津采兩會:生態優先 全力擦亮民生福祉底色

掃碼閱讀手機版

來源: 天津日報 作者:於春灃 徐麗 韓雯 劉平 孟若冰 編輯:劉穎 2021-03-10 08:35:04

內容提要:良好生態環境是最普惠的民生福祉。習近平總書記指出,要把高質量發展同滿足人民美好生活需要緊密結合起來,推動堅持生態優先、推動高質量發展、創造高品質生活有機結合、相得益彰。

  天津北方網訊:良好生態環境是最普惠的民生福祉。習近平總書記指出,要把高質量發展同滿足人民美好生活需要緊密結合起來,推動堅持生態優先、推動高質量發展、創造高品質生活有機結合、相得益彰。

  政府工作報告提出,加強污染防治和生態建設,持續改善環境質量。深入實施可持續發展戰略,鞏固藍天、碧水、淨土保衛戰成果,

  促進生產生活方式綠色轉型。

  出席全國兩會的天津代表委員紛紛表示,要堅持走生態優先、綠色發展之路,全力擦亮民生福祉的底色,讓綠水青山造福人民、澤被子孫。

  全國人大代表王洪海表示:

  讓綠色發展理念重塑發展方式

  全國人大代表、寧河區委書記王洪海介紹,近年來,寧河區圍繞“一河一海一城”發展格局和“大水大綠大美”生態目標,堅定不移推進綠色發展,生態品牌越打越精彩,綠色路徑越走越清晰,高質量發展底色越來越亮眼。

  “下一步,我們將咬定綠色發展目標不動搖,打好綠色‘牌’,吃好生態‘飯’,持續在綠水青山向金山銀山轉換上全面發力,真正實現生態帶來好發展。”

  七裡海濕地修復保護,在寧河區生態環境保護中具有舉足輕重地位。“十四五”期間,寧河將准確把握七裡海濕地在全市濕地保護修復“1+4”格局中的定位,堅持一筆下來、力度一貫,全面落實七裡海濕地生態保護修復規劃,接續推進“十大工程”,探索建立濕地生態評價指標體系,完善生態補償、日常巡護、應急處突等工作機制,加大對季節性候鳥的保護力度,狠抓嚴打破壞濕地資源、捕殺野生動物等違法行為,全力做好濕地保護“後半篇文章”,努力打造國家濕地保護與修復典范。

  “讓綠色發展理念重塑發展方式,纔能從根本上改善生態環境,實現更高質量、更有效率、更可持續、更為安全的發展。”王洪海表示,按照政府工作報告“促進生產生活方式綠色轉型”的要求,寧河區將在努力打造綠色高端產業集聚區上做好文章,全面釋放綠色生態屏障、七裡海濕地、5條一級河道等生態紅利,依托未來科技城、京津合作示范區、津冀協同發展示范區、兩個市級工業園區等載體,加大承接北京非首都功能疏解力度,努力在“一基地三區”建設中大有作為。

  進一步增強生態環境保護對經濟發展的牽引力,也是寧河區工作著力點所在。“我們將深刻理解把握市委打造‘津城’、‘濱城’雙城格局的內涵和意義,樹牢‘精明增長’、‘緊湊城市’的理念,堅決摒棄‘攤大餅’的城市建設模式,完成總投資超百億元的潘莊示范鎮、北淮淀示范鎮生態移民工程,啟動七裡海緩衝區5個村、2.5萬人搬遷,同時,引入高端教育、休閑旅游、健康養老等產業,拉動有效投資,同時擴大農民培訓就業、激活消費潛力。”王洪海說。

  全國人大代表溫娟建議:

  加快完善廢鋼資源回收利用體系

  本報訊(記者 徐麗)“過去30年的快速發展,我國在城市建設和耐用品消費上積蓄了大量鋼材資源,截至2020年,全國鋼鐵積蓄量達百億噸。”全國人大代表、天津市生態環境科學研究院副院長溫娟表示,隨著我國經濟進入工業化後期,“十四五”時期將進入廢鋼資源的釋放期,最大將達到3億噸/年,巨大的資源量亟待廢鋼資源循環利用水平的進一步提昇。因此,加快廢鋼行業發展,高效利用廢鋼資源是鋼鐵行業減污降碳、緩解對鐵礦石依賴的重要途徑,也是我國鋼鐵行業綠色低碳轉型、實現產業鏈昇級發展的重要措施。

  溫娟建議,首先應完善資源回收渠道,統籌建立回收利用體系。“完善社會消費品資源回收渠道,針對家電、消費電子產品等,加快落實生產者責任延伸制度,引導生產企業建立逆向物流回收體系;對於日用消費產品,依托生活垃圾分類制度,進一步規范個體廢鋼回收經營者回收、分揀行為,加快構建廢舊物資循環利用體系,推進垃圾分類回收與再生資源回收‘兩網融合’。”溫娟說,要積極引導大型鋼鐵企業建立完善自身廢鋼回收體系或與當地大型再生資源回收加工企業密切合作,使廢鋼回收行業走向規模化、產業化。同時,綜合考慮廢鋼回收產業規模、廢鋼流通渠道、區位交通條件等因素,在全國打造多個廢鋼資源加工配送中心,逐步完善廢鋼回收加工循環產業鏈條,推動形成鋼鐵產業循環耦合,實現廢鋼資源“可收盡收、收好用好”。

  溫娟建議,要加快研究制定普通廢鋼回收行業准入條件等行業規范文件,加強普通廢鋼回收行業管理,積極引導普通廢鋼回收企業向規范化、大型化發展。對符合准入條件的廢鋼回收和加工企業加大財稅政策扶持。“此外,還應強化技術工藝革新,做好產能平穩置換。”溫娟說。

  全國政協委員李琳梅建議:

  加大海水淡化科技創新 構建人水和諧的水生態環境

  “面對自然資源和生態系統,不能從一時一地來看問題,一定要樹立大局觀,算大賬、算長遠賬、算整體賬、算綜合賬,如此纔能形成系統性的治理,實現生產、生活、生態的和諧統一。” 全國政協委員、民盟市委會常委李琳梅說,當前,地表水、地下水的利用已盡其能,向大海要水將是必然選擇,因此,要加大海水淡化科技創新,構建人水和諧的水生態環境。

  李琳梅介紹,海水淡化是水資源開源增量技術,具有水質優、水量穩、不受時空氣候影響等優勢。國際上開展海水淡化技術研發及應用已超過70年,工程遍布160多個國家和地區,規模超過1億噸/日。隨著技術進步、規模擴大和運行維護水平提高,海水淡化成本已從20世紀70年代的10美元/噸降至1美元/噸左右。作為新增水源,海水淡化具有更好的投資經濟性。

  “目前,天津與其他省市都在積極推進海水淡化規模化應用,但也存在制約發展的因素。”李琳梅在調研中發現,全國現有海水淡化工程規模約160萬噸/日,但約80%左右的萬噸級及以上大型工程均采用國外的技術裝備,反滲透膜、能量回收裝置和高壓泵等關鍵核心裝備材料仍主要依賴進口,大型整機成套技術缺乏,已嚴重影響了自主海水淡化產業的發展,且海水淡化科技創新投入不足,從業企業規模普遍偏小,尚未形成完整的自主產業鏈條,存在缺鏈、短鏈現象,產業發展處於不進則退的關鍵拐點。

  “只有把關鍵核心技術掌握在自己手中,纔能牢牢掌握創新主動權和發展主動權。”為此,李琳梅建議,設立專項支持攻關,突破海水淡化“卡脖子”技術。要在“十四五”國家重點研發計劃等科技專項中給予海水淡化明確的位置,保證研發資金投入,實現核心技術裝備自主可控,降低制水成本。打造國家級創新平臺,建造海水淡化“大國重器”,把國家海水資源利用技術創新中心的建設提上議事日程,完善海水淡化與綜合利用創新示范基地功能,配套建設大型海水淡化試驗場,將其納入國家重大科技基礎設施項目,為核心裝備、部件和材料的國產化研發、制造、測試、評價和工藝技術驗證提供公共服務平臺。

  全國政協委員羅家均表示:

  津南區將努力打造成為城市休閑森林花園

  “作為全市綠色生態屏障建設‘主戰場’,我們要奮力搶抓重大歷史機遇,堅持把綠色作為發展底色,遵循‘宜林則林、宜田則田、宜果則果’規劃設計理念,努力把津南打造成中心城區和濱海新區之間的城市休閑森林花園,建設成為綠色生態示范區。”全國政協委員、津南區政協副主席羅家均表示。

  羅家均說,在中心城區與濱海新區中間地帶實施規劃管控,構築綠色生態屏障,打造京津冀東部生態走廊,是市委、市政府踐行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的實際行動,是我市新時代推動綠色發展、高質量發展的一篇代表作。“全市綠色生態屏障規劃總面積736平方公裡,涉及津南區329.96平方公裡,位置至關重要。”

  自2018年啟動綠屏建設以來,共投資近28億元造林綠化近5.7萬畝,已建成綠屏·辛莊灣、綠屏·咸水灣、綠屏·雙橋河灣三大片區,構架成大綠野趣、郁郁蔥蔥、鳥語花香、生機盎然的海河南岸生態廊道,林田水草錯落有致,交相輝映,景色秀麗,其中,17.8公裡林間體驗路已向群眾開放。一批特色景點,也已成為網紅打卡地,為人民群眾提供了絕佳戶外休閑游戲的活動場所。

  羅家均介紹,下一步,津南區將著重打造綠屏·八裡臺灣和綠屏·小站灣,進一步提昇精細化管理水平,積極探索發展林下經濟,加快開發森林碳匯交易試點項目,提昇生態系統碳匯能力,實現生態效益和經濟效益雙豐收。(津雲新聞編輯劉穎)

下載津雲客戶端關注更多精彩

推薦新聞

關於北方網 | 廣告服務 | 誠聘英纔 | 聯系我們 | 網站律師 | 設為首頁 | 關於小狼 |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2-23602087 | 舉報郵箱:jubao@staff.enorth.cn | 舉報平臺

Copyright (C) 2000-2024 Enorth.com.cn, Tianjin ENORTH NETNEWS Co.,LTD.All rights reserved
本網站由天津北方網版權所有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編號:津B2-20000001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號:0205099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編號:12120170001津公網安備 12010002000001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