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刻認識文化主體性的價值意蘊

掃碼閱讀手機版

來源: 天津日報 作者:楊昕 編輯:靳永鋒 2024-04-01 10:11:13

內容提要:習近平總書記在文化傳承發展座談會上強調指出:『任何文化要立得住、行得遠,要有引領力、凝聚力、塑造力、輻射力,就必須有自己的主體性。』

天津北方網訊:習近平總書記在文化傳承發展座談會上強調指出:“任何文化要立得住、行得遠,要有引領力、凝聚力、塑造力、輻射力,就必須有自己的主體性。”“有了文化主體性,就有了文化意義上堅定的自我,文化自信就有了根本依托,中國共產黨就有了引領時代的強大文化力量,中華民族和中國人民就有了國家認同的堅實文化基礎,中華文明就有了和世界其他文明交流互鑒的鮮明文化特性。”這一重要論斷深刻闡述和揭示了文化主體性的重大意義與時代價值,對於建設社會主義文化強國具有極為重要的實踐指導意義。在強國建設、民族復興新征程上,我們要深入理解和把握文化主體性的價值意蘊,更好地擔負起新時代新的文化使命。

一、文化主體性是堅定文化自信的根本依托

文化自信是指人們在認識和對待自身文化時所采取的積極、肯定的認知態度和主動、有效的實踐行動,主要表現為對文化地位與作用的充分肯定、對文化優勢和價值的有效傳承弘揚以及對文化活力與生命力的創造性發展等。文化自信的確立需要人們對本民族文化有著深刻的體悟和認知,它並不是一蹴而就形成的,往往需要較長歷史時間的沈淀和積累,而這種自信一旦建立和形成,就會為國家發展與民族進步注入強大信心和不竭動力。正因如此,習近平總書記一再強調指出:“文化自信,是更基礎、更廣泛、更深厚的自信,是更基本、更深沈、更持久的力量。堅定文化自信,是事關國運興衰、事關文化安全、事關民族精神獨立性的大問題。”

在幾千年的歷史長河中,中華民族不斷發展壯大,中華文明不斷賡續創新,其關鍵在於,中華民族的文化主體性在歷史和社會的發展進程中始終牢固確立,並因全體社會成員的共同認可、精心維護而不斷鞏固。毫無疑問,文化主體性的牢固確立和不斷鞏固,是中華文化生命力、創造力和影響力不斷增強的動力和源泉,也是我們堅定文化自信的底氣和依托。在革命、建設和改革的歷史進程中,中國共產黨人充分認識和深刻把握文化的重要作用與發展規律,傳承弘揚了博大精深、燦爛輝煌的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創造生成了激昂向上的革命文化,建設發展了生機勃勃的社會主義先進文化,使我們民族的文化主體性得以有力延續和充分彰顯,為我們在新時代堅定文化自信奠定了更具自主性的精神依托,為激勵全國各族人民團結奮斗提供了更強大的精神支橕。

二、文化主體性是引領時代的強大文化力量

作為世界上唯一未曾中斷的文化形態與文明主體,中華文化與中華文明盡管在內容和構成上不斷更新、發展,但其最重要的文化內核、最本質的文明內涵始終存續,這很大程度上得益於我們民族在長期歷史活動中所形成的大一統傳統。大一統的歷史傳統,在地域上形成了一個相對獨立的地理單元,為民族主體的穩定和延續提供了現實空間,也為文化主體意識的生成和發展奠定了客觀基礎。惟其如此,中華民族纔能夠創造出源遠流長的文化和博大精深的文明,為人類社會發展與進步作出卓越歷史貢獻。進入近代以來,西方文化與思潮的強勢湧入,一度使中國人的文化傳統和精神世界遭受嚴重挑戰和衝擊,進而引發思想和文化上的認同危機。如何繼續保持和鞏固我們的文化主體性成為關系中華民族生存發展的重大問題。

在民族存亡緊要關頭成立的中國共產黨,義無反顧地承擔起挽狂瀾於既倒、救民眾於水火的歷史責任,同時義不容辭地承擔起鞏固文化主體性、賡續民族精神血脈的歷史使命。正如習近平總書記所指出的:“中國共產黨從成立之日起,既是中國先進文化的積極引領者和踐行者,又是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忠實傳承者和弘揚者。”在推進民族復興的歷史進程中,中國共產黨以高度的文化自覺,不斷發展面向現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來的,民族的、科學的、大眾的社會主義文化,這是我們能夠在世界文化激蕩中始終保持精神上獨立自主的關鍵所在。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堅持把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同中國具體實際相結合、同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相結合,創立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在掌握歷史主動中構築起中國人民自信自立自強的精神家園,讓中華民族的文化主體性更加鞏固,也讓我們在紛繁復雜的世界局勢下引領時代有了更為強大的文化力量。

三、文化主體性是鞏固國家認同的堅實文化基礎

文化主體性是塑造民族凝聚力、向心力的精神根基,對於鞏固國家認同不可或缺。一個國家一旦形成和確立文化主體性,其文化便會產生強大的磁場效應,不斷強化人們對國家的心理認同、情感認同和價值認同,將全體國民凝聚成一個具有一致目標和追求的命運共同體。對於中國這樣一個由多個民族融合而成、擁有眾多人口的國家而言,不斷增強全體人民對國家的認同感和歸屬感,是關系國家長治久安和整個民族繁榮昌盛的重大問題。習近平總書記深刻指出:“文化認同是最深層次的認同,是民族團結之根、 民族和睦之魂。文化認同問題解決了,對偉大祖國、對中華民族、對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的認同纔能鞏固。”從這個意義上看,只有堅持和鞏固中華民族的文化主體性,努力用文化認同涵養和厚植政治認同,纔能不斷增強中國人民走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發展道路的信心和決心,纔能為維護國家統一、促進民族團結奠定堅實的文化基礎。

在新時代偉大實踐中,習近平總書記從強國建設、民族復興的戰略全局出發,就新時代文化建設提出一系列新思想新觀點新論斷。這些新思想新觀點新論斷深刻把握馬克思主義思想精髓與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精華相契合、相貫通的內在邏輯,科學回答“新時代建設什麼樣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怎樣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的重大課題,構成了一個內涵豐富、論述深刻、邏輯嚴密的思想體系,形成了習近平文化思想。習近平文化思想的形成,彰顯了中國共產黨人高度的文化自覺、文化自信,為我們在新的歷史起點上繼續推動文化繁榮、建設文化強國、建設中華民族現代文明提供了科學指南;同時也標志著中華民族在鞏固文化主體性中攀登上新的思想高峰,為我們構築文化認同、並通過文化認同增進政治認同和國家認同夯實了深厚而堅實的精神根基。

四、文化主體性是在文明交流互鑒中保持精神獨立自主的可靠支橕

從跨文化的維度看,文化主體性是一個國家或者民族在同其他文明交流互鑒時所表現和具有的文化主體意識和自主精神。一個國家或者民族只有堅持並不斷鞏固自身的文化主體性,纔能獲得精神上的獨立自主,纔能屹立於世界民族之林。在全球化時代,不同國家之間的交往變得日益頻繁和緊密,人們能夠廣泛而輕松地獲取知識、信息和觀點,這有助於不同文化之間進行交流互鑒,從而取長補短、共同進步。但是,需要看到,當前的中西文化交流仍然面臨“文化優越論”“文明衝突論”等論調的乾擾與阻礙,這就要求我們在文明交流互鑒中必須牢牢堅守中華文化主體性,始終保持精神上的獨立自主。

以中國式現代化全面推進中華民族偉大復興,必須站穩中華文化立場,牢固樹立獨立自主、自信自強的文化主體意識,努力塑造和建構與我國綜合國力和國際地位相匹配的國家文化軟實力和中華文化影響力。要堅持不忘本來、吸收外來、面向未來,立足於本國本民族實際,創造性轉化、創新性發展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科學性吸收、有效性借鑒人類先進文明成果,做到古為今用、洋為中用、辯證取捨、推陳出新,在鑄就中華文化新輝煌中譜寫中華民族現代文明新華章。要堅持以自信開放的姿態更好推動中華文化走出去,以文載道、以文傳聲、以文化人,向世界闡釋推介更多具有中國特色、體現中國精神、蘊藏中國智慧的優秀文化,向全球推廣推送更多展示中華文化精髓、反映中國人審美追求、傳播當代中國價值觀念的優秀作品,有力彰顯中華文化在擔當人類文明發展重任中的時代價值與精神力量。(津雲新聞編輯靳永鋒)

  

下載津雲客戶端關注更多精彩

推薦新聞

關於北方網 | 廣告服務 | 誠聘英纔 | 聯系我們 | 網站律師 | 設為首頁 | 關於小狼 |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2-23602087 | 舉報郵箱:jubao@staff.enorth.cn | 舉報平臺

Copyright (C) 2000-2024 Enorth.com.cn, Tianjin ENORTH NETNEWS Co.,LTD.All rights reserved
本網站由天津北方網版權所有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編號:津B2-20000001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號:0205099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編號:12120170001津公網安備 12010002000001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