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引起社會廣泛關注的遼寧海城豆奶事件謎底16日在鞍山揭開:經衛生部和遼寧省組成的聯合專家組多方調查,生產豆奶的原料豆粉中的天然抗營養因子導致了衆多學生食物中毒。爲此,記者於昨天採訪了中國農業大學教授、曾參與過“豆奶推廣計劃”的豆奶專家任發政。
任說,大豆的食用在我國有着悠久的歷史。大豆含蛋白質40%左右,是植物蛋白中最優的蛋白之一。其不含膽固醇,且富含亞油酸、維生素E、卵磷脂,大豆蛋白具有十分優良的生理功能。豆奶製品就是在生產豆漿的基礎上採用現代脫腥、乳化等工藝,並添入各種營養物質,使豆奶中的蛋白質、脂肪含量均與牛奶相似,且利於消化、吸收。
但大豆中同時存在着許多種酶和抗營養因子,它們不僅影響豆乳的質量和營養價值,而且影響大豆的加工方法和生產工藝。由於部分人羣對此類物質較爲敏感,飲用含有這類物質的豆奶後會引起以上消化道爲主的刺激症狀。中毒症狀主要表現爲腹痛、噁心,少數有低燒、嘔吐和腹瀉,可伴有頭暈等症狀。但輕者無需治療,重者對症治療,不會留下後遺症。
任發政說,一般豆乳的生產工藝是:清理-脫皮-浸泡-磨漿-漿渣分離-滅酶-調製-均質-殺菌-罐裝。幾乎每個環節都和抗營養因子有關。如磨漿時高溫滅酶可以破壞大豆中有毒因素,若加熱溫度及時間不夠,就會引起食物中毒。
任發政說,對於豆奶產品生產企業來說,特別要關注的是防止細菌性食物中毒。只要嚴格控制質量關鍵點,產品的安全衛生和質量的大部分問題都可以解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