黨代表通道?朱有勇:把論文寫在祖國大地上 為鄉村振興做出更多科技創新

掃碼閱讀手機版

來源: 央視新聞客戶端 作者: 編輯:付勇鈞 2022-10-16 10:27:31

內容提要:二十大代表 中國工程院院士 雲南農業大學名譽校長 朱有勇:我住在蒿枝壩村,脫貧摘帽以後,農民的口糧從粗糧換成了大米。但是我們村沒有水田,只有旱地。針對這個問題,我們成功地研發了水稻旱地種植的新技術,實現了水稻上山旱地種植,解決了口糧生產的難題。

點擊圖片觀看視頻

今天(16日)上午,中國共產黨第二十次全國代表大會將在北京人民大會堂開幕。會議開始前,首場“黨代表通道”開啟。

二十大代表 中國工程院院士 雲南農業大學名譽校長 朱有勇:我住在蒿枝壩村,脫貧摘帽以後,農民的口糧從粗糧換成了大米。但是我們村沒有水田,只有旱地。針對這個問題,我們成功地研發了水稻旱地種植的新技術,實現了水稻上山旱地種植,解決了口糧生產的難題。水稻上山有兩個創新點:第一個創新點就是水稻的旱地分?。自古水稻都是種在水田裡面,一根秧苗變成一棵稻株。我們選育了一系列的新品種,這些新品種在旱地條件下與水田一樣,分?完成,解決了這個問題。第二個創新點是旱地除草,旱地的雜草比水田多得多,我們根據雜草的生長規律,創建了雜草萌芽期的封草技術,解決了這個問題。

水稻上山很受農民歡迎,今年雲南推廣了50萬畝,蒿枝壩村推廣了405畝,最高畝產788公斤,最低634公斤,總產28萬公斤。蒿枝壩村277人,人均產量超過了1000公斤,飯碗牢牢地端在了我們自己的手中。

水稻上山是我們學習總書記“解決吃飯問題,根本出路在科技”的具體的實踐。我們將牢記總書記的囑托,把論文寫在祖國的大地上,為鄉村振興做出更多的科技創新。

下載津雲客戶端關注更多精彩

推薦新聞

關於北方網 | 廣告服務 | 誠聘英纔 | 聯系我們 | 網站律師 | 設為首頁 | 關於小狼 |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2-23602087 | 舉報郵箱:jubao@staff.enorth.cn | 舉報平臺

Copyright (C) 2000-2024 Enorth.com.cn, Tianjin ENORTH NETNEWS Co.,LTD.All rights reserved
本網站由天津北方網版權所有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編號:津B2-20000001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號:0205099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編號:12120170001津公網安備 12010002000001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