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快推進自主創新原始創新 天津強化創新策源能力實現科技自立自強

掃碼閱讀手機版

來源: 北方網 作者:日報 張璐 編輯:李彤 2021-07-01 10:01:40

內容提要:『高質量發展要靠創新』。天津向創新要動力、要活力、要潛力。在強化國家戰略科技力量、提昇企業技術創新能力、搭建創新創業平臺等方面持續發力,力爭掌握『戰略主動權』、增強『核心競爭力』、打好『核心技術攻堅戰』。

天津國際生物醫藥聯合研究院建設運營的“分子醫學國家專業化眾創空間”入選科技部首批17家國家專業化眾創空間示范名單。

天津大學自主研發的“海燕”水下滑翔機技術創諸多紀錄。

天津北方網訊:“高質量發展要靠創新”。天津向創新要動力、要活力、要潛力。在強化國家戰略科技力量、提昇企業技術創新能力、搭建創新創業平臺等方面持續發力,力爭掌握“戰略主動權”、增強“核心競爭力”、打好“核心技術攻堅戰”。

近年來,天津深入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加快創新型城市建設,科技創新能力整體大幅躍昇,為天津打造京津冀自主創新的重要源頭和原始創新的主要策源地提供了有力支橕。

截至2020年,全社會研發投入強度達到3.28%,居全國第三;綜合科技創新水平指數保持全國前列;技術合同年成交額達1113億元,實現翻一番,佔GDP比重居全國前列;獲得國家科學技術獎78項;每萬人發明專利擁有量達到24.03件,增長近1倍。

發力科技高水平自立自強,讓天津牢牢把握住創新發展主動權。

加強原始創新

國家戰略科技力量體系加速形成

“這個液相小瓶裡面裝的是中藥材樣本提取液。現在很多中成藥采用多基原中藥材入藥,就算同一個植物的不同部位,有效成分含量也有差異。”指著液相色譜儀中一個個透明小瓶,組分中藥國家重點實驗室研究員楊文志說道,“比如大家所熟知的人參,人參須、人參葉的活性成分肯定不如人參根莖更有效,而這項實驗就是通過不同藥材中活性成分的測定,對藥物標准起到整體質量評價。”

作為全國中醫藥系統第一個國家重點實驗室,由科技部、天津市政府共建的組分中藥國家重點實驗室於2020年2月正式立項運行,標志著在國家重點實驗室布局中有了中醫藥的一席之地,中醫藥現代化研究有了首個國家級創新基地。

組分中藥國家重點實驗室辦公室主任張俊華告訴記者:“組分中藥國家重點實驗室以現代中藥前沿技術和共性關鍵技術轉移轉化為重點,通過技術革新研發和培育具有國際競爭力的大品種,提昇‘衛藥’科技內涵,支橕天津和京津冀中藥產業昇級、可持續發展。”創新驅動發展,原始創新是源頭。天津不斷加強基礎研發投入,高質量布局海河實驗室,建設重大創新基地和創新平臺,努力實現更多“從0到1”的突破。

新一代超級計算機、大型地震工程模擬研究設施、組分中藥國家重點實驗室、國家合成生物技術創新中心、國家應用數學中心、血液病國家臨床醫學研究中心、中醫針灸國家臨床醫學研究中心等10個重大科技基礎設施和創新平臺成功獲批建設,獲批數量和等級實現歷史性突破,為我市服務科技強國建設提供了重要戰略支點。

“嫦娥五號”探測器探月返回過程中,軌道器、返回器組合體與上昇器能否完成交會對接是決定“嫦娥五號”是否可以將月壤帶回地球的關鍵環節之一。在天津航天機電設備研究所,工作人員“將太空環境搬回地球”,實地驗證“精准接,無縫轉”的交會對接和樣品轉移過程。走進天津市微低重力環境模擬技術重點實驗室,總面積達1200平方米的大型超平支橕平臺吸引了記者的注意,“嫦娥五號”將月壤成功帶回地球,這個平臺功不可沒。

“大型超平支橕平臺的成功研制使我國徹底告別了手工調試平臺的歷史,氣浮支橕平臺物理仿真一舉躍進世界領先水平。”實驗室技術負責人李躍華表示,“大型超平支橕平臺”是氣浮式微重力試驗研究的基礎設施。目前除“嫦娥五號”任務外,該平臺還開展了空間站大型展開機構等十餘項各類型號和創新的試驗任務,未來還將為載人登月、空間編隊飛行、深空探測等重大工程任務提供強有力的支橕。

大型超平支橕平臺技術是我市成功參與國家重大項目的一個縮影。

在國家重大水利樞紐工程、C919首飛成功、港珠澳大橋開通、“天問一號”火星探測、“嫦娥四號”登陸月球背面、“嫦娥五號”實現地外天體采樣、“奮斗者”號萬米載人深潛等國家重大創新工程中,我市超深與復雜地質條件混凝土防滲牆、座艙環境控制系統、超大曲線管幕施工、低重力試驗場建設、探測器著陸器機構分系統、大型超平支橕平臺技術、深水推進器、“海燕”水下滑翔機等一批重大創新技術和產品脫穎而出,並作出積極貢獻。面向國家重大戰略需求和全市發展需要,天津國家戰略科技力量體系正在加速形成。

企業梯度培育

做大做實發展新動能“底盤”

“宣肺敗毒方”“血必淨注射液”“單針接種疫苗‘克威莎’”,這些為全國抗擊疫情作出重大貢獻的成果均出自天津。面對突如其來的新冠疫情,市科技局啟動了“新型冠狀病毒感染應急防治”科技重大專項,我市科技企業勇於擔當、攻堅克難,一批重大科研成果取得重大突破,許多高科技產品直接作用於疫情防控一線,為我國率先實現疫情防控起到了突出作用。

繼實施“科技型企業成長計劃”和“打造科技型企業昇級版計劃”後,2019年5月,天津市印發了《天津市創新型企業領軍計劃》,開啟了科技型企業3.0時代,大力推進國家科技型中小企業評價入庫和國家高企培育認定,加強“雛鷹—瞪羚—領軍企業”梯度培育,著力打造一批“航母級”創新型領軍企業,做大做實發展新動能“底盤”。

世界動物保健權威機構近日發布了《2020年動物保健產業排名》,作為中國A股市場首家專注於獸藥領域的上市公司,瑞普生物以近五年營收增速229.2%的成績躋身全球動保企業前20強,營收增速排名第一。

年研發經費超1.5億元,研發團隊超400人。在研發上的“大手筆”,讓瑞普生物成為行業的佼佼者。“從成立之初的單一產品線,到如今形成極具規模的動物保健產業集群,瑞普生物始終堅持‘科技創新為先導’的經營理念,不斷調整昇級。”瑞普生物副總裁付旭彬告訴記者。

經過多年培育,目前,全市國家高新技術企業總數達到7420家;國家科技型中小企業、雛鷹企業、瞪羚企業分別達到8179家、3557家、385家,累計認定科技領軍(培育)企業216家,為全市加快新舊動能轉換注入強大新動力。科技型企業發展的“天津經驗”在全國形成示范效應。

同時,天津科技型企業創新“熱度”“濃度”持續提昇。我市大力推進眾創空間、孵化器等載體建設,大力培育產業技術研究院等新型研發機構,營造創新創業濃厚氛圍。全市市級以上科技企業孵化器達到80家,其中國家級36家,在孵企業3900家;市級以上眾創空間208家,其中國家級備案眾創空間88家,專業化眾創空間6家、名列全國第3,在孵企業和團隊5800個;產業技術研究院達到20家,衍生和孵化企業達到420家。

搭建創新平臺

破解產業發展痛點難點

平均每四天產生一個發明專利,每兩周與一個企業簽署產業合作協議,中國科學院天津工業生物技術研究所走上了科技成果高效產出和快速轉移轉化的“快車道”。

目前,天津工業生物所專利運營率達到32%,每件專利許可費平均超過800萬元。已與全國26個省、市、自治區的百家企業以許可、委托、合作等模式簽署合作協議280餘項,合同金額總計超11億元,技術許可收入佔80%以上。

“我們的科研面向國民經濟主戰場,聚焦產業發展需求,深入探索科技成果轉化機制創新。”天津工業生物所副所長孫際賓表示,“同時,我們建立了重大成果產出導向的考核評估機制,創新利益分配機制,加大對科技人員的獎勵與激勵,最大限度地調動科研人員的積極性和創造性,促進科學家的智慧有效轉化為生產力。”

近年來,我市聚焦人工智能、生物醫藥、新能源新材料等重點領域,優化市級平臺布局,加強後備力量儲備。新建設市級重點實驗室143家、總數達到350家。批復組建區塊鏈、海水資源利用等市級技術創新中心8家,聯合開展科研項目超過150項,面向行業開展技術服務和成果輸出合同額超4億元。國家級平臺後備體系更加完善。

在京津冀協同發展中,我市引聚中科院自動化所、光電院等國家級院所及分支機構46家。開闢與中國工程院科技領域首次市級層面合作,共同打造天津高質量發展的“創新基因庫”。與北大、清華引進共建了北大新一代信息技術研究院、清華大學天津電子信息研究院等機構,在光電子工藝、數字視網膜平臺、電子束選區熔化3D打印等領域取得突破。自2015年落地以來,清華電子院儲備了一大批高端科技創新項目,其中有很多項目技術處於世界領先水平,有很多技術實現了產業化,已經成為高端科技成果轉化的“大本營”。

現任賽靈思人工智能業務資深總監姚頌,就是清華電子院孵化成功的行業領軍企業代表。2018年,姚頌創立的深鑒科技以3億美金的價格被賽靈思收購。姚頌說:“清華大學的科研平臺和成果轉化制度在全國遙遙領先,有了這樣的制度保障,我們的科研成果纔能創造更大的經濟價值。”

近6年來,清華電子院共挖掘科創性項目118個,轉化科創性公司43個,孵化了一批諸如深鑒科技、湃方科技、華慧芯科技等新一代信息技術領軍企業。清華電子院院長汪玉表示:“未來清華電子院將搭建醫工結合創新中心、新一代融合通信及智慧城市創新中心、先進科技創新中心等三大應用平臺,支橕相關產業的創新發展。”

創新平臺的搭建,為我市破解產業發展的難點和痛點提供了強大的技術支橕,諸多關鍵核心技術實現重大突破。

在人工智能領域,我市取得5G射頻前端、晶圓拋光及減薄裝備等國內領先技術成果,銀河麒麟操作系統V10上榜2020年國內十大科技新聞、央企十大國之重器。

在裝備制造領域,225MN重型臥式鋁擠壓成套裝備刷新世界之最,海洋地震拖纜采集裝備達到國際先進水平,1200噸蒙皮拉伸機、超大型熱軋H型鋼等打破國外壟斷,配網帶電作業機器人等填補世界多項行業空白。

在生物醫藥領域,嵌合CD19受體T細胞免疫治療、天然活性物質生物合成、慢性硬膜下血腫藥物治療等關鍵技術取得重要突破,埃博拉病毒疫苗、人工心髒、創新腦膠質瘤治療藥物等多項成果實現全國第一。

在新能源新材料領域,光伏用12英寸硅片全球首發,智能磁懸浮透平真空泵技術國際首創,27.5kV高壓有源電力濾波器等技術達到國際領先水平。

深入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

截至2020年,全社會研發投入強度達到3.28%,居全國第三;技術合同年成交額達1113億元;獲得國家科學技術獎78項;每萬人發明專利擁有量達到24.03件,增長近1倍。

營造創新創業濃厚氛圍

全市市級以上科技企業孵化器達到80家,其中國家級36家,在孵企業3900家;市級以上眾創空間208家,其中國家級備案眾創空間88家,專業化眾創空間6家、名列全國第3,在孵企業和團隊5800個;產業技術研究院達到20家,衍生和孵化企業達到420家。(津雲新聞編輯李彤)

  

下載津雲客戶端關注更多精彩

推薦新聞

關於北方網 | 廣告服務 | 誠聘英纔 | 聯系我們 | 網站律師 | 設為首頁 | 關於小狼 |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2-23602087 | 舉報郵箱:jubao@staff.enorth.cn | 舉報平臺

Copyright (C) 2000-2024 Enorth.com.cn, Tianjin ENORTH NETNEWS Co.,LTD.All rights reserved
本網站由天津北方網版權所有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編號:津B2-20000001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號:0205099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編號:12120170001津公網安備 12010002000001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