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學篤用 天津行動|村裡來了年輕人:架起『連心橋』、當好『主心骨』

掃碼閱讀手機版

來源: 天津日報 作者:李國惠 編輯:孫暢 2022-02-08 07:43:00

內容提要:近年來,市委著力培養振興鄉村的後備力量,把農村基層作為培養鍛煉年輕乾部的重要平臺,面向全國招錄農村專職黨務工作者,選派『第一書記』駐村幫扶……他們洗淨『書生氣』,換上『鄉土氣』,把耕耘希望的田野作為施展抱負的舞臺,為鄉村振興帶去了新思路、新辦法、新經驗。

  2017年9月,天津市人民檢察院第一分院閔銳(右)被選派為駐寶坻區史各莊鎮馬於莊村、大劉辛村工作組組長。駐村期間,他謹記“第一書記”身份,從實際出發,制定幫扶計劃,拓展幫扶手段。圖為關心群眾生活。本報資料圖片

  天津北方網訊:“過去,最缺的是什麼?”

  “年輕人、好點子。”

  “現在呢?”

  “村裡來了年輕人,帶我們過上了好日子。”

  ……

  近年來,市委著力培養振興鄉村的後備力量,把農村基層作為培養鍛煉年輕乾部的重要平臺,面向全國招錄農村專職黨務工作者,選派“第一書記”駐村幫扶……他們洗淨“書生氣”,換上“鄉土氣”,把耕耘希望的田野作為施展抱負的舞臺,為鄉村振興帶去了新思路、新辦法、新經驗。

  當好村裡的“及時雨”

  青春邂逅鄉村,詮釋人生價值。

  2018年以來,我市從夯實黨在農村基層執政基礎、培養黨的事業接班人的戰略高度,連續4年面向全國廣發“英雄帖”招攬英纔,每年招錄千名農村專職黨務工作者,在農村基層一線錘煉黨性、砥礪品格、增長纔乾。

  “好苗子”遇到好土壤,必將茁壯成長。

  作為第一批農村專職黨務工作者,2018年9月,畢業於沈陽農業大學的“90後”王曉航,第一次走進濱海新區太平鎮友愛村。

  “看著村裡七八十歲的老爺爺、老奶奶凌晨3時排隊,就為給棗販交那9毛錢一斤的冬棗,還要看人家臉色,特別心疼。”眼瞅著冬棗產量低、價格低、銷售難,王曉航告訴自己,“困難不會比勇氣多。”

  她迎難而上,輾轉多地邀請農業專家對冬棗撂荒問題進行專業分析,聘請山東冬棗研究院技術員每月為村民進行集中培訓,深入田間地頭指導種植。同時,自主注冊友愛村商標,還通過直播、微商、淘寶等多渠道全面推廣,邀請魔術師劉謙免費帶貨。

  “滯銷”一下子變“直銷”,2019年,友愛村及周邊村民銷售冬棗100多萬斤,銷售單價比往年上漲了800%,村民直接增收300餘萬元。

  截至目前,我市在崗的農村專職黨務工作者已全部進入村黨組織班子,其中,1058名表現特別優秀的當選為村“一肩挑”並納入事業編管理,進一步改善了“兩委”班子結構,也為黨的事業薪火相傳積蓄了後備力量。

  當好村民的“服務員”

  在農村摸爬滾打幾年,這些年輕人和村民的感情越來越深,“善作為”的招法越來越多,“能扛事”的肩膀也越來越硬。

  1月9日凌晨3時,剛參加完津南區八裡臺鎮奧密克戎變異毒株疫情防控視頻調度會,毛家溝村黨總支書記徐海星突然接到通知──7時開始全員核酸檢測!

  疫情就是命令,防控就是責任。他立即進行工作部署,隨後指揮村裡人搭建帳篷、劃定檢測區域、招募志願者、啟用防疫物資、大喇叭動員廣播。“把帳篷搭結實點。”“大篩時注意排隊間隔。”“務必提醒村民注意個人防護。”“大家重點關注老人、孩子和傷殘人員,天這麼冷,千萬別凍著。”大篩結束,徐海星的嗓子喊啞了、飯也沒顧上吃,但能“守護好這片土地上的老百姓”,他滿是欣慰。

  去年8月,他離開工作1年多的前進村,來到毛家溝村,開啟鄉村振興新的一站。“從副書記到書記,變的是身份,不變的是責任。”面對全新的環境,“90後”的他深入田間地頭、房前屋後,察民情、聽民聲、解民懮,用最短時間熟悉村情村況。

  大事上,盤活村內閑置廠房資源、建設綠色有機蔬菜瓜果交易市場、創建有機蔬菜瓜果特色品牌……他規劃藍圖,敢想敢乾;小事上,通化糞池、買舞蹈服、換水管、修路燈……他真心實意,為民解懮。如今,走進毛家溝村,提起“小徐書記”,村民紛紛豎起大拇指。

  武清區曹子裡鎮東柳店村“一肩挑”張萌,1997年出生,別看她年齡不大,個頭不高,可鄉親們一提“小丫頭”,無不稱贊。

  村民商大娘說:“這小丫頭真好,我老伴兒雙腿癱瘓,大小便失禁。她一點兒不嫌棄,自己開車帶我們去醫院打疫苗,還自掏腰包給我們買了午飯。”

  “加快疫苗接種,築牢免疫‘防火牆’,一刻也不能耽擱。”在張萌的帶動下,一級網格員包片、二級網格員包戶、三級網格員包人,對適齡接種人群的居住地、身體狀況進行詳細摸排。行動不便的,她開車接送;年齡大的,她忙前跑後幫著辦手續;上班的,她及時在群裡反饋排隊信息,最終,東柳店村接種率達到了99.95%。

  翻修垃圾中轉站、清理環村排水渠、建設菜地灌溉渠……在“歲月無休為民忙、一抹胭脂繪農家”的過程中,張萌實現了從“異鄉人”到“家裡人”,從“大學生”到“好書記”的變身。

  築牢基層“戰斗堡壘”

  事上練、火中烤、難上熬,年輕的“領頭雁”迎難而上,奮力架起“連心橋”、當好“主心骨”。

  2013年以來,市委、市政府把結對幫扶困難村工作作為一項重大民心工程,組織近800個市區兩級機關、企事業單位,累計選派駐村乾部4000餘人次,分兩輪共幫扶1561個困難村。

  馮奇是寶坻區人民檢察院的一名乾部,2019年9月被選派到口東鎮於古莊村擔任村黨總支書記,後又擔任“第一書記”。

  “火車跑得快,全靠車頭帶,‘兩委’乾部是農村工作的關鍵。”“新官上任三把火”,馮奇的第一把火,“燒”光了村“兩委”履職能力不強、群眾信任度不高的“頑疾”。

  經過反復溝通,他與“兩委”班子“約法三章”:一是規范“兩委”成員值班制度,二是明確“兩委”成員分工職責,三是建立問題核銷制度。如今,辦事效率顯著提高,群眾滿意度也大為提昇。

  “剛進村時,我發現黨員大會開得少、走形式,黨員不關心村莊發展。要知道黨員作用發揮得如何,直接決定一個支部的戰斗力和凝聚力。”馮奇充分利用“六步決策法”,發揮好黨組織在村集體事務決策中的作用。同時,嚴格黨員發展標准,全方位考察入黨積極分子,全鏈條抓實發展黨員工作,一批優秀農村青年被吸收入黨。

  他常說:“作為下派乾部,就要勇於擔當作為,只要多為百姓著想,什麼難題都會迎刃而解。”

  去年,我市結合創建鄉村振興示范村和扶持經濟發展薄弱村工作,先後制定《關於向重點村選派駐村第一書記和工作隊的工作方案》、印發《關於加強駐村乾部管理的通知》,推動“第一書記”和工作隊下得去、融得進、乾得好。

  薊州區楊津莊鎮漁津莊村也是經濟薄弱村。去年3月起,正在洇溜鎮感化莊村駐村擔任黨支部書記的鄭洪亮,被選派到漁津莊村擔任“第一書記”。

  “我發現,村裡主要以種植小麥、玉米為主,制約發展的主要因素,就是基礎設施差。”為此,他先是改變灌溉方式,又更換了電表,由原先定時供水變成24小時供水,還將電費由1.05元降至1元,這樣一來,畝產增加100斤,每畝電費還省了20元到30元。

  “瓜子吃不飽,可是暖人心。”村民的話,讓鄭洪亮更加堅定了信心。修路燈、安攝像頭、清理垃圾、改善環境……他帶著村民一步步走來,逐漸提昇了村民的生活質量、幸福指數。

  如今,他正琢磨著提高農作物品質和產量、擴大種植規模,鼓起錢袋子,溫暖百姓心。

  ……

  放眼津沽大地,一個個年輕人正在新時代農村廣闊天地中奮進開拓,以青春之我、奮斗之我建功立業、追夢圓夢!(津雲新聞編輯孫暢)

下載津雲客戶端關注更多精彩

推薦新聞

關於北方網 | 廣告服務 | 誠聘英纔 | 聯系我們 | 網站律師 | 設為首頁 | 關於小狼 |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2-23602087 | 舉報郵箱:jubao@staff.enorth.cn | 舉報平臺

Copyright (C) 2000-2024 Enorth.com.cn, Tianjin ENORTH NETNEWS Co.,LTD.All rights reserved
本網站由天津北方網版權所有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編號:津B2-20000001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號:0205099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編號:12120170001津公網安備 12010002000001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