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老一小』最關情 民生保障惠萬家

掃碼閱讀手機版

來源: 今晚報 作者:史鶯 編輯:李松達 2024-03-11 10:30:27

內容提要:老有所養、幼有所育,關乎千家萬戶。每年全國兩會期間,『一老一小』總是代表委員們最為關注也是密集發聲的民生話題之一。

老有所養、幼有所育,關乎千家萬戶。每年全國兩會期間,“一老一小”總是代表委員們最為關注也是密集發聲的民生話題之一。今年政府工作報告提出“實施積極應對人口老齡化國家戰略”“加強城鄉社區養老服務網絡建設,加大農村養老服務補短板力度”“做好留守兒童和困境兒童關愛救助”“保障婦女、兒童、老年人、殘疾人合法權益”等舉措。如何守護“朝夕美好”?代表委員們積極建言獻策,讓更多承載民心民意、沈甸甸的民生禮包落地落實落細。

全國人大代表於旭波

推進“第六險”立法 讓失能人員“老有所護”

“目前我國的長護險試點積累了豐富經驗,取得顯著成效。但在各地具體實踐中,長護險制度仍面臨籌資責任不清、運行管理機制不健全、各類涉老社會保障功能銜接不到位、失能評估標准體系不一致等問題。”全國人大代表、通用技術集團董事長於旭波建議加快推進長護險立法工作。

於旭波告訴記者,長護險是為長期失能人員的基本生活照料和醫療護理提供資金或服務保障的社會保險,被稱為養老、醫療、工傷、失業、生育五項社會保險之外的“第六險”,是健全多層次社保體系的重要補充。我國長護險制度自2016年啟動試點後,已擴大到49個城市。國家醫保局公布數據顯示,截至2023年6月底,長護險制度參保人數1.7億,累計超200萬人享受待遇,累計支出基金約650億元。試點以來,長護險對失能人員年人均減負約1.4萬元。

於旭波建議,將長護險作為獨立險種納入《中華人民共和國社會保險法》,推動長護險規范化、法治化、正規化;建立統一規范的籌資機制,通過優化使用醫療保險個人賬戶資金、統籌管理和集約使用國家各項涉老資金等方式,為長護險留出充足的籌資來源。“全面推進實施長護險制度,不僅能有效減輕家庭經濟負擔,還有助於推廣家庭照料模式,減少慢性疾病患者對醫院的長期依賴,高效配置和合理利用有限的醫療資源。同時,為護理機構發展提供政策保障、融資渠道和穩定的業務來源,推動養老產業高質量發展。建議加快推進長護險立法工作,進一步完善積極應對人口老齡化的法律和社會保障制度,真正實現失能人員‘老有所護’。”

全國政協委員丁梅

發展老年助餐服務 不出社區安享晚年

“當前我國已處於中度老齡化社會。據統計,約97%的老人選擇居家或社區養老。不離家、不離親、不離老伙伴、不離熟悉環境的‘原居養老’,最容易增強老人的獲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全國政協委員、民盟市委會副主委丁梅表示,發展老年助餐服務是支持居家社區養老、增進老年人福祉的重要舉措。

近年來,全國各地在養老助餐上進行諸多有益探索,目前取得一定成效。“但從全國層面看,老年助餐發展仍不平衡,存在亟待解決的問題,如老年助餐供給能力不足,城區老年助餐服務覆蓋面需擴大,農村老年助餐存在短板;送餐環節存在隱患;社會化力量參與不足等。”丁梅說。

如何破解上述問題?加強標准化建設是丁梅的建議之一。“應按照居家養老送餐和社區集中就餐兩種模式,開展老年助餐服務標准化建設,對食品原料采購、加工、分餐、配送、食用全流程制定標准化規范。同時,依托社區、村居的老年日間照料中心以及養老機構、社區食堂、餐飲企業、集體用餐配送單位等助餐機構,配備專業化管理團隊,為老人提供配餐、就餐、個性化送餐服務。”

丁梅還建議,運用“互聯網+”和大數據技術,開發老人助餐服務信息平臺,打造線上、線下融合發展的服務網絡。如通過助餐卡、指紋或面部識別等方式,加強老人助餐服務及補貼管理;鼓勵企業開發助餐服務App,程序設計簡捷清晰等,方便老人使用;線上平臺加入老人家食堂地圖與推介功能,向使用者提供周邊老人家食堂位置,展示當天菜譜,開通在線服務評價,增加訂餐、送餐預約功能等。“鼓勵各地出臺惠企政策,多措並舉吸引社會力量參與。還要著力補齊農村老年助餐短板,積極探索鄰裡互助、結對幫扶等模式,靈活多樣解決農村老年人助餐服務需求。”丁梅說。

全國政協委員趙長龍

提高兒童青少年 心理衛生服務能力

出席全國政協十四屆二次會議的全國政協委員、民進天津市委會專職副主委趙長龍格外關注青少年心理健康。“兒童青少年期是成長發育的關鍵時期。國外有研究發現,50%精神障礙在14歲前發病,而這些小患者大部分未得到充分診斷和治療。”趙長龍對記者說,“建議通過提高兒童青少年心理衛生服務能力,對青少年心理健康早發現、早診斷、早乾預,護航青少年健康成長。”

“我國一項流行病學調查結果顯示,6歲至16歲兒童和青少年人群中,一種或多種精神障礙的總體患病率為17.5%。其中,注意力缺陷和破壞性行為障礙患病率為10.2%,焦慮障礙4.7%,抑郁障礙3.0%。早發現、早治療對兒童心理健康至關重要。”趙長龍提到,目前國內兒童青少年心理衛生服務體系並不健全,如社會需求不斷增加、醫療資源發展不平衡;精神衛生服務資源短缺與浪費並存;專業人纔不足,病床床位不足;對精神障礙的認識不足且患者及家屬普遍存在病恥感;社區在協同兒童青少年心理健康管理中的作用薄弱,缺乏與學校、醫院的聯動等。

“針對上述問題,建議加強社區醫生對危機青少年、風險家庭的識別能力,兒童青少年精神障礙識別、診斷及乾預能力培訓,為社區青少年提供更好的精神健康服務;加大兒童精神科醫生培養,提高兒童精神科醫生待遇以吸引更多優秀的醫生、醫學生從事兒童精神科診療;加強心理健康科普宣傳,提高對精神健康問題的知曉度,包括學生、家長、教師、社會工作者在內的社會各界應正確認知學生精神健康問題,消除病恥感。”趙長龍表示。

  

下載津雲客戶端關注更多精彩

推薦新聞

關於北方網 | 廣告服務 | 誠聘英纔 | 聯系我們 | 網站律師 | 設為首頁 | 關於小狼 |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2-23602087 | 舉報郵箱:jubao@staff.enorth.cn | 舉報平臺

Copyright (C) 2000-2024 Enorth.com.cn, Tianjin ENORTH NETNEWS Co.,LTD.All rights reserved
本網站由天津北方網版權所有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編號:津B2-20000001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號:0205099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編號:12120170001津公網安備 12010002000001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