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士光:伊甸園傳出永不消逝的電波

掃碼閱讀手機版

來源: 天津廣播新聞中心 作者:忻聖淇 於霽丹 編輯:劉穎 2021-03-31 17:11:36

內容提要:和平區沙市道45號,80多年前,這裡的名字叫伊甸園,是抗日戰爭時期中共河北省委秘密電臺所在地,在這裡,中共地下黨員王士光通過無線電波把搜集到的敵方電臺情報和敵佔區情況傳送給黨組織和解放區,後來,這段故事被改編為影片《永不消逝的電波》。

  主持人:和平區沙市道45號,80多年前,這裡的名字叫伊甸園,是抗日戰爭時期中共河北省委秘密電臺所在地,在這裡,中共地下黨員王士光通過無線電波把搜集到的敵方電臺情報和敵佔區情況傳送給黨組織和解放區,後來,這段故事被改編為影片《永不消逝的電波》。“奮斗百年路,啟航新征程”《先鋒》系列報道,今天請聽廣播新聞中心記者忻聖淇、於霽丹采寫的報道《王士光:伊甸園傳出永不消逝的電波》。

  1937年7月,七七事變爆發,同月,天津淪陷。為配合八路軍開展敵後游擊戰爭,中共河北省委決定在天津市內建立一個秘密電臺,在清華大學學習無線電專業,時年22歲的地下黨員王士光被委以重任。電臺選址在英租界靠近英國兵營的一座叫伊甸園的小洋樓,以便借助兵營頻繁的電臺信號提供掩護。考慮到一名單身男子租房居住容易引起懷疑,組織上決定派當時還是河北女師附中學生的地下黨員王新假扮王士光的妻子,協助他開展電臺工作。天津市委黨校地方黨史研究室曹冬梅介紹說: 

  (出錄音:王士光為掩護開展地下工作,便找了一份公開的職業,在天祥市場一家電料行做技師。這樣不僅可以掩人耳目,而且方便購買所需要的電訊器材。王新就負責在“家”操持“家務”,向“丈夫”傳送安全信號。每當王士光下班的時候,他遠遠地望到在二樓的曬臺上豎起一根竹竿,或者王新在晾臺上跳繩,他就知道家裡是安全的,電臺是安全的。)

  每天凌晨一兩點鍾的時候,王士光開始工作。三伏天的夜晚,他把門窗捂得嚴嚴實實,用絨布把發報機的電鍵包裹起來,聚精會神地發報收報。天津市委黨校地方黨史資料征集處王磊說:

  (出錄音:王士光的第一個收發報對象是八路軍的第四縱隊。這支部隊當時的任務是挺進冀東地區,開闢抗日根據地。按照事先約定的呼號和密碼,王士光很快與第四縱隊司令部建立了電波聯系,在冀東抗日武裝大暴動中,這部電臺發揮了重要作用。此外,這部電臺也時刻傳遞著黨中央的聲音,給戰斗在白區的黨組織和人民群眾帶來希望和曙光。)

  由於經常通宵工作,王士光因勞累過度病倒了,王新就像妻子一樣照顧他。共同的革命理想和奮斗目標,使朝夕戰斗生活在一起的革命戰友產生了真感情。經組織同意,1938年,他們由所謂的“假夫妻”結為真伴侶。王士光的女兒王更說:

  (出錄音:我爸爸說,他已經做好了隨時被捕、犧牲的准備。那個時候,他們的電臺可能被日本的監測到了,發現他們住的房子的周圍有很多陌生的面孔。我的爸爸就想,掩護我媽媽帶著電臺撤離;我媽媽也是想著讓我爸爸帶著電臺撤離,他們互相就這樣,考慮的都是對方,都是電臺的安全。)

  1939年8月,日偽勢力滲入英租界,形勢日益嚴峻,上級黨組織決定停止電臺工作。根據組織安排,這對新婚夫婦來到八路軍平西根據地,並將自己的本名王光傑和王芳改為後人熟知的王士光與王新,王士光的女兒王更說:

  (出錄音:他們改名王士光、王新是源於他們地下工作結束以後,到了部隊,成了一名穿軍裝的八路軍戰士,所以他們本來是在百色恐怖下工作時非常壓抑,到了部隊以後他們特別特別興奮。我爸爸給自己起了一個名字王士光,戰士光榮的意思。然後我媽媽就是走向新生活,她給自己起了一個名字叫王新。)

  此後,王士光參與組建了具有戰略意義的邯鄲廣播電臺,為解放戰爭的順利進行作出了重大貢獻,被授予特等功獎章和“人民功臣”榮譽稱號。全國解放後,王士光擔任第四機械工業部副部長,組織領導為原子彈、導彈和人造地球衛星等國防重點工程提供測控設備,為我國國防現代化建設作出了重要貢獻。(記者忻聖淇、於霽丹)

下載津雲客戶端關注更多精彩

推薦新聞

關於北方網 | 廣告服務 | 誠聘英纔 | 聯系我們 | 網站律師 | 設為首頁 | 關於小狼 |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2-23602087 | 舉報郵箱:jubao@staff.enorth.cn | 舉報平臺

Copyright (C) 2000-2024 Enorth.com.cn, Tianjin ENORTH NETNEWS Co.,LTD.All rights reserved
本網站由天津北方網版權所有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編號:津B2-20000001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號:0205099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編號:12120170001津公網安備 12010002000001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