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津冀協同發展 要有『加快』的緊迫感

掃碼閱讀手機版

來源: 天津日報 作者:周志強 編輯:付勇鈞 2021-03-08 10:56:58

內容提要:三月的春光裡,國家『十四五』規劃和2035年遠景目標綱要草案,藍圖鋪展。『深入實施區域重大戰略』一節的標題下,『加快推動京津冀協同發展』列為頭一項。『加快』二字顯示出今後推進這項工作的非常力度。

2014年2月26日,習近平總書記親自部署推動京津冀協同發展國家戰略,到今年全國兩會前夕,正好是7周年。

天津北方網訊:三月的春光裡,國家『十四五』規劃和2035年遠景目標綱要草案,藍圖鋪展。『深入實施區域重大戰略』一節的標題下,『加快推動京津冀協同發展』列為頭一項。『加快』二字顯示出今後推進這項工作的非常力度。

2014年2月26日,習近平總書記親自部署推動京津冀協同發展國家戰略,到今年全國兩會前夕,正好是7周年。

7年來,三地發展格局為之一變。打通加密的交通網絡,讓三地往來更加便捷省時;協調同步的污染治理,讓三地百姓見證環境改善的穩步成效;分工協作的產業布局,讓三地企業有了更大成長空間;共建共享的公共服務,讓三地群眾越來越多地享受到同城化便利……原本就地緣相接、山水相連、人緣相親的京津冀,融合得更加緊密。

去年,津石高速通車,石家莊、雄安新區到天津有了一條裡程更短的快捷通道。京雄城際鐵路全線開通運營,京唐、京濱城際加快建設,天津的薊州區、寶坻區將邁入高鐵時代。天津港好消息不斷,2020年集裝箱吞吐量突破1835萬標准箱,同比增長6.1%,增幅居世界十大港口之首。天津濱海—中關村科技園累計注冊企業已有2109家,寶坻京津中關村科技城累計注冊企業317家。天津全年引進北京企業投資項目676個,資金到位額1262.27億元。

『十四五』,謀新篇。對於天津來說,面對京津冀協同發展、構建新發展格局雙重歷史機遇,必須在大局中謀發展、謀創新。在天津『十四五』規劃和2035年遠景目標綱要裡,把實現『一基地三區』功能定位作為重中之重,並且提出構建『津城』『濱城』雙城發展格局。天津未來發展目標更加清晰、具體。

其實,天津提出的這兩大目標,都是京津冀協同發展大藍圖裡的局部。『一基地三區』,即全國先進制造研發基地、北方國際航運核心區、金融創新運營示范區、改革開放先行區,在2015年國家發布的《京津冀協同發展規劃綱要》中已經明確。這是天津在全國大舞臺中的角色,更體現為天津在京津冀協同發展中的分工。

構建『津城』『濱城』雙城發展格局,同樣是天津推動京津冀協同發展的重大舉措,有利於提昇濱海新區城市承載功能,服務天津『一基地三區』定位實現,推進港產城融合,打造京津冀世界級城市群。

跨越『十二五』、『十三五』,展望『十四五』以及更長遠的2035年遠景,天津推動京津冀協同發展的信心和決心都在不斷增強。回眸過去7年,三地交通一體化、生態環境保護、產業昇級轉移等重點領域率先取得突破,天津人除了感受到有形的變化,還有思維、心理、理念等方面的更新。特別是在實踐中加深了對創新、協調、綠色、開放、共享的新發展理念的全面理解。

繼京津冀協同發展國家戰略後,長江經濟帶、粵港澳大灣區、長三角等區域戰略出臺,無論是頂層設計還是上下結合,城市群分工協作、抱團發展已成當今大勢。從國外經驗來看,發達國家的重要經濟中心,也都是組團式的。在未來的國家發展中,京津冀協同發展擔負重要使命。

『加快推動京津冀協同發展』,規劃綱要草案中的這一要求,應該切實成為天津的工作動力。對於天津來說,除了立足大局、乘勢而上,更要主動謀劃、奮勇爭先。要進一步優化營商環境,加快創新發展,積極承接北京非首都功能疏解,更好服務於『十四五』目標任務的實現。要高質量推進『871』工程,提昇環境承載力,實現綠色可持續發展。要建設宜居幸福的城市,讓全市人民共享發展成果,提昇城市的溫度和魅力。

運河通南北,海港連遠洋,天津的城市基因裡從來不乏開放,歷史上越是開放的時代經濟發展得越快。在雙循環的新發展格局中,天津更要高度重視開放,成為『天下之津』。要不斷開闊胸襟視野,在京津冀協同發展中揚長補短,實現功能定位,提昇競爭力。要有『加快』的緊迫感,力爭『新的突破性進展』,紮實推進各項工作,把美好藍圖變為現實。(津雲新聞編輯付勇鈞)

下載津雲客戶端關注更多精彩

推薦新聞

關於北方網 | 廣告服務 | 誠聘英纔 | 聯系我們 | 網站律師 | 設為首頁 | 關於小狼 |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2-23602087 | 舉報郵箱:jubao@staff.enorth.cn | 舉報平臺

Copyright (C) 2000-2024 Enorth.com.cn, Tianjin ENORTH NETNEWS Co.,LTD.All rights reserved
本網站由天津北方網版權所有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編號:津B2-20000001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號:0205099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編號:12120170001津公網安備 12010002000001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