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天津市鼎和專利商標代理有限公司總經理王理盟通過“一碼通”系統順利為一位急於參加展會的企業客戶提交新產品專利申請,避免因專利保護缺失可能導致的仿制風險。
今年5月,國家知識產權局專利局天津代辦處(以下簡稱天津代辦處)正式推出數字化業務宣傳服務平臺——“一碼通”系統,將專利繳費、費減備案、優先審查、專利權質押登記等10項核心業務的辦理指南及常見問題解答“裝”進二維碼,申請人只需用手機掃一掃,即可快速獲取全流程操作指引等信息。該系統上線兩個多月以來,已累計服務申請人900餘人次。
專利業務專業性強,辦理流程相對復雜。“每項業務都有不同的辦理流程和申報材料,如果申請人對業務不熟悉,很容易出現‘反復問’‘多次跑’的情況。”天津代辦處處長陳渝告訴記者,“一碼通”系統解決了申請人在專利業務辦理過程中存在的“找不到、易填錯、來回跑”的痛點,讓專利信息“指尖可達”,辦事體驗更順暢、更快捷。
“借助這個系統,我們在服務客戶的過程中降低了溝通成本,交流的信息也更加全面、准確;同時,線下業務辦理及電話諮詢時長較以往減少了80%。”王理盟說,在專利申請中,時間因素至關重要。根據先申請原則,早提交意味著掌握市場主動權,遲一步則可能使創新成果面臨歸屬風險。如今,有了“一碼通”系統,大家能更好地為客戶把握專利申請最佳時機,確保申請快速且准確完成。
近些年,隨著專利法律法規不斷修訂完善,專利業務辦理流程和申報材料更新較快。以往,天津代辦處主要通過印刷宣傳冊的方式來展示政策及流程變化,但他們很快發現一個問題——印刷材料趕不上業務的更新速度,容易造成資源浪費。“有時,庫房內整箱的宣傳冊還沒拆封,就沒法用了。”陳渝坦言。
從印刷宣傳冊到“一碼集成”,天津代辦處將最新的專利法律法規政策、業務流程同步更新至二維碼,不僅實現政策傳達“零時差”,減少了印刷成本及資源浪費,更通過“數據多跑路”實現“群眾少跑腿”的效果。此外,基於實時追蹤掃碼熱度與業務辦理動態,天津代辦處有效預判群眾需求,針對高頻事項“靶向”開展線下培訓,讓服務跑在需求前。
以改革破難題、以服務促發展。“我市創新活力十足,年均專利申請量連續3年突破10萬件。隨著政務服務不斷優化,專利授權進一步提速。其中,發明專利授權周期從平均20個月縮短至平均15個月,如果通過預審通道申請,平均3個月即可拿證,助力創新成果加速獲得‘法律護盾’。”陳渝說。(記者 袁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