面積被劃入綠色屏障中。

天津市城市規劃設計研究院副院長周長林說,前些年,這裡的生態空間被侵蝕、削弱。西青區的王穩莊鎮便體會過陣痛。“上世紀80年代起,鎮裡小作坊多,水渠的水被染成五顏六色。”王穩莊鎮副鎮長孫龍說。

發展,決不以犧牲環境為代價。2017年起,王穩莊鎮緊隨天津市政策,陸續關停取締各類污染企業400餘家,隨後,鎮域內一半以上的面積被納入綠色屏障中。

↑候鳥在天津市寧河區七裡海濕地的水面上休憩(11月3日攝)。新華社記者 李然 攝

環境變了,生態好了,百姓有了濃濃的幸福感。徐振洪回憶,過去這裡空氣污染嚴重,可如今空氣倍兒新鮮,喘口氣都痛快,每月還拿著養老保險和退休工資,生活也倍兒舒心。“現在的綠色發展理念,我們打心眼裡擁護!”

“‘十四五’期間,我們將用‘繡花功夫’對已建成的綠色屏障提昇改造,營造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家園。同時開展旅游、碳匯交易、林果栽植等產業探索,發揮‘綠水青山’的經濟價值。”劉鳳春說。

呵護“京津綠肺”

今年31歲的晏希發,是寧河區七裡海濕地自然保護區的一名巡查巡護隊員。每天,他都需要帶上望遠鏡,循著七裡海濕地沿線巡查,一趟下來就是半天時間。

“每天數著棲息鳥兒的種類,看著濕地修復的進程,這就是我喜歡的工作。”他說。

被稱為“京津綠肺”的七裡海濕地,是中國北方的重要濕地之一,這裡河道縱橫、沼澤遍地、葦草叢生,是很多候鳥遷徙的中轉站。

↑這是在天津市寧河區七裡海濕地拍攝的候鳥(11月3日攝)。新華社記者 丁洪法 攝

“過去多年來,由於核心區的葦田、水面由承包大戶生產經營,人為分割成了一個個‘土圍子’。核心區內外還興建大量的旅游設施和飯店、農家院等,生態破壞嚴重。”天津市七裡海濕地自然保護區管委會主任陳力說。

2017年開始,七裡海濕地進行了徹底整改修復,寧河區對核心區、緩衝區土地以及全部葦田水面實行統一流轉,結束了長達近40年“村自為戰、割據管理”的局面,並逐步實施水源調蓄、葦海修復、鳥類保護等一系列工程項目。

“未來,我們希望打造生態環境智慧監測系統,無論是鳥類繁衍孵化情況,還是濕地水質變化,將通過科學化、技術化手段,形成高水平、高科技的系統。”陳力說。

柔撫“藍色海灣”

永定新河入海口,交錯縱橫步道上,游客們暢行其間。不遠處,一座現代中心驛站,為游客們提供著熱飲和甜品。

“天津過去濱海不親海,現在散著步就到了海邊。”來自天津市薊州區的艷陽天志願者團隊的匡博說,他們經過前期考察後決定,周末帶著100多個志願者來這裡進行徒步活動。

今年剛剛建成的濱海新區中新生態城南堤濱海步道公園,過去是一片布滿灰褐色污泥的灘涂。

渤海灣畔的天津市,去年出臺了《天津市“藍色海灣”整治修復規劃(海岸線保護與利用規劃)(2019-2035)》,致力於修復賴以生存的“藍色海灣”。

↑這是在天津市津南區綠色生態屏障瞭望塔上拍到的風景(11月3日攝)。新華社記者 李然 攝

濱海新區海洋局工作人員李海山介紹,規劃實施以來,濱海新區濕地修復面積達到528公頃、岸線整治修復長度7.25公裡。陸源、海域污染治理,生態保護修復等方面都取得了積極進展。

“通過修復,天津海岸邊的灘涂正在變公園。”中新天津生態城建設局副局長崔捷說,海岸線美了,鳥兒們也來落腳,今年,不少保護鳥類開始棲息在海岸邊。

“作為一名基層工作者,體會到了增強生態文明建設的緊迫感和責任感。”李海山說,“十四五”期間,濱海新區將按規劃實施26個項目的修復任務,既有岸線的美化、灘涂的整理,也有親民設施的建設,最終實現人與自然的和諧共生。(津雲新聞編輯付勇鈞)

  

下載津雲客戶端關注更多精彩

推薦新聞

關於北方網 | 廣告服務 | 誠聘英纔 | 聯系我們 | 網站律師 | 設為首頁 | 關於小狼 |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2-23602087 | 舉報郵箱:jubao@staff.enorth.cn | 舉報平臺

Copyright (C) 2000-2024 Enorth.com.cn, Tianjin ENORTH NETNEWS Co.,LTD.All rights reserved
本網站由天津北方網版權所有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編號:津B2-20000001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號:0205099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編號:12120170001津公網安備 12010002000001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