渤海潮湧,千帆競發。在高質量發展的征程上,總有一些跨越鼓舞人心。
習近平總書記視察天津時指出,希望天津聚焦經濟建設這一中心工作和高質量發展這一首要任務,以推進京津冀協同發展為戰略牽引,勇擔使命、開拓進取,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大都市,奮力譜寫中國式現代化天津篇章。
一組組躍動的數字,勾勒出天津奮進的足跡。
去年全市GDP同比增長5.1%,今年上半年增速進一步提昇至5.3%,其中,裝備制造業增加值增長7.8%,12條重點產業鏈在鏈規模以上工業企業增加值增長5.7%……
今日之天津,創新動能澎湃湧動,發展活力競相迸發。
這方熱土,深入踐行創新、協調、綠色、開放、共享的新發展理念,搶抓京津冀協同發展重大戰略機遇,全面推動高質量發展“十項行動”見行見效,大力推進科技創新、產業煥新、城市更新,進一步盤活存量、做優增量、提昇質量,在時代大潮中奮力書寫中國式現代化的天津答卷。
智造蝶變 數字引擎驅動產業昇級
走進位於空港經濟區的聯想集團創新產業園(天津)(以下簡稱聯想天津),120米長的筆記本電腦智能產線有條不紊運行,5G、數字孿生等前沿技術深度融入制造全流程,機械臂精准舞動,自動導引運輸車自由穿梭。
今年初,聯想天津正式入選國家首批“卓越級”智能工廠名單。數字技術的深度賦能,讓這座“未來工廠”創造了9秒下線一臺筆記本電腦的“天津智造”新速度。
近年來,天津以數字化智能化賦能千行百業,加快推動數字經濟與實體經濟深度融合。
截至目前,全市累計培育智能工廠和數字化車間400個,其中9家躋身國家首批“卓越級”智能工廠行列。今年,天津將再培育不少於100家“先進級”以上智能工廠,持續為制造業轉型昇級注入新動能。
科技創新這個“關鍵變量”,正在天津這片熱土上轉化為高質量發展的“最大增量”。
今年一季度,全市數字經濟核心產業實現營收1329億元,同比增長12.2%;信息傳輸、軟件和信息技術服務業增速高達23.3%。在智能制造、智慧城市、智慧港口等重點領域,400餘個人工智能應用場景如雨後春筍般湧現。
這是一份持續更新的成績單,更是天津高質量發展的生動注腳——
看“含科量”:國家戰略科技力量在津加速布局,236家國家和部級創新平臺構築起創新矩陣。17家全國重點實驗室、7家海河實驗室、400餘家市級重點實驗室創新效能持續提昇。
看“含金量”:12條重點產業鏈齊頭並進,5條千億級產業鏈強勢領跑。集成電路產業多項“卡脖子”技術被攻克,高端裝備硬核實力顯著增強。
看“含新量”:平臺經濟與數字經濟比翼齊飛,國家數字經濟創新發展試驗區全面啟航。國家超級計算天津中心算力昇級,為高質量發展開闢新天地。
看“含綠量”:綠色低碳轉型步伐堅定,生態優先理念深入人心,萬元GDP能耗持續優化。
協同發力 開放共贏繪就新格局
因河而生、因海而興的天津,正以高水平對外開放與區域協同發展雙輪驅動,奏響城市高質量發展的時代樂章。
清晨6點,一輛裝滿原材料的貨車,從河北廊坊啟程奔赴天津武清。與此同時,一輛滿載汽車零部件的貨車從武清區京清汽車產業園出發,40分鍾後准時抵達北京大興整車制造廠。
這樣的“接力”,已成為京津冀三地每天都在上演的產業日常。
京津冀協同發展進入第11個年頭,京津冀三地已實現從“單打獨斗”到“集群聯盟”轉型。天津全面加強與北京、河北的協同創新和產業協作,在信創、生物醫藥等重點領域,場景開放持續深化,共造一輛車、共通一條路、共建一批園、共保一條線,推動創新鏈、產業鏈、資金鏈、人纔鏈深度融合。
9年時間,一個企業能跑出怎樣的“加速度”?
北京經緯恆潤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用數字作答:自2016年將生產基地從北京遷至天津西青區,企業年產值從1000萬元躍昇至超10億元。“北京研發、天津轉化”的協同創新模式,讓這家新能源汽車電子龍頭企業不斷將創新成果從實驗室推向生產線。
從“承接”到“融入”,天津敞開胸襟,擁抱的不僅是區域“好鄰居”,更是廣闊的世界舞臺。天津全力推進市場化、法治化、國際化的一流營商環境建設,成為外資企業投資的熱土。截至2024年,在津投資的世界500強企業已超過290家。
高水平開放,正引領這座城市邁向高質量發展的新境界。天津創新打造“通道型、平臺型、海洋型、制度型、都市型”五型開放新格局,持續拓展合作清單,擴大國際朋友圈。
一顆智利車厘子的旅程,足見天津開放的“加速度”。
跨越2萬公裡重洋,從靠泊天津港到擺上京津冀市場貨架,僅需5小時。這份“早晨到港、中午上市、下午上桌”的“舌尖上的新鮮”,正是天津港智慧港口建設的最好證明。
品質躍昇 高質量發展創造高品質生活
天津堅持走內涵式發展路子,積極盤活存量、做優增量、提昇質量,以城市更新的創新舉措,推動城市業態、功能、品質不斷提昇,生動踐行“人民城市為人民”的理念。
當城市管理從“粗放式發展”轉為“精細化運營”,城市建設從“增量”進入“存量”時代,那些曾經被遺忘的城市角落正被重新點亮。
今年,中山北路片區、金鍾河大街南側片區、天拖片區、西站南片區等數十個城市更新項目同步推進。一批閑置低效資源被“喚醒”,金融、科技、創意設計等新業態加速集聚。
城市更新,生活更美。當城市更新煥發老城活力,廣袤的鄉村也迎來了蝶變新生。
天津統籌城鄉發展,讓高質量發展成果惠及田野鄉間。225個“津農精品”暢銷全國,農家土特產成為爆品;12大旅游片區各具特色,山水民宿、休閑農莊、稻香田園吸引無數都市客群……生產、生活、生態相融合的鄉村振興實踐,正在津郊大地生動上演。
高品質生活,離不開高效能治理。天津堅持以黨建引領基層治理創新,通過織密組織體系、推動多元共治、強化數字賦能,真正打通了服務群眾的“最後一公裡”。
織密“一張網”,基層網格實現黨組織全覆蓋,“紅色業委會”破解老舊小區管理難題,“黨員亮身份”帶動居民參與社區微更新;下好“一盤棋”,創新完善機制,讓“吹哨”更精准,“報到”更高效,從“解決一個問題”到“解決一類問題”;賦能“一張屏”,通過“津治通”治理平臺,不斷探索形成城市治理智慧新路徑。
2024年,黨建引領基層治理行動251項重點任務全部完成,高質量發展的成果,正通過千萬個基層細胞轉化為百姓實實在在的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