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北方網專稿:左面照片上的小夥子叫高二蟒,他的家在山西省垣曲縣。2002年,二蟒高中畢業,考上了天津工業大學藝術設計學院環境藝術專業。收到錄取通知書,興奮的他也許不會想到,一場波瀾起伏的變故就要在他的生活中發生了。
爲了父親
高二蟒家裏一共兄妹三人,他是老二。由於家裏只靠種地,收入並不好,二蟒的父親高勝爲了供他們讀書,到縣城的澡堂做搓澡工。這個工作很累,每天從早晨忙到深夜,一個月能有千把元的收入。
可不幸偏偏降臨了這個並不寬裕的家庭。2002年,高勝被診斷爲胃癌。困頓之中,他到醫院做了手術。手術後爲了省錢,沒有好好休養,高勝就出院回了家。他知道,自己多花一分錢,孩子們在學校就要少吃一口飯啊。
暑假到了,在西安上學的哥哥高鵬飛回家來了。看到家裏的情況,他說,我不上學了,讓我去掙錢吧,把爸爸的病治好,讓弟弟唸書。就這樣,哥哥到臨汾的電腦公司打工去了。
接到錄取通知書,二蟒心裏也很不是滋味。但父親執意要他去上大學。9月,二蟒自己踏上了東去的列車,到天津報到。走進天津工業大學,看着和自己理想中一樣美麗的校園,二蟒卻一點也高興不起來。他怎麼也忘不掉父親那悽苦的病容。也就在這時,二蟒做了一個決定:放棄上學的機會,去打工掙錢,爲父親治病。
就這樣,手裏攥着錄取通知書,二蟒轉回頭,離開了距他只有一步之遙的大學。後來有人問他,當時爲什麼要做這麼一個選擇。二蟒說,大學以後還可以再考,可父親只有一個,我不能沒有父親!
爲了不讓父母親着急,二蟒還請同學們幫他隱瞞。他也經常給家裏捎話,說自己在天津很好。從學校出來,二蟒上了去秦皇島的火車。後來,他又到了臨汾、西安,在電腦公司打工。每月工資雖不多,但他把省出來的錢都交給哥哥,讓哥哥寄回家裏給父親買藥。
不是偶然
一個偶然的機會,山西晚報的記者趙曉雲瞭解到高勝帶病打工,供孩子上學的故事。一篇《父愛如山情貴如金》的報道,引起了不小的反響。也是一個偶然的衝動,讀到這篇寫自己的報道的父親高勝,打公用電話到學校,想找二蟒說說心裏話。
 |
| 高二蟒和趙曉雲在學校門前合影 |
兩個偶然,揭穿了美麗的謊言。父親這才知道,兒子根本沒有到學校報到,兩個孩子都在爲自己的病忙碌着!父親震驚了,得知這個消息的的山西晚報記者趙曉雲震驚了,一篇《兩兄弟棄學救父》的報道再次見諸報端。
又是一個偶然的想法,趙曉雲和天津工業大學學工部取得了聯繫。原來,二蟒棄學的事,在天津工大也引起了不小的震動。學院領導回憶,當時知道二蟒沒有報到以後,曾多次打電話到二蟒畢業的中學詢問情況。但因爲二蟒家裏沒有電話,幾次聯繫都沒有結果。
工業大學的領導說,不能讓這個孩子就這樣失去上學的機會。經查證後慎重研究,並多方協調,工業大學決定爲高二蟒保留入學資格,同2003級新生一起入學。根據學校助困政策,學校還爲他減免部分學費。
山西垣曲縣的一家企業,偶然得知二蟒的故事後,決定捐款66000元資助他完成學業。
就這樣,諸多“偶然”爲二蟒鋪平了求學的路!也許,這些並不是偶然。
“我好像在夢裏”
一年之後,二蟒終於要上大學了。9月10日中午,二蟒在山西晚報記者趙曉雲的陪同下來到工業大學報到。走進校園,二蟒驚喜地發現,學校比他去年來的時候更漂亮了。他說,知道自己能上學了以後,就好像一直在夢裏。真的走進了校園,才知道這不是夢!二蟒說,我真的感謝我的四毛(趙曉雲的筆名)姐,感謝工業大學的領導、老師們,感謝資助我的好心人!
 |
| 學校老師對高二蟒表示歡迎 |
趙曉雲說,到了天津才知道,工業大學方方面面做了很多的工作,才讓二蟒能順利復學。藝術學院的林老師接過了二蟒的錄取通知書,對二蟒表示熱烈歡迎。林老師說,二蟒是藝術學院、也是學校第一個能在第二年復學的學生。
記者問,如果還有二蟒這樣的學生,學校會不會一樣對待?林老師說,學校早已開通了入學綠色通道,通過助學貸款、減免學費、獎助學金等方式幫助貧困生,不讓一個學生因貧失學。如果還有同學不瞭解這些政策,沒有入學,學校一樣會想盡辦法讓他復學。
聽到這些,二蟒憨厚地笑了。他說,現在想想,當時莽撞地做決定,真是有一點後悔。
二蟒說,過一會兒就給家裏打電話,告訴父母親學校一切都好。(這次可是真話了!)他說,現在自己最牽掛的,還是父親。父親的病情又重了,怎不讓人擔心?再有,就是擔心一年沒讀書了,學習是不是還能跟得上。
一場風波過去了,二蟒終於走進了大學的校門。爲二蟒奔波了幾個月的山西晚報記者趙曉雲說,希望二蟒踏踏實實求學,能學有所成。應該說,這是每一個關心過幫助過二蟒的好心人的願望,也是每一個關心幫助過貧困學生的好心人的願望。(記者:元冬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