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國人大代表張伯禮:關注中醫藥傳承發展 為老百姓的需求鼓與呼

掃碼閱讀手機版

來源: 北方網 作者:趙穎妍 編輯:劉穎 2023-03-02 15:55:48

內容提要:全國兩會召開在即,全國人大代表、中國工程院院士張伯禮正忙著總結近三年的抗疫經驗,組織全國專家形成新冠病毒感染後遺癥的專家共識,對患者進行指導治療。最終,再把專家共識上昇為團體標准,甚至國家行業標准,以指導臨床治療。

  天津北方網訊:全國兩會召開在即,全國人大代表、中國工程院院士張伯禮正忙著總結近三年的抗疫經驗,組織全國專家形成新冠病毒感染後遺癥的專家共識,對患者進行指導治療。最終,再把專家共識上昇為團體標准,甚至國家行業標准,以指導臨床治療。

  過去一年,張伯禮代表的其中一項重要工作就是抗疫。“從春天的‘保衛大上海’,到後續的河南、四川、廣西等地,再到年末全國各地爆發新冠病毒大流行。全年一直在抗疫一線。”張伯禮代表說,“特別是去年冬天疫情海嘯般地爆發,當時我們最擔心的是如何指導農村地區抗擊疫情。當時,我提出小分子藥、‘三藥三方’都不是特效藥,也不是神藥,各個地方治療感冒的地產藥都有效,我們推薦了80多種治療感冒和肺炎的常用中成藥,這樣的意見被采納,各地政府制定了地產藥目錄,解決了藥品可及性問題,為戰勝疫情發揮了重要的作用。手裡有藥,心裡不慌,我們強調要重視基層,把藥調劑到基層去。”

  近一段時間,張伯禮代表在重點關注新冠“後遺癥”的恢復情況。張伯禮代表告訴記者,近三年,他的團隊一直關注著新冠病毒感染後的持續癥狀問題,並開展了相關研究。有些病人雖然已經轉陰,但癥狀並沒完全康復,還留有乏力、倦怠、咳嗽、心悸、失眠、健忘等癥狀,這些短期持續癥狀大多數都可康復。少數人3個月後還有這些癥狀,經過積極治療也可以逐漸恢復。為此,他及時呼吁,對於患者感染以後的持續癥狀要給予關注,進行積極治療。轉陰以後不代表已經康復,這個階段身體功能比較脆弱,建議大家不要劇烈活動、熬夜、過於疲勞,給身體一段時間自行修復,絕大多數癥狀都是可逆、可以修復的。一部分中老年人、高齡老人,有基礎病的患者,可能還會留有比較重的並發癥狀,需要抓緊綜合治療。

  此外,張伯禮代表始終關注著中藥的整體發展,特別是中藥產業的發展。“近十幾年來,我們召開了十次中藥材共建共享聯盟大會,搭這個平臺,讓藥材大基地和制藥大企業、大品種相互銜接,好品種用上好藥材,讓百姓用上放心的藥。”張伯禮代表說,這個聯盟就是推動大家共建共享,使用“三無一全”的中藥材,即沒有農殘,沒有重金屬,沒有黃曲霉菌感染,全程質量可溯源。

  此外,張伯禮代表還關注如何用先進的現代技術,包括IT技術、大數據,人工智能、先進制造技術改造傳統的中醫藥產業,使傳統產業進行迭代昇級,提高產品質量。“這些是我在去年人大建議裡邊提到的內容,一年來,我一直非常關注這方面的進展。”張伯禮代表說。

  今年兩會上,張伯禮代表將帶上多份建議。“有的是新提的,有的是在原來的基礎上修改完善的。比如,我去年提了關於‘盡早設立並實施中醫藥關鍵技術裝備科技重大專項’的建議,今年又根據新形勢進行了完善,如果能夠盡快落地,就可以把中醫的經驗直接就‘灌’到基層來,解決基層醫院缺少有經驗的醫生這個問題,讓老百姓得到更好的服務。”張伯禮代表說,“還有一個建議是關於如何盡快使中藥制藥達到當代先進水平,實現數字制藥。幾十年來,我們一直在助力企業提高中藥制藥水平,從機械化、電子化制藥工藝,提昇到數字制藥、智慧制藥水平,現代中醫藥海河實驗室已經摸索出了一套經驗,為全國十幾個企業的技術昇級提供了支橕,現在就是要在國家支持下,普及推廣。”

  “在整個中醫發展過程中還存在著一些問題,特別是如何強基層。通過這次疫情,我們看到了基層的重要性,應該考慮如何織牢網底,如何把更多的衛生資源放到基層去。今年的議案裡就包括一項‘如何在新一輪的醫改當中,真正把強基層做實,提昇診療能力和水平’。”張伯禮代表說,他針對整個中藥產業的發展提了一些建議。比如能不能把道地藥材由當地政府制定專賣制度,既不是競爭性的,也不是壟斷性的,而是由地方政府保證藥材的品質和質量,建立品質分級標准,做到優質優價,並已在甘肅的當歸、黨參,吉林的人參等道地藥材中進行了探索。

  “人大代表為人民,當了人大代表以後,不但要考慮本選區的民意民情,老百姓的需求,通過調研,要為他們鼓與呼,反映他們的情況,但要言之有據,言之有物,言之可行。同時,還要放眼到全國共性問題,站在更高層面去思考一些政策法規的問題,並提出具有可行性的議案和建議。”張伯禮代表說。

  談到中醫藥的發展,張伯禮代表表示,健康中國建設根本上是保障百姓的健康。我國實施中西醫並重政策,兩套醫學優勢互補,為人民保健應該做的更好!中醫藥對於慢性病、老年疾病、生活方式引起的疾病以及功能性疾病有可靠療效。在健康與疾病之間存在著亞健康階段,很多人都處在這個階段,這個階段要重視乾預,隨時調理。中醫講養生保健治未病,就是把身體調理到最好狀態,疾病來了纔能應對,也纔能保證不得大病,得了也能早期發現,早期康復。這種調理醫術是中醫獨特的。中醫講“正氣存內,邪不可乾”,“陰平陽秘,精神乃治”。未來在這方面,中醫藥也可以發揮更大作用。(津雲新聞記者趙穎妍)

下載津雲客戶端關注更多精彩

推薦新聞

關於北方網 | 廣告服務 | 誠聘英纔 | 聯系我們 | 網站律師 | 設為首頁 | 關於小狼 |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2-23602087 | 舉報郵箱:jubao@staff.enorth.cn | 舉報平臺

Copyright (C) 2000-2024 Enorth.com.cn, Tianjin ENORTH NETNEWS Co.,LTD.All rights reserved
本網站由天津北方網版權所有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編號:津B2-20000001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號:0205099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編號:12120170001津公網安備 12010002000001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