充分發揮人民政協專門協商機構作用

掃碼閱讀手機版

來源: 天津日報 作者:李雯 編輯:靳永鋒 2024-03-15 09:36:13

內容提要:習近平總書記在黨的二十大報告中強調,發揮人民政協作為專門協商機構作用,加強制度化、規范化、程序化等功能建設,提高深度協商互動、意見充分表達、廣泛凝聚共識水平,完善人民政協民主監督和委員聯系界別群眾制度機制。

天津北方網訊:習近平總書記在黨的二十大報告中強調,發揮人民政協作為專門協商機構作用,加強制度化、規范化、程序化等功能建設,提高深度協商互動、意見充分表達、廣泛凝聚共識水平,完善人民政協民主監督和委員聯系界別群眾制度機制。這為全面推進新時代人民政協工作守正創新指明了前進方向、提供了根本遵循。要堅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學深悟透習近平總書記關於加強和改進人民政協工作的重要論述,深化人民政協專門協商機構建設,為推進中國式現代化廣泛凝心聚力。

專門協商機構是新時代人民政協性質特征的綜合性定位

人民政協作為統一戰線的組織、多黨合作和政治協商的機構、人民民主的重要實現形式,是社會主義協商民主的重要渠道和專門協商機構,是國家治理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是具有中國特色的制度安排。自習近平總書記在慶祝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成立65周年大會上提出“人民政協要發揮作為專門協商機構的作用”以來,“專門協商機構”逐漸成為認識新時代人民政協的新鑰匙,充分體現了“團結和民主”兩大主題,順應了新時代的發展。在協商民主發展的歷程中,“專門協商機構”的新定位綜合承載了人民政協的民主性質、協商特征和專門屬性,賦予了人民政協更大更多更高的協商職責。作為黨領導的專門協商機構,人民政協以憲法、政協章程和相關政策為依據,以中國新型政黨制度為保障,集協商、監督、參與、合作於一體,通過專設的組織體系、專門的協商平臺和專有的機制程序,將發揚民主、科學決策的過程與匯聚共識、凝聚力量的過程相結合,在思想交流中增進團結,在合作共事中鞏固團結,在共同奮斗中深化團結,使黨的政治主張和路線方針政策成為各黨派團體和各族各界人士的政治共識和自覺行動,形成一起來想、一起來乾的濃厚氛圍。

充分發揮專門協商機構作用是人民政協踐行全過程人民民主的獨特優勢

人民政協是中國共產黨把馬克思列寧主義統一戰線理論、政黨理論、民主政治理論同中國實際相結合的偉大成果,是中國共產黨領導各民主黨派、無黨派人士、人民團體和各族各界人士在政治制度上進行的偉大創造。新時代,人民政協堅持中國共產黨對人民政協工作的全面領導,促進政黨關系、民族關系、宗教關系、階層關系、海內外同胞關系和諧,在社會主義協商民主體系中具有不可替代性。充分發揮人民政協專門協商機構作用,有助於激發全過程人民民主的民主底蘊和治理效能,更好實現過程民主和成果民主、程序民主和實質民主、直接民主和間接民主、人民民主和國家意志相統一,使人民當家作主具體體現在黨治國理政的各項政策措施上,具體體現在不斷實現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向往上,充分彰顯“有事好商量、眾人的事情由眾人商量,找到全社會意願和要求的最大公約數”這一人民民主的真諦。

緊緊圍繞推進中國式現代化履職盡責是充分發揮人民政協專門協商機構作用的著力點

中國式現代化是一項前無古人的開創性事業,需要廣納群言、廣集眾智、廣謀良策。人民政協通過專業化的政治協商、民主監督、參政議政,緊扣黨中央重大決策部署、國家重大戰略需求、發展中重大現實問題,依托全體會議整體協商、常委會會議專題協商、主席會議重點協商、專委會對口協商等形式,在決策之前和決策實施之中廣泛協商、凝聚共識,更好服務科學民主決策,助推決策部署貫徹落實,助力推進中國式現代化。新征程上,要堅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深刻領悟“兩個確立”的決定性意義,增強“四個意識”、堅定“四個自信”、做到“兩個維護”,全面貫徹黨的二十大和二十屆二中全會精神,堅持黨的領導、統一戰線、協商民主有機結合,緊緊圍繞推進中國式現代化建言獻策、履職盡責、凝心聚力,牢牢把握高質量發展這個首要任務,進一步明確協商內容、豐富協商形式、健全協商規則、培育協商文化、加強制度建設,推動專門協商機構更好“專”出特色、“專”出質量、“專”出水平,為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全面推進中華民族偉大復興而團結奮斗。

(作者為天津市社會主義學院教授、天津市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研究中心特約研究員)

  

下載津雲客戶端關注更多精彩

推薦新聞

關於北方網 | 廣告服務 | 誠聘英纔 | 聯系我們 | 網站律師 | 設為首頁 | 關於小狼 |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2-23602087 | 舉報郵箱:jubao@staff.enorth.cn | 舉報平臺

Copyright (C) 2000-2024 Enorth.com.cn, Tianjin ENORTH NETNEWS Co.,LTD.All rights reserved
本網站由天津北方網版權所有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編號:津B2-20000001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號:0205099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編號:12120170001津公網安備 12010002000001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