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簡易棚棚邊的“中鐵銀通卡(同城卡)取號機”標識。
本是便利跨城通勤的“中鐵銀通卡”,如今卻成了不少武清區往返北京上班族的“煩心卡”。近日,市民張女士向天津日報熱線23602777反映,武清城際站將站內取號機移至站外後,催生了“有償代取號”的灰色服務,正常通勤旅客清晨到站時常“一票難求”,被迫多花5元至10元“買”一個本應免費的取號機會。
市民投訴:
便民卡變“煩心卡”
張女士使用的“中鐵銀通卡”是一種預付費乘車卡,充值滿4600元後可享受八五折票價優惠,但該折扣僅限通過車站取號機線下取號、刷卡進站方能生效。問題就出在這“取號”環節。
張女士反映的情況如下:
以前取號機設在候車大廳內,車站5點20分開門,大家有序排隊取當天早晨的車票號。我6點半到站,基本都能順利取到7點多的號。可不久前,車站將取號機放到站外一處簡易棚內,取號時間不再受車站運營時間限制,凌晨系統一開始放號,排隊取號就同步開始。
自從取號機移到站外,我趕到車站的時候號早已被取空。後來我纔知道,是車站旁商家在“有償代取號”:一家要求顧客充值消費後免費代取;另一家取一次號,平時收5元,周一早高峰收10元。
現在通過正常渠道,我幾乎不可能取到號。通過中國鐵路12306網站線上購票,不僅需提前好幾天買,還無法享受折扣優惠,這對每日通勤的我們工薪階層而言,是個不小的負擔。
我撥打天津12345政務服務便民熱線,轉到市市場監督管理局,對方說此事不歸他們管。我打鐵路12306熱線,又說這事他們管不了。我就想問問,這事歸誰管?本應在站內的取號機,為何要挪到室外?原本服務旅客就餐的商鋪,怎就成了阻礙雙城通勤的絆腳石?
記者暗訪:
代刷成了產業鏈
武清城際站進站口右側立著一個由針織材料搭建的簡易棚,棚邊“中鐵銀通卡(同城卡)取號機”的標識格外醒目。棚內四臺取號機,三臺正常運行,另一臺則處於綠屏狀態,屏幕上有“設備維護中”字樣。
張女士提到的站旁商家位於取號機東西兩側,西側是甜品店,東側是一家中餐店。甜品店離取號機僅數米,記者詢問是否可以代刷取號,店員熟練地介紹起業務規則:“先在店內充值199元,並在一個月內消費完畢,即可在這個月內享受‘無限次代刷取號’服務。”這種將餐飲消費與取號服務捆綁的模式,讓便民服務變成了商鋪促銷的工具。
隨後,記者又來到那家中餐店,一進店門,就看到餐飲制作區的臺子上擺放著數個專門用於寄存乘車卡的紙盒。在記者表明需要代刷取號後,一名工作人員謹慎地將記者引至後廚。
一名年輕女子向記者透露,早高峰時段特別是周一早上的車票“一票難求”,雖然店鋪距離取號機很近,但員工仍需要凌晨就去排隊,“總有人比我們更早”。她指著後廚冰箱上另外一堆紙盒說,通勤者只需下班時將卡放入盒內並注明乘車信息,通過微信支付代刷費即可,周一的號最難取,收10元,周二到周五收5元,次日早上來取卡。當被問及取號成功率時,她自信地表示“問題不大”。
在交談中,這名女子還道出了通勤者取號難的深層矛盾:“從武清到北京的通勤者越來越多,但車次沒增加,座位也沒增加。”她強調,代刷收取的費用只是員工的“辛苦錢”,真正需要解決的是運力與需求之間的根本矛盾。
更令人擔懮的是,這條灰色產業鏈已從線下商鋪延伸至線上。記者在多個通勤者微信群中發現,有“專業黃牛”將周一的代刷費用抬高至20元。
張女士給記者算了一筆賬,從武清站到北京的二等座車票原價38.5元,用卡購買是32.7元,能省近6元。可如今,在網上原價買票不好買,不花錢又取不到號,通勤的人都沒辦法正常購票按時上班了。
現象背後:
供需失衡是癥結所在
有法律界人士指出,上述商戶以營利為目的、規模化開展代取號業務已涉嫌違法。
天津大學法學院劉海安教授認為,該行為系在未取得經營許可的情況下開展特定服務,涉嫌非法經營,同時擾亂車站正常秩序,違反《中華人民共和國治安管理處罰法》。天津融耀律師事務所王秀傑律師強調,這種有組織、規模化的代刷業務將公共服務變為營利工具,破壞了社會公平秩序,依法可對參與者處以警告、罰款或拘留,對組織者將從重處罰。
記者在調查中發現,代取號亂象折射出多重管理難題。直接誘因在於取號機外移打破了公平取號機制,使地理位置優勢異化為牟利工具。更深層次看,京津通勤需求持續增長與早高峰鐵路運力不足的矛盾,催生了這一畸形服務市場。監管責任不明確導致投訴遭遇“踢皮球”,加劇了亂象蔓延。這些問題暴露出公共服務精細化管理不足的短板,如何在發展中確保便民措施真正惠民,成為亟待破解的課題。
管理方回應:
線上取號待解困
武清城際站屬於天津站管理,相關工作人員回應,當初調整取號機位置是出於改善旅客候車環境的考慮。因武清城際站站內空間有限,為騰挪更多候車面積,故將取號機移至站外,未料此舉引發了新的問題。
對於站外衍生的代取號亂象,該工作人員解釋,車站管理方對商戶及“黃牛”行為沒有執法權限,目前已將情況反映至武清區政府,請求屬地介入協同治理。“至於根本性解決方案,中國鐵路北京局集團有限公司正在研發線上取號系統,以從技術上杜絕線下排隊帶來的問題。不過該系統正式上線尚需時日,通勤乘客還需耐心等待。”(記者 韓愛青 文/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