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書,看青年周恩來救國壯志

掃碼閱讀手機版

來源: 今晚報 作者:伊健 編輯:付勇鈞 2021-04-09 09:16:55

內容提要:二十世紀初葉,正處於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的中國,人民群眾陷於苦難的深淵。眾多渴求先進思想的愛國青年踏上游學歐洲、追求真理、救百姓於疾苦的征程。1919年至1920年,1600多名中國留學生前往法國,其中很多人後來成為中國共產黨的先驅和中流砥柱。

天津北方網訊:二十世紀初葉,正處於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的中國,人民群眾陷於苦難的深淵。眾多渴求先進思想的愛國青年踏上游學歐洲、追求真理、救百姓於疾苦的征程。1919年至1920年,1600多名中國留學生前往法國,其中很多人後來成為中國共產黨的先驅和中流砥柱。

1920年11月7日,22歲的周恩來登上法國“波爾多”號郵船,遠渡重洋,探索救國救民的真理。此時周氏家族家道中落,已無力支付周恩來赴法留學的費用,他留學的費用主要來自嚴修在南開大學設立的“范孫獎學金”。

在周恩來的親屬中,對他早年思想影響較深且與之交往密切的,當數他的表兄陳式周。赴歐洲求學三個月後,周恩來寫信給陳式周,深刻闡述了自己在歐洲求學的體會。

他在信中寫道:“弟之思想,在今日本未大定,且既來歐洲獵取學術,初入異邦,更不敢有所自恃,有所論列。主要意旨,唯在求實學以謀自立,虔心考查以求了解彼邦社會真相暨解決諸道,而思所以應用之於吾民族間者;至若一定主義,固非今日以弟之淺學所敢認定者也。”

從信中可以看到周恩來謙遜嚴謹的治學態度,“求實”“虔心”都表達了他珍視這次留學契機,希望了解歐洲國家的先進經驗,並將其應用於中國。

初到歐洲,本是思想“未大定”,但經過學習和考察,周恩來初步確立了中國只有走上俄式革命道路纔能擺脫困境的思想認識。他分析說:“穩之極,為保守;躁之極,為暴動。然此亦有以保守成功者,如今日之英也;亦有以暴動成功者,如今日之蘇維埃俄羅斯也。英之成功,在能以保守而整其步法,不改常態,而求漸進的改革;俄之成功,在能以暴動施其‘迅雷不及掩耳’之手段,而收一洗舊弊之效。若在吾國,則積弊既深,似非效法俄式之革命,不易收改革之效;然強鄰環處,動輒受制,暴動尤貽其口實,則又以穩進之說為有力矣。”

正如周恩來在家書中分析的那樣,二十世紀20年代的中國“積弊既深”,全民族都在不斷尋求正確的發展道路,在周恩來看來“非效法俄式之革命,不易收改革之效”。在歐洲留學時,他不斷對資產階級革命及工業革命進行實地考察,在學習、信奉革命思想的道路上大踏步前進。他旅歐時的活動中心是巴黎,間或往返於比利時及德國等地,從事革命考察和領導工作。在較為系統的考察中,周恩來依據親眼所見,對真理做了進一步求索,重構了自己的思想,確定了共產主義信仰,並成為中共旅歐總支書記。

周恩來提出“當信共產主義原理”,而且畢生奉行、矢志不移。在歐洲度過的3年半時光,使周恩來選擇了馬克思主義,並使他本人與其信仰完全融合在一起。可以說,這是周恩來走上革命道路之“初心”。(津雲新聞編輯付勇鈞)

下載津雲客戶端關注更多精彩

推薦新聞

關於北方網 | 廣告服務 | 誠聘英纔 | 聯系我們 | 網站律師 | 設為首頁 | 關於小狼 |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2-23602087 | 舉報郵箱:jubao@staff.enorth.cn | 舉報平臺

Copyright (C) 2000-2024 Enorth.com.cn, Tianjin ENORTH NETNEWS Co.,LTD.All rights reserved
本網站由天津北方網版權所有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編號:津B2-20000001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號:0205099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編號:12120170001津公網安備 12010002000001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