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訪『鋼鐵英雄』董來扶之子 講述『功臣號』坦克的傳奇故事

掃碼閱讀手機版

來源: 北方網 作者:霍艷華 編輯:李松達 2021-06-02 11:50:00

內容提要:在平津紀念館的勝利廣場擺放著各種武器裝備的展品,其中一輛叫『功臣號』的坦克格外引人關注,它就是我軍裝備的第一輛坦克。

天津北方網訊:在平津紀念館的勝利廣場擺放著各種武器裝備的展品,其中一輛叫“功臣號”的坦克格外引人關注,它就是我軍裝備的第一輛坦克。而當年駕駛這輛“功臣號”坦克的就是裝甲兵部隊第一位“全國戰斗英雄”董來扶。在建黨100周年前夕,津雲新聞記者采訪了董來扶的兒子董薊豪,董薊豪為我們講述了他父親和“功臣號”坦克的故事。

我軍裝備第一輛坦克 攻打錦州立奇功

“我父親董來扶是17歲在東北當兵的,當時由於他在日本人的工廠裡做過工,會講一些日語,人也機靈,就讓他開坦克了。”董薊豪說。這個工作安排,讓董來扶與“功臣號”坦克有了不解之緣。

“功臣號”坦克是1945年11月我軍從日本關東軍沈陽坦克修理廠收繳的九七改中型坦克,是人民軍隊最早的一輛坦克。該坦克先後參加了三下江南、攻打錦州、解放天津等戰役。

1948年11月攻打錦州時,這輛坦克因為機件舊、歷史老,被坦克手們稱為“老頭”坦克,不過在戰場上多一輛坦克就多一份力量,這時部隊領導決定把已經入庫作為零件拆用的“老頭”坦克,重新修復使用。

為此,董來扶和車長牛生貴、炮手李群、機槍手武佩龍一起對“老頭”坦克進行搶修,出發前一天剛勉強修好,一下火車又開不動了。董來扶和戰友們在路邊連夜搶修,經三晝夜的維修,“老頭”坦克又能開動了,並在發起總攻之前趕到了指定地點黃屯。

董薊豪說:“沒想到剛要往待機陣地出發時,另一輛大坦克出了毛病,開始說是電瓶壞了,連長命令將‘老頭’坦克上兩塊好電瓶拆下來換上,我父親一聽,心想完了,沒法參加戰斗了,雖心有不捨,但必須執行命令。”

後來,那輛坦克查明不是電瓶故障,是其他問題,又把這輛坦克上的好電瓶,給“老頭”坦克換上,董來扶纔有機會駕駛它上了錦州戰場。

1948年10月14日早上10點半,錦州攻堅戰打響了。第一次戰斗是外圍突破,負責攻打錦州車站的鐵橋洞子,董來扶駕駛的“老頭”坦克最後壓陣,剛剛進入前沿陣地,就遇到了反坦克炮的攻擊,還有三四米寬的防坦克壕。為了減少中彈,董來扶一改常規縱隊前行的方式,不斷變換隊形,讓敵人反應不及,衝過了防線。

隨後,董來扶透過彌漫的硝煙,准確地把偽裝地堡的位置報告給炮手,並把鐵路橋兩邊的暗堡情況摸清,端掉了暗堡,又率先發現了隱藏為火車皮的活動工事,為步兵前進打開了突破口。在巷戰中,“老頭”坦克衝鋒指揮,輾過一道道障礙,吃掉一個個暗堡且戰且進。

“那時候,炮樓上伸著敵人‘三七’戰防炮筒,由於敵人炮樓高,坦克炮仰角不夠,還連中兩炮,被打碎展望窗,油壓表上的指針也在下降。我父親果斷加大油門,將坦克開到坦克炮射角之內,炮手勇敢開炮將敵人炮樓被炸得四分五裂。”董薊豪說。

當天晚上,“老頭”坦克在掩護步兵衝向敵人據點時,忽然車身一斜,車掉溝了。董來扶大膽熄了火,關掉車內的燈,打開駕駛窗戶向外偵查,發現了一座人行小橋,面對著小橋禁得住、禁不住坦克的考驗,董來扶小心翼翼地數著輪子的聲音,膽大心細地駕駛著,最終衝出土溝,掩護步兵順利地佔領敵人陣地。

“攻打錦州老城時,敵人妄圖依靠城牆和護城河進行頑抗。‘老頭’坦克和另外一輛大坦克為一路從右翼進攻,敵人的炮火猛烈,那輛大坦克掉到護城河。‘老頭’坦克單車衝到敵人城牆跟前,敵人的戰防槍打在坦克上啪啪直響,手榴彈不停地在坦克周圍爆炸。我父親機警地駕駛著‘老頭’坦克,道路看不大清時就慢點開,看清了就加速猛衝,這樣忽快忽慢,反而弄得敵人抓不住規律。”董薊豪說。

坦克繞著城牆,把敵人一個個暗堡打得土崩瓦解。“老頭”坦克也連中幾炮,坦克的冷卻器被敵彈打壞。“那時候,大家耳朵已經被炮彈震得聽不清聲音了,就靠踢一下後背、踢一下屁股的方式統一步調。”董薊豪說。

究竟前進還是後退?董來扶決定加大油門向前衝。在董來扶果斷的決定下,敵人護城河兩側的碉堡終於被摧毀,步兵舉著紅旗吶喊著越過護城河。

在城內巷戰中“老頭”坦克整整在老城內打了一圈,最後打到了范漢傑的司令部,幾炮過去,指揮所中的敵人不一會兒就舉出了白旗,俘虜了范漢傑,將勝利的紅旗插上錦州城。

“那場戰役後,我父親立下大功,光榮地加入了中國共產黨。而‘老頭’坦克也立了功,被命名為‘功臣號’坦克。”董薊豪說。

“功臣號”坦克關鍵時刻不掉鏈子 解放天津再立大功

遼沈戰役勝利結束後,“功臣號”從沈陽出發進關,准備參加解放天津的戰斗。可是剛一過山海關“老頭”坦克就掉隊了,一直修了五天,剛要出發,油嘴又掉在離合器裡了,又修理多半宿纔出發,但是一路上不停地漏油,不到幾裡路油就漏光了,後來他們想個辦法,接了漏油再往油箱裡灌。趕了兩天,到了灤縣,從灤縣上火車到唐山,纔趕上了隊伍。

“一下火車,坦克又壞了,我父親技術好,負責修理坦克,數九寒冬,機器常把凍僵的手碰傷,但他還是堅持修理,修理好了,從唐山向天津日以繼夜地前進。”董薊豪說。

那時候,他們已經一個多星期沒睡好覺了,路上開著車子,手把著方向杆都能睡著了。他們熬得眼睛紅了,嗓子也啞了,還要忍受像刀子一樣的冷風。

“坦克上有風擋,但是一擋上就會出現水汽白霧,看不清道路,就得開著窗子駕駛。”董薊豪說。

在這樣極端困難條件下,董來扶堅持著前進,終於在楊柳青趕上了隊伍。可就在出戰前夕,“老頭”坦克的充電滾和下部轉輪又壞了,連長說車壞了就不必參戰了,讓他們休息休息。

“我父親一聽急著,說我們趕了好幾百裡路纔追上隊伍,就是要參加解放天津的戰役啊!車壞了保證修好,一打起仗來,我們就不累了。”董薊豪說。

最終,上級答應了他們參戰的要求,董來扶他們就更忙了,又要看地形,又得修理車子,一連修理兩天,直到開戰前2個小時纔把車修理好。

1949年1月14日,東北野戰軍30輛坦克、30輛裝甲車,配屬步兵攻打天津。具體部署是:以連為單位配屬步兵,以火力摧毀敵前沿工事、火力點,支援步兵衝擊突破,而後以排或單車分散支援步兵進行巷戰。

“當時為了保護天津城市建築,給我父親他們下的命令是除了敵人的碉堡,其他建築物不能開炮。”董薊豪說,這個命令給坦克兵更高的考驗。

14時10分,總攻開始,董來扶駕駛坦克像利劍一樣刺向西營門突破口,坦克火炮將敵人的明雕暗堡逐個摧毀,步兵衝擊成功,突破口被撕開,守敵狼狽逃竄。進入突破口後,董來扶和戰友們單車配合步兵進行巷戰。他們從天津自來水公司方向縱深發展,見火力點就轟,見碉堡就打,一路所向披靡。

“當時,打自來水公司的時候,我父親駕駛坦克沒有從門開進去,是從牆上衝進去的。後來一看,這個決定是救命的,因為門後當時堆放了炸藥,要是從門進去就車毀人亡了。”董薊豪說。

攻打海光寺時,敵人在指揮所拼死抵抗,解放軍步兵遭遇了敵人強大的火力網。當時已進入夜戰,能見度差。董來扶一心要衝進海光寺消滅頑敵,但在連長阻止下,董來扶強壓怒火,等待時機。天剛蒙蒙亮,連長下達了命令,董來扶開著坦克衝了過去,火炮把敵海光寺指揮所轟成一片。

“指揮所被打沒了,沒想到敵人還有兩個地堡,把地堡打完了又發現有敵人從地下鑽出來。”董薊豪介紹說,“我父親就趕緊喊,敵人是雙層工事,有暗堡!並為車裡的炮手指示好目標,瓦解了敵人的暗堡。”

在金湯橋上,解放軍步兵勝利會師,董來扶因為在解放天津的戰役中又立了一大功,被相繼提昇為連隊技術教員,重坦克連連長。

開國大典“功臣號”站上了坦克方陣C位

(南苑閱兵)

1949年“功臣號”坦克先是在北京南苑機場接受了大閱兵。此後,更是在10月1日,中華人民共和國開國大典上,走在了坦克方隊和摩步方隊的最前排。

“這個方隊由99輛坦克、50輛裝甲車和107輛運輸車組成,我父親駕駛的‘功臣號’是領隊坦克。當坦克方隊經過天安門城樓時,我父親看見毛主席被‘功臣號’三個大字所吸引,頻頻地向領隊坦克揮手致意。”董薊豪說。

那時候,為了參加開國大典,董來扶提前進行了三四個月的訓練,但是讓坦克走齊了可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董來扶就非常聰明地將坦克的潛望鏡從看前面,調整到看側面,保證了坦克像一條線一樣地整齊前進。

除了兩次閱兵董來扶見到了毛主席,董來扶感到最幸福的時刻是參加1950年8月的全國戰斗英雄代表會議,他被光榮地選為坦克兵的戰斗英雄出席了大會,受到了毛主席接見,並被授予“鋼鐵英雄”稱號。

此後不久,董來扶就參加了抗美援朝戰爭,打到了馬良山後按部署返回國內。而董來扶駕駛的“功臣號”坦克也於1959年作為革命文物被送進中國人民革命軍事博物館。(平津戰役紀念館展出的為復制品)

1986年,董來扶從原坦克一師副參謀長崗位上離休。退休之後,他經常應邀給年輕人講述革命歷史,現在紅橋區洪湖裡小學還有“功臣號”坦克中隊,讓一代一代的少先隊員了解革命先烈英勇奮戰的革命故事。

“但是對於子女,父親很少講自己的經歷和榮譽,怕子女們沾光。”董薊豪笑著說。

在父親的感召下,董薊豪和哥哥、姐姐、妹妹四兄妹都參軍入伍。“我的性格活潑,與兄弟姐妹不一樣,父親也最不放心我,經常‘開小灶’的教育我、批評我,我原本叛逆不想參軍,但是父親要求我必須參軍。”董薊豪說年輕時自己也有不理解父親的時候,但是四年的軍旅生活,讓董薊豪了解了父親的良苦用心,‘部隊是鍛煉人的’,這讓董薊豪終生受益。

(董來扶的子女四人)

雖然子女參軍,自己又在部隊,但是董來扶沒有為子女們說過一次話。“我哥哥要提乾的時候,我父親就說提不上去就回地方工作,沒有為子女爭取過任何福利。”董薊豪說。

特別是董來扶一直教育子女要艱苦朴素,他說:“我是要飯人出身,生活好了不能忘黨、也不能忘本,不能浪費。”在他的潛移默化下,董來扶一家三代都是黨員,也時刻以黨員的標准嚴格要求自己。

(董來扶的軍服)

董薊豪說,他父親那一代老戰士們對於黨和國家有著無限的深情,他們可以不顧小家,卻時時刻刻想著國家。他們經常說,沒有共產黨就沒有新中國。

“晚年的時候,我父親每次宣講革命故事,就難受一次。他總說‘什麼是前赴後繼,就是踏著戰友的屍體向前衝。我是炮兵,步兵比我們犧牲更多,我董來扶命大,能活到現在,還能宣講,要講好我的戰友和那些犧牲的戰友們的故事’。”

如今,董薊豪接過了父親的接力棒,成為了洪湖裡小學校外輔導員。他說:“我想告訴現在的孩子們,幸福生活來之不易,不要忘記歷史,不要忘記那些犧牲的革命烈士做出的貢獻,學好歷史、學好黨史,傳承紅色記憶,珍惜現在生活,學會感恩、學會奉獻愛心,成為一名對社會有貢獻的人。”(津雲新聞記者霍艷華)

下載津雲客戶端關注更多精彩

推薦新聞

關於北方網 | 廣告服務 | 誠聘英纔 | 聯系我們 | 網站律師 | 設為首頁 | 關於小狼 |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2-23602087 | 舉報郵箱:jubao@staff.enorth.cn | 舉報平臺

Copyright (C) 2000-2024 Enorth.com.cn, Tianjin ENORTH NETNEWS Co.,LTD.All rights reserved
本網站由天津北方網版權所有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編號:津B2-20000001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號:0205099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編號:12120170001津公網安備 12010002000001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