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份小賬單,十分煙火氣

掃碼閱讀手機版

來源: 今晚報 作者: 編輯:焦若玉 2025-04-07 07:22:00

內容提要:這個清明小長假,感覺有『一億人』在天津,城市鄉村人潮湧動,逛街、拍照、賞花、登山……人在旅途,也帶動了消費市場的熱度飆昇,市集、購物、特色美食受追捧,特別是文旅融合的商品讓人們不禁掏腰包。假期消費賬單,是百姓幸福生活的生動注解。

  這個清明小長假,感覺有“一億人”在天津,城市鄉村人潮湧動,逛街、拍照、賞花、登山……人在旅途,也帶動了消費市場的熱度飆昇,市集、購物、特色美食受追捧,特別是文旅融合的商品讓人們不禁掏腰包。假期消費賬單,是百姓幸福生活的生動注解。

  “忙的時候都顧不上去廁所”

  清明假期,民園廣場游客如織,創意市集吸引著絡繹不絕的人群。各類攤位上琳琅滿目的文創產品散發著獨特的藝術氣息,既有濃郁的天津韻味,又不乏匠心獨運的設計。在這裡,游客不僅能淘到心儀的精致小物,更能將這份春日的美好記憶帶回家。

  在市集入口處,一個主打天津元素冰箱貼的攤位前圍滿了游客。攤主介紹道:“從4月1日開市以來,尤其是清明假期這幾天,每天的銷售額都能達到三四千元。”她特意推出的海棠花系列冰箱貼格外受歡迎,15元兩個既實惠又精致,讓游客輕松帶走一份天津記憶。記者注意到,除了經典的摩天輪、五大道建築等造型,海棠花系列更是成為爆款,不少游客一口氣買下好幾款,作為送給親友的特色伴手禮。

  不遠處,一個被花環繞的陶瓷攤位同樣人氣爆棚。攤主一邊包裝花束,一邊向顧客介紹:“這些陶瓷花都是特意從景德鎮定制的手工藝品,每一朵都由匠人精心捏制而成。”為了這次市集,她准備了近3000朵花束和600多個花瓶,如今庫存僅剩幾百朵花。“生意確實挺好的,這幾天客流不斷,我既要介紹產品,又要細心包裝,忙的時候都顧不上去廁所。”她笑著說。這種永不凋謝的陶瓷花既保留了鮮花的柔美,又兼具藝術品的收藏價值,成為游客爭相購買的紀念佳品。

  另外一個攤位前擺放著各式精巧的編織品,從可愛的玩偶、時尚的帽子,到別致的背包,每一件都凝聚著手藝人的巧思。她拿起一條海棠花發帶介紹道:“這是我為這次市集特意編織的,像這樣的發帶鉤織時間短,而那個大號玩偶需要一個月纔能完成。”這是她第一次參加海棠花市集,價格從幾十元到上百元不等的手工制品,依然吸引了不少游客。“沒想到大家這麼喜歡,尤其是海棠花元素的飾品,賣得特別好。”

  多位攤主表示,這種將城市文化、季節特色與創意設計相結合的市集模式,不僅豐富了市民的休閑生活,也為手藝人提供了展示纔華的舞臺,在這裡,買到的不僅是商品,更是一份屬於天津的春日浪漫。(文/攝 記者 信華)

  “幾乎是家家爆滿”

  清明假期這幾天,下營鎮楠山御林家庭農場的工作人員,都是一早就開始忙碌。停車場,從早到晚車流不斷。每當有車輛駛入,家庭農場的主人段雪林就會快步上前忙著指揮車輛停好。陸陸續續駛來的車輛有本地的津牌車,也有不少京牌和冀牌。上午十點左右,停車場內的車子就已經停滿。很多都是一大家子或是幾個家庭結伴而來。陸續從車上下來的客人,大多會伸個懶腰的同時深吸一口新鮮的空氣。孩子們則興奮地在車旁奔跑嬉戲,迫不及待地想要開啟在家庭農場的歡樂之旅。很快,十五間客房內已滿是客人的身影。

  臨近中午,農家院的餐廳裡熱鬧非凡。餐桌上擺滿了豐盛的農家飯菜,農家熬魚香氣四溢;炒柴雞蛋色澤金黃,香氣撲鼻;野菜餡玉米餅散發著濃郁香氣,讓人食欲大增。客人們一邊品嘗著美食,一邊愉快地交談著,有的分享旅途中趣事,引得周圍人哈哈大笑;有的討論著下午的游玩計劃。服務員們穿梭在餐桌之間,不斷為客人上菜、添水。

  清明假期,選擇到山裡住幾天,就是為了體驗跟平時不一樣的生活。家庭農場安排了很多娛樂活動。院子裡燈火通明,大家可以手拉手圍著篝火歡快地跳舞唱歌,這項活動很多家長都是帶著孩子一起參加。還有一些人則選擇在卡拉OK區一展歌喉,一首首經典的歌曲從房間裡傳出,引得路過的人也不禁跟著哼唱幾句。

  經營農家院十多年的段雪林告訴記者,在這個清明節假期,不僅是自家的農家院爆滿,全村的農家院都迎來了春節後的第一個高峰期,幾乎是家家爆滿。如今村裡經過多次提昇改造的家庭農場不僅為游客們提供了傳統的住宿、就餐、棋牌等休閑服務,還有現代農業觀光、采摘,以及觀看農產品生產、加工等多項新服務。讓大人感受到濃厚的鄉村氛圍的同時,還能讓孩子們親近大自然,觀看山楂、苹果、紅酥梨等特色農產品是如何生長的,頗受各個年齡段游客的喜愛。(記者 崔楠)

  “二百斤甑糕大半天兒賣空”

  在天津,假期一定少不了美食的加持。而西湖道作為天津本地人推崇的美食聚集地,也同樣是游客們爭相打卡的地方。作為天津小吃店主的孫澤龍一家感受到了這份來自全國各地的熱情。

  孫澤龍一家是地道天津人,經營的老孫家甜食鋪子就在西湖道上,這家店與西湖道上林林總總的店鋪都有著一樣的特點就是“小巧”,沿街而開,但售貨區域僅是一個窗口而已。

  提起加入甜食創業這條賽道,還要從孫澤龍2018年從部隊退伍自主擇業開始說起。孫澤龍說,作為一個天津孩子,從小最清晰的記憶就是關於各種美食的,尤其是軟糯的甜食,是他對天津的印象。還有更重要的一點,自家的表舅舅是西安灑金橋馬文章胖子甑糕的傳承人,多年來兩家一直交往不斷,關系非常好。於是孫澤龍和父母先後前往西安學習了甑糕制作。

  現在,孫澤龍每天就窩在制作間裡,親手制作鋪子裡銷售的30多種甜食以及飲品。這當中有從制作到成品需要將近24小時纔能完成的甑糕,還有豌豆黃和酸梅湯。為了保證品質,老孫家甜食鋪子一直都是孫澤龍和父母三人打理。

  “現在每天二百斤甑糕到不了營業時間結束就會銷售一空,清明節假期每天的銷售額都超過以往,達到了兩千元。”孫澤龍告訴記者,作為經營天津小吃的美食店主,現在能感受到天津越來越受到各地游客的喜愛,覺得特別高興。自己一定好好做美食,歡迎大伙兒來天津邊逛邊吃。(文/攝 記者 解菁)

  “又是跑堂的又是打雜的”

  清明假期,68歲的王躍卻比平時更早起一個小時。親自到市場采買食材,種類和數量都會比平時多一些,到店的時間也早一些。早上10點剛過,自己飯館兒門口已經排上隊了。王躍趕緊解釋:“咱開門兒最早也得11點。”排隊的人就說:“我們等著。”

  王躍的飯館兒不大,大小加一起纔九張桌,一個時間段最大的接待量也就50人左右。店不大,名氣卻不小,特別是這兩年,這個叫“興悅餐廳”的小館兒紅上了網絡,只因為這裡除了“飯味兒”還有濃厚的“曲藝味兒。”老板王躍當年也是相聲演員,有自己的“門戶”,只是後來自主創業,把當年的專業變成仍然放在心裡的最愛。因為“門裡出身”的“優勢”,他的飯館兒裡就經常會有相聲界的人來聚會,有行裡的“大咖”,有知名的藝術家,有相聲頂流明星……這幾年相聲市場紅火,很多觀眾發現在王躍的飯館兒裡會偶遇自己偶像,於是就來這裡碰運氣等待讓自己心動的“邂逅”。相聲大腕兒不一定能遇到,但是飯得吃,而飯菜的正宗成了最終吸引食客的招牌。這就又引來了不少探店的、搞吃播的,隨著網絡的發達,小店的名氣傳遍了全國,愛吃的、愛曲藝的、愛追娛樂新聞的……到了節假日,全國各地的都來這小館兒打卡了。

  王躍告訴記者,因為人手少,自己又是跑堂的又是打雜的,熟了的客人乾脆自己動手幫著收拾。等菜的時候,不認識的客人也因為共同愛好曲藝而聊到了一起,相約著一會兒去哪個園子。(記者 任悅)

下載津雲客戶端關注更多精彩

推薦新聞

關於北方網 | 廣告服務 | 誠聘英纔 | 聯系我們 | 網站律師 | 設為首頁 | 關於小狼 |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2-23602087 | 舉報郵箱:jubao@staff.enorth.cn | 舉報平臺

Copyright (C) 2000-2024 Enorth.com.cn, Tianjin ENORTH NETNEWS Co.,LTD.All rights reserved
本網站由天津北方網版權所有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編號:津B2-20000001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號:0205099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編號:12120170001津公網安備 12010002000001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