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逛街排隊囤貨,到在線火拼年貨節,『雲』上『年味』觸手可及!

掃碼閱讀手機版

來源: 天津日報 作者: 編輯:孫暢 2021-02-11 15:45:54

內容提要:除夕將至,街頭年味兒漸濃,到處張燈結彩,喜氣洋洋。今年春節,由於疫情防控的要求,過節的氛圍也悄然發生著變化。
 

  天津北方網訊:除夕將至,街頭年味兒漸濃,到處張燈結彩,喜氣洋洋。今年春節,由於疫情防控的要求,過節的氛圍也悄然發生著變化。人員流動少了,聚會少了,消費的習慣也改變了。但唯一不變的,是人們對“過年”的期待。生活需要儀式感,而春節就是千百年來積淀下來的最有儀式感的節日,其中最能體現儀式感的就是年俗。新的生活方式自然會產生新的年俗習慣,但是無論新舊都寄托了人們的美好願望、凸現了過節的文化氣氛。           

  舊年俗           

  逛街排隊囤年貨           

  新年俗           

  網上火拼年貨節           

  家住河東區的趙女士告訴記者,往年逛梅江年貨節是春節“保留節目”。提前很多天就開始列清單,到市場上貨比三家,遇到緊俏商品,還需要排隊搶購。今年趙女士發現,包括梅江年貨節在內,各大年貨節上的商品,網上都能買得到,而且還能一站式采購,比去現場更方便快捷,“商務部門組織的網紅年貨節商品很豐富,有糧油、紅酒、乾果、水果、山貨、調味品等多種產品。還有紅棗、核桃、黑木耳等傳統年貨,不僅適合自家食用,也是過年期間饋贈親友的佳品。關鍵還包郵到家,免去大包小裹的困擾,特別方便。”           

  為了支持民眾就地過年,積極響應商務部等部門開展“2021全國網上年貨節”的號召,我市各區陸續推出網上年貨節,讓百姓足不出戶就能買年貨,在減少聚集的同時,盡可能滿足廣大消費者的購物需求,豐富百姓的年貨清單。前不久,天津“網紅年貨節”在天津鵬欣水游城隆重開幕。這場年度“年貨+網紅”盛宴的開幕,為全網消費者帶來了一場集采購、娛樂、消費於一體的線上狂歡。疏解采購年貨可能導致的人員聚集,保障市民百姓度過安全健康的新春佳節。春節年貨不打烊,一鍵下單送到家。           

  舊年俗           

  采辦傳統幾大件           

  新年俗           

  網紅零食隨心購           

  過年的時候,家家都會准備各種堅果乾貨。瓜子、花生、開心果這老三樣是必不可少。記者發現,往年電商平臺年貨中銷量最高的各類乾貨已經被螺螄粉取代。此外,車厘子、一人自嗨鍋等網紅新年貨也在挑戰“老三樣”的江湖地位。以“90後”為代表的消費新勢力,正釋放出巨大的消費勢能,引領新年貨經濟。           

  記者在淘寶網上搜索“年貨”關鍵詞,銷量第一位的是螺螄粉,已有59萬人收貨,第二位纔是堅果大禮包,收貨49萬人,比螺螄粉少了10萬人。張女士家在遼寧省,今年春節考慮到疫情防控原因,決定留津過年,為此特意囤了一箱螺螄粉,“一個人過春節,做飯多少不好掌握,也想好好休息一下,叫外賣、再來點螺螄粉應應急,春節七天假期,也能過得有滋有味。”張女士說,疫情為避免聚集,她不打算出門,在家看春晚、刷劇。怕無聊,她還特意買了一些手作的材料,比如DIY頭飾、錢包,在家跟著視頻學著做,節後送給親戚朋友作為新春禮物。“我給自己的春節假期生活安排得挺豐富。”她笑著說。           

  舊年俗           

  精心准備年夜飯           

  新年俗           

  禮盒訂餐送到家           

  家住南開區的竇先生,往年都是在附近酒店訂一桌年夜飯,但是每次年夜飯吃得總是很匆忙。因為客流量大,有時候菜品做得不如平時好,服務有時也不到位,價格還很貴。竇先生今年選擇在家吃年夜飯,他從網上訂了速凍年夜飯禮盒,“4個涼菜,8個熱菜,還有一個湯,兩份點心,菜品很豐富,葷素搭配合理,到時候簡單熱一下,就是一桌豐盛的年夜飯,在家吃更有氛圍,而且價格也不貴。”           

  記者從一家餐飲集團市場部了解到,其連鎖餐飲推出的訂餐送到家服務,銷量比去年增長50%。其年貨禮盒推出線上銷售模式,讓顧客不必走出家門,通過服務到家平臺,線上下單就可直接郵寄到家,幾款禮盒包裝的冷凍年夜飯套餐,銷量比往年翻了一番。還向市場推出不同品類的醬貨禮盒及各類蔬菜禮盒,整體銷量比去年增長15%。           

  記者從天津市烹飪協會了解到,今年的年夜飯呈現一些新特點:一是訂餐時間延長,以往餐飲企業年夜飯前一年10月上旬就已經訂滿,今年距離春節一周纔基本訂滿,說明市民始終在觀望。二是除年夜飯以外,親朋聚會的訂單下降,體現了市民響應政府號召,盡量減少聚集。三是市民不再追求排場和面子,而是要求食材新鮮、營養、安全,說明制止餐飲浪費初見成效。四是原材料成本上漲,擠壓了餐飲行業的利潤空間。針對今年年夜飯的特點,協會第一是號召餐飲企業要承擔社會責任,積極回饋新老客戶,體現餐飲業的責任和擔當。加大線上和外賣業務,以往線上和外賣業務會佔到堂食業務的50%,“今年我們提倡把年夜飯帶回家,這塊業務我們預計將達到70%以上。”天津市烹飪協會負責人表示。           

  舊年俗           

  走親訪友忙拜年           

  新年俗           

  雲拜年有趣又新鮮           

  傳統登門走親訪友的拜年方式在人們的印象裡已根深蒂固,但是越來越多的年輕人正在嘗試拜年新玩法。尤其今年很多人選擇留津過年,上門拜年的機會少了,更多的人選擇了網上“雲拜年”的方式。           

  楊梓在河西區小白樓一家外貿公司上班,已經在天津成家多年,往年春節他和妻子都會回海南,與父母團聚。今年他准備換一種方式拜年。他和妻子利用周末時間精心錄制了一個拜年短視頻。“等到除夕,把這個視頻給父母發過去,把一年來的收獲都放在了視頻裡面,形式新穎,內容有趣,這也是對自己過去一年的紀念。”           

  在和平區做教育工作的李曉琪則在騰訊會議上預訂了一個特邀會議,“我平時經常使用騰訊會議,視頻會議功能很強大,免費版能支持300人同時在線,因此我在上面預定了一個除夕當天的特邀會議,讓在各地的親朋好友都上線,開個視頻拜年會,大家輪流主持,各地的朋友共聚一個會議室,挺有意思。”           

  近日,中國青年報社社會調查中心聯合問卷網,對2013名受訪者進行的一項調查顯示,93.0%的受訪者今年春節會“雲拜年”,視頻連線、語音連線是主要的“雲拜年”形式。86.0%的受訪者表示“雲拜年”會讓這個春節過得更特別。在拜年的具體形式上,線上連線最受人們青睞,線上視頻連線(79.5%)和線上語音連線(71.5%)的獲選率在前兩位。之後還有發短信祝福(64.7%)和打電話問候(64.7%)。選擇線下拜年的佔少數,僅16.1%的受訪者會登門拜訪。           

  舊年俗           

  准備現鈔壓歲錢           

  新年俗           

  家庭群裡搶紅包           

  發紅包是中國傳統年俗,寓意著長輩對晚輩歲歲平安的美好祝願。近幾年,春節期間興起的“搶紅包”游戲,很快就通過移動互聯網走入千家萬戶,如今春節期間的搶紅包有些已經成為全民娛樂。連六七十歲的長輩都在練習怎麼和晚輩搶紅包,“搶紅包”為傳統年俗注入了時代活力。今年78歲的隋奶奶,有6個孫子、孫女,每年都會給孩子們發紅包,今年隋奶奶也讓兒子把壓歲錢存在了手機微信裡,准備除夕夜在微信的全家團圓群裡發紅包,和孩子們一塊搶紅包。“我年紀大了,腦子沒年輕人快,搶紅包我估計搶不過他們。”隋奶奶樂呵呵地說。           

  天津博物館研究員、近現代史專家陳克表示,隨著時代的進步,年俗也需要繼承和創新,網絡搶紅包摒棄了傳統的繁瑣,節約了時間,通過微信、QQ等方式給晚輩發紅包,雖然少了見面的熱鬧,但是祝福的熱情和親情依然不減,更拉近了與晚輩之間的距離。           

  舊年俗           

  出門踩歲遛百病           

  新年俗           

  旅游看展雲上辦           

  天津歷來有春節期間出門踩歲的習俗,“正月十六,遛百病”,每年的正月十六,全市各大旅游景點往往人滿為患,根本“遛”不動。記者調查了解到,今年我市一些博物館、旅游景點紛紛推出線上雲展覽、雲旅游,市民可輕松參與春節文化體驗,在家也能“遛”景點,看展覽。           

  記者從天津博物館獲悉,今年春節,出於疫情防控需要,該館將一些重要活動改為線上直播的形式,足不出戶就可以在家看展覽。天津博物館與知乎平臺合作的“無處不美好──吉祥文物主題展”目前在和平大悅城六樓知乎共享空間展出。在天博館藏中,有諸多包含吉祥寓意的藏品,這次展覽遴選出部分文物並進行分類,最終確定了“福”、“壽”、“喜”三大板塊。“福氣滿滿的”各類如意、象征長壽的靈芝以及壽桃、喜氣祥和的鴛鴦與龍鳳……這個展覽,觀眾可以在直播天津、一直播、今日頭條、抖音中看到。           

  市群眾藝術館線上線下同步舉辦“金牛迎春”全市春聯書法作品展,同時在線推出10家省級文化館的特色文化展示,還將有京津冀民樂匯演等演出和深受群眾歡迎的《中國花鳥畫教學》等50餘場精品慕課。全市各區結合各自特色資源,堅持線上線下聯動,精心籌備了一批民俗非遺、圖書閱讀、朗誦征文、演出展覽等群眾樂於參與的豐富文化活動。           

  專家觀點           

  年俗在變與不變中前行           

  天津博物館研究員、近現代史專家陳克說,民俗是群眾創造、享用和傳承的生活文化,它包含了一定的儀式與符號內容。因為與百姓生活息息相關,民俗文化是流動的、發展的。當處在生產與生活都已發生巨大變遷的今天,年俗的傳承自然也在“變”與“不變”中間尋找到自己的方向。因此春節習俗也在發生著改變,“雖然春節有的習俗變了,但是親情不變;拜年的方式變了,但是表達的心意沒變;老年俗春節燃放煙花爆竹祈求平安,現在為了環保不再燃放爆竹,但是人們對平安、祥和、安康的期盼依然沒變。可以說,千百年來,春節就是在這種變與不變中前行。一代人有一代人的集體記憶。假以時日,這些新年俗也可能有一部分沈淀為一種集體記憶和節日儀式,隨著時間的推移,這些新年俗也將會成為我們傳統春節裡的新民俗。”           

  心理建議           

  怎樣保證親情溝通           

  天津市心理健康巡講專家、天津市安定醫院心境障礙三科主任醫師孫霞表示,面對今年的疫情,很多人選擇就地過年,相比於往年熱熱鬧鬧的春節,今年的情況多少會讓人有些失落。           

  孫霞分析,這種情緒其實很正常。但是通過一些切實可行的方法,還是能夠緩解的。如果不能回家過年,人們可以借就地過年這個機會,給父母安排一些過年小任務,比如裝飾一下老屋、養幾條小魚、布置一些盆栽。父母肯定會盡心盡力去完成。在這計劃執行的過程中,出現什麼情況,有什麼進展,一步一步與父母通過視頻電話去溝通匯報。雙方的互動能夠緩解父母的焦慮,也能夠增加年輕人對於傳統習俗的了解,這種方法能很好緩解焦慮。(津雲新聞編輯孫暢)      

下載津雲客戶端關注更多精彩

推薦新聞

關於北方網 | 廣告服務 | 誠聘英纔 | 聯系我們 | 網站律師 | 設為首頁 | 關於小狼 |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2-23602087 | 舉報郵箱:jubao@staff.enorth.cn | 舉報平臺

Copyright (C) 2000-2024 Enorth.com.cn, Tianjin ENORTH NETNEWS Co.,LTD.All rights reserved
本網站由天津北方網版權所有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編號:津B2-20000001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號:0205099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編號:12120170001津公網安備 12010002000001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