群眾路線永遠是我們黨的傳家寶

掃碼閱讀手機版

來源: 天津日報 作者:鍾彬 周成 編輯:付勇鈞 2021-06-21 10:25:48

內容提要:回顧中國共產黨的百年歷程,我們黨之所以能夠不斷戰勝前進道路上的各種艱難險阻,克服重重困難,從弱小走向強大,一個極其重要的原因就在於堅持群眾路線,始終做到為了人民、依靠人民、服務人民,贏得人民群眾的擁護和支持。無論是過去、現在還是將來,群眾路線永遠是黨的根本工作路線,永遠是我們黨永葆青春活力和戰斗力的傳家寶。

天津北方網訊:在黨史學習教育動員大會上,習近平總書記指出:『要更好應對前進道路上各種可以預見和難以預見的風險挑戰,必須從歷史中獲得啟迪,從歷史經驗中提煉出克敵制勝的法寶』。回顧中國共產黨的百年歷程,我們黨之所以能夠不斷戰勝前進道路上的各種艱難險阻,克服重重困難,從弱小走向強大,一個極其重要的原因就在於堅持群眾路線,始終做到為了人民、依靠人民、服務人民,贏得人民群眾的擁護和支持。無論是過去、現在還是將來,群眾路線永遠是黨的根本工作路線,永遠是我們黨永葆青春活力和戰斗力的傳家寶。

一、群眾路線是中國共產黨對馬克思主義群眾觀的偉大創造

馬克思主義群眾觀是指馬克思主義政黨對人民群眾在社會歷史發展中的地位、作用以及如何對待人民群眾的認識和看法,集中體現了馬克思主義政黨的政治立場。在馬克思看來,歷史活動是群眾的事業,人民群眾是書寫歷史、推動社會變革的決定性力量。恩格斯也指出:『歷史人物的動機背後並且構成歷史的真正的最後動力的動力,與其說是個別人物,不如說是使廣大群眾、使整個的民族,並且在每一民族中間又是使整個階級行動起來的動機』。在領導俄國十月革命和社會主義建設的實踐中,列寧也十分重視人民群眾的力量,對馬克思主義群眾觀作出了與時俱進的新闡釋。他認為『是否同群眾保持著聯系,聯系是否密切』是馬克思主義政黨『教育和啟發群眾,代表他們的利益,教他們組織起來,使群眾的全部活動沿著自覺的階級政策的道路前進』的重要途徑。中國共產黨是靠馬克思主義武裝起來的政黨,自成立後就把深入群眾、動員群眾作為重要的政治任務,提出『要「到群眾中去」要組成大的「群眾黨」』的目標。在領導我國革命、建設和改革事業的進程中,中國共產黨將馬克思主義群眾觀同具體實踐相結合,創造性地提出了『一切為了群眾、一切依靠群眾,從群眾中來、到群眾中去,把黨的正確主張變為群眾的自覺行動』的群眾路線。尤其是黨的十八大以來,習近平總書記提出了『人民就是江山,江山就是人民』的理念,對群眾路線的內涵、意義、踐行路徑等作出了新的論述,進一步深化和發展了黨的群眾路線理論。

二、群眾路線是中國共產黨戰勝各種艱難險阻的重要法寶

中國共產黨來自於人民,為人民而生、因人民而興,人民群眾永遠是我們強黨興國的根本所在。新民主主義革命時期,面對敵強我弱的嚴峻形勢,毛澤東提出了『人民戰爭』的思想,強調要陷敵於人民戰爭的汪洋大海,鑄就真正的銅牆鐵壁。正是因為我們黨把千百萬群眾團結起來、組織起來,纔能夠打敗窮凶極惡的反動勢力,取得新民主主義革命的勝利,使近代以來任人宰割、飽經滄桑的中華民族『站起來』。社會主義革命和建設時期,面對一窮二白、滿目瘡痍的爛攤子,廣大人民群眾在黨的帶領下,以『敢教日月換新天』的奮斗精神投入建設中去,迅速改變我國貧窮落後的面貌,使古老的中華民族重新煥發出生機活力。改革開放新時期,在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的新征程中,中國共產黨繼續發揚『為人民服務、向群眾負責、遇事同群眾商量和同群眾共甘苦的工作作風』,帶領人民群眾『應變局、平風波、戰洪水、防非典、抗地震、化危機』,不斷把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向前推進,實現了中華民族由『站起來』向『富起來』的跨越。黨的十八大以來,習近平總書記多次指出,脫離人民支持,任何事業都會成為無源之水、無本之木,都是不能成功的,強調要『著力防范脫離群眾的危險』,緊緊依靠人民推進各方面事業,推動黨和國家事業取得歷史成就、發生歷史性變革,開啟了中華民族『強起來』的新時代。中國共產黨的百年歷史表明:群眾路線始終是我們黨贏得民心民意、匯聚民智民力、克服艱難險阻、不斷發展壯大的重要法寶。

三、群眾路線是中國共產黨在新時代傳承和弘揚的優良傳統

『能否保持黨同人民群眾的血肉聯系,決定著黨的事業的成敗。』黨只有始終與人民心連心、同呼吸、共命運,始終依靠人民推動歷史前進,纔能做到風雨不動,堅如磐石。在統籌中華民族偉大復興戰略全局和世界百年未有之大變局中,面對『波譎雲詭的國際形勢、復雜敏感的周邊環境、艱巨繁重的改革發展穩定任務』,要在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基礎上開啟和實現第二個百年奮斗目標,成功戰勝前進道路上各種風險挑戰,在變局中開新局,於危機中育先機,仍然需要把黨的群眾路線的優良傳統傳承好、發揚好,充分發揮人民群眾的智慧和創造力,凝聚起億萬人民的磅礡偉力。新時代堅持黨的群眾路線要貫徹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把人民群眾的根本利益作為黨的一切工作的根本出發點和落腳點,緊緊圍繞人民群眾對美好生活的需要謀劃發展,解決好人民群眾最關心最直接最現實的利益問題,『既通過提出並貫徹正確的理論路線方針政策帶領人民前進,又從人民實踐創造和發展要求中獲得前進動力』,把問需於民、問計於民和問效於民統一起來,使人民群眾成為黨的工作的評判者、改革事業的推動者和發展成果的受益者,更加自覺地投入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和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事業中去。此外,新時代堅持黨的群眾路線還要創新群眾路線途徑,走好網絡群眾路線,使互聯網成為『了解群眾所思所願,收集好想法好建議,積極回應網民關切、解疑釋惑』的重要渠道,成為黨和國家事業發展的『最大增量』。

(作者分別為天津財經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教授,天津工業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研究生;本文為天津市社科規劃『黨史、新中國史、改革開放史、社會主義發展史』研究專項重點項目TJSSZX20-26的研究成果)

下載津雲客戶端關注更多精彩

推薦新聞

關於北方網 | 廣告服務 | 誠聘英纔 | 聯系我們 | 網站律師 | 設為首頁 | 關於小狼 |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2-23602087 | 舉報郵箱:jubao@staff.enorth.cn | 舉報平臺

Copyright (C) 2000-2024 Enorth.com.cn, Tianjin ENORTH NETNEWS Co.,LTD.All rights reserved
本網站由天津北方網版權所有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編號:津B2-20000001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號:0205099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編號:12120170001津公網安備 12010002000001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