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俗遇見國潮 相約津門故裡

掃碼閱讀手機版

來源: 天津日報 作者:廖晨霞 編輯:尹辰辰 2023-10-05 08:49:50

內容提要:『過節還是得來古文化街,感覺更有中國特色,更有節日的氛圍感。』在熙熙攘攘的古文化街,一身傳統漢服的市民李佳希正在市集上挑選手工香囊。

天津北方網訊:“過節還是得來古文化街,感覺更有中國特色,更有節日的氛圍感。”在熙熙攘攘的古文化街,一身傳統漢服的市民李佳希正在市集上挑選手工香囊。在民俗與國潮的交融中相約津門故裡,中秋國慶假期恰好“遇上”第十一屆天津媽祖文化旅游節,古文化街開啟“人從眾”模式,5天接待游客超過65萬人次。

“南拳和北腿,少林武當功……”在戲樓前的廣場上,伴隨雄渾有力的歌聲,國家級非遺項目、香河安頭屯重興中幡老會的民間藝術家們正在表演。十餘米高幾十斤重的中幡在表演者的手中、肩上、腦門、下巴、項背等處上下飛舞、交替騰挪,驚險動作接連不斷,但始終幡不離身,竿不落地。北倉隨嫁獅子、北京兵部杠箱聖會、河北勝芳南拾錦會、堤頭慶雲高蹺老會、楊家莊永音法鼓老會……

來自京津冀三地的表演團隊帶來各具地方特色和文化傳統的絕活,亮相國家級非遺天津皇會展演,“技中有藝,藝中有技”,為市民游客獻上一場生動的文化盛宴。“這兵部杠箱我還是很小的時候看過,沒想到隔了這麼多年在這看到了。”來自北京的游客李麗君興奮地告訴記者,“在我們那的春節廟會上都看不了這麼全的,這趟可是來得值,有過節的那個味兒了。”

糖人、糖畫、熟梨糕、果仁張、龍嘴大茶壺……古文化街的美食獨具“津味兒”,名聲在外。南開區非遺項目、重新整修的祥禾餑餑鋪和天後宮聯名推出了4款糕點,銷量最好的“定勝糕”,寓意“定能得勝,步步高昇”,一天能賣出上千塊。店鋪負責人張秋芸介紹:“希望外地朋友回到家鄉,還能通過這些伴手禮回想起自己來過天津的天後宮。”

打卡、集福、猜燈謎、沈浸式觀賞民俗表演……延續白天的民俗熱,夜晚的古文化街增加了“天後宮福緣夜”文旅項目,依托天後宮和天津民俗博物館兩個場景,打造了“添財進寶”“金玉良緣”“歡聚一堂”“迎風破浪”“寧壽安康”5個集福氣板塊。在這裡,游客可以身臨其境地感受地道的天津文化。“夜游更有‘穿越感’,還是挺有天津民俗特色的,體驗很棒。”來自河北保定的游客陳先生剛剛游完天後宮,“打算去河邊的親水平臺逛逛津派市集,聽說一會兒還有火鳳凰飛天表演。”

據介紹,夜游天後宮已成為游客打卡新方式。假期期間,天後宮還推出了“‘喜慶雙節送福八雅’我在民俗館裡過佳節──中秋國慶主題活動”,特邀天津市民俗文化體驗項目代表,以“琴棋書畫、詩香花茶”文人八雅為主線,為市民游客提供傳統文化傳播普及和沈浸式體驗服務,頗受歡迎。(津雲新聞編輯尹辰辰)

  

下載津雲客戶端關注更多精彩

推薦新聞

關於北方網 | 廣告服務 | 誠聘英纔 | 聯系我們 | 網站律師 | 設為首頁 | 關於小狼 |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2-23602087 | 舉報郵箱:jubao@staff.enorth.cn | 舉報平臺

Copyright (C) 2000-2024 Enorth.com.cn, Tianjin ENORTH NETNEWS Co.,LTD.All rights reserved
本網站由天津北方網版權所有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編號:津B2-20000001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號:0205099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編號:12120170001津公網安備 12010002000001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