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北方網訊:推進黨建引領基層治理行動,在河西區友誼路街西園西裡社區,一根根晾衣杆,一頭連接著居民生活中的晾曬“小事”,另一頭串起了社區黨委實施自治強基工程的暖心招法。
李文海,家住河西區友誼路街隨園裡小區。1988年,小區建成後,他就搬了過來。因為房屋面積有限,也沒有陽臺,打那會起,他就在小區的樹木、燈杆之間拉繩子,曬衣物。不光是他家,西園西裡下轄的三個小區,1800多戶居民,大多都習慣這麼晾曬。
這兩年,河西區啟動老舊小區環境清理行動。考慮到拉線曬衣服,不太美觀,大伙也很支持,把衣服晾家裡。李大爺就想了個招兒,在屋裡搭了個簡易晾衣杆,由於室內不太通風,他又安裝了兩個小風扇。
今年,河西區在推進黨建引領基層治理行動中,實施自治強基工程,讓居民參與進來,共同治理社區。大伙坐一塊,把晾衣杆的事,又提了出來。有人提議,能不能在小區統一建晾衣杆。這個想法一出,大伙都贊同。可小小晾衣杆,學問真不少。怎麼能既方便,又不影響環境?為了解決了這個問題,社區還專門成立了一支服務隊。
但是,晾衣杆建在哪兒?需要多大的地兒?不少居民們也有自己的想法。
大伙的顧慮,不是沒有道理,社區又接連開了好幾次議事協商會。居委會、社工站、居民代表、志願者一塊兒商量,根據搜集上來的居民意見,社區決定,采用小面積、多點位,集中晾曬的方案。一共設置了20個點位,安在了每個樓門後面的綠地裡。晾衣杆長2米左右,可以同時晾三條被褥。既不佔車位,也不會影響一樓住戶的采光。(津雲新聞編輯張麒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