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黨的二十屆四中全會上,習近平總書記強調:“安全是發展的前提,發展是安全的保障。”全會通過的《中共中央關於制定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五個五年規劃的建議》,把“堅持統籌發展和安全”明確為“十五五”時期經濟社會發展必須遵循的原則之一,著眼“在發展中固安全,在安全中謀發展”作出一系列戰略部署。學習貫徹全會精神,就要深刻把握發展和安全辯證統一關系,更好統籌發展和安全兩件大事,以新安全格局保障新發展格局,推動我國經濟社會持續健康發展。
統籌發展和安全是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立足於新發展階段國際國內新形勢新情況提出的重大戰略思想,是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的重要內容。習近平總書記深刻指出,統籌發展和安全,增強懮患意識,做到居安思危,是我們黨治國理政的一個重大原則。新時代以來,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統籌中華民族偉大復興戰略全局和世界百年未有之大變局,堅持統籌發展和安全,堅持發展和安全並重,帶領全黨全國各族人民攻堅克難、團結奮斗,有效應對一系列重大風險挑戰,努力實現高質量發展和高水平安全的良性互動,實現更高質量、更有效率、更加公平、更可持續、更為安全的發展。
“十四五”時期,我國糧食安全保障有力,糧食年產量連續穩定在1.3萬億斤以上,中國人的飯碗牢牢端在自己手中;能源保供基礎紮實,建成了全球門類最全、規模最大的能源體系;產業鏈供應鏈韌性增強,重點領域短板加快補齊,重點產業鏈自主可控水平持續提昇;有效防范化解重點領域風險,社會治理效能增強,我國成為世界上犯罪率最低、安全感最高的國家之一……實踐啟示我們,既抓好發展這個“第一要務”,又辦好安全這個“頭等大事”,纔能築牢治國安邦的根基、增強攻堅克難的底氣,推動中國號巨輪劈波斬浪、行穩致遠。
推進中國式現代化是一項全新的事業,前進道路上必然會遇到各種困難矛盾和風險挑戰。必須深刻認識到,發展和安全是一體之兩翼、驅動之雙輪,二者互為條件、辯證統一。發展是安全的基礎。破解突出矛盾問題、防范化解風險隱患,歸根到底要靠發展,要在不斷壯大物質技術基礎上謀求安全,以高質量發展促進高水平安全。安全是發展的前提。要通盤考慮內外部風險挑戰,有力有效防范化解重點領域風險。同時,加強風險防范長效機制建設,做好應對預案和政策儲備,牢牢守住不發生系統性風險底線,以高水平安全保障高質量發展。
“備豫不虞,為國常道”。“十五五”時期,必須強化底線思維,圍繞全會提出的“國家安全屏障更加鞏固”目標,推動國家安全體系和能力進一步加強,重點領域風險得到有效防范化解,社會治理和公共安全治理水平明顯提高,建軍一百年奮斗目標如期實現,更高水平平安中國建設紮實推進。要堅持把國家安全同經濟社會發展一同謀劃、一起部署,更加關注對發展和安全具有基礎性影響的事,有效防范化解各類風險,增強經濟和社會韌性,下好先手棋、打好主動仗,真正做到“任憑風浪起,穩坐釣魚臺”。
建設平安中國是中國式現代化的重要內容。更好統籌發展和安全兩件大事,必須堅定不移貫徹總體國家安全觀,走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社會治理之路,推進國家安全體系和能力現代化,確保社會生機勃勃又井然有序。要健全國家安全體系,鞏固集中統一、高效權威的國家安全領導體制,加強重點領域國家安全能力建設,突出保障事關國家長治久安、經濟健康穩定、人民安居樂業的重大安全,把捍衛政治安全擺在首位。要嚴守耕地紅線,築牢生態安全屏障,加快形成強大國內經濟循環體系,確保糧食、能源資源、重要產業鏈供應鏈、重大基礎設施等安全,夯實國家安全基礎保障。要提高公共安全治理水平、完善社會治理體系,堅持系統治理、依法治理、綜合治理、源頭治理,完善共建共治共享的社會治理制度,推進社會治理現代化。
習近平總書記指出,發展是硬道理,安全也是硬道理。統籌發展和安全,既是重大理論問題,也是重要實踐要求。邁向“十五五”,讓我們更加緊密地團結在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周圍,把思想和行動統一到黨中央決策部署上來,更好統籌發展和安全,不斷築牢國家安全屏障,續寫經濟快速發展和社會長期穩定兩大奇跡新篇章,為基本實現社會主義現代化奠定更加堅實的基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