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勞動光榮!勞動萬歲!用自己的雙手創造輝煌,願最親愛的人幸福!”你只要拇指輕輕一動,就能把節日的萬千祝福短信發給親朋好友。然而,一條條承載着美好心願的短信,是如何從一臺手機“飛”向另一臺手機的?
這全靠“短信郵局”裏的“短信郵遞員”。
“短信郵局”的所在地是移動運營企業的網絡運行維護中心。記者日前來到位於浦東的上海移動通信公司網絡運行維護中心數據維護部機房,一睹“短信郵局”的廬山真面目。
據上海移動通信公司的統計數字顯示,“五一”期間的高峯時段內,由這家公司處理的短信量達到900萬條/小時,是平時的1.5倍。900萬條!意味着一個“滴答”之間,就有2500條短信經過數據維護部的機房“飛”向四面八方。
那麼“短信郵局”究竟是什麼工作呢?其實它的原理就像寄信——用戶每發一條短信,首先得到“短信郵局”登記,所有無形信件都在這裏排隊依次發送,與錄入在電腦內的收件人手機號碼配對成功後,再借助四通八達的移動通信網絡,一條短信就發送成功了。
把數據維護部比作“短信郵局”,工作人員就是一羣網絡時代的“短信郵遞員”。
數據維護部才40來人,可他們要服務的對象卻有近800萬用戶,一年要處理的短信量數以百億計算。“短信郵遞員”雖然不像那些送信送報的真正郵遞員,成天風裏來雨裏去,要承受繁重的體力勞動。這些平日裏我們看不到的“短信郵遞員”,每天付出更多的是艱苦的腦力勞動,在工作中必須具備高度的責任心,一絲不苟。
數據維護部督導莊軍告訴記者,他進中心3年來,所有的節假日都是在崗位上度過的,今年五一也不例外。移動通信設備24小時運轉,比起那些早出晚歸的郵遞員,“短信郵遞員”更需要24小時三班倒。數據維護部員工的平均年齡才27歲,可這份工作的高度責任心要求這些毛頭小夥子、妙齡姑娘,在工作時必須目不轉睛地觀察電腦、程控交換機的工作狀態,按時按刻做好流量記錄,一出現異常情況,需立刻向上通報,從而能迅速調度基站維護、應急通信車等其他通信保障部門,有時候還需同SP(提供短信內容服務的網站)們及時溝通,要求他們對短信流量進行先期控制。
莊軍說,特別在除夕夜這樣的短信“爆棚”時刻,工作臺賬5分鐘就要記錄一次,緊張得就像一場沒有硝煙的戰爭……這些年輕人由於長時間在電腦旁邊工作,不少人得了中年人才易得的頸椎病、腰椎病。
記者在採訪時瞭解到,今年年初,上海移動公司的通信網絡再一次進行了擴容升級,短信處理數量比去年增加了近一倍。莊軍說,通常“五一黃金週”的短信處理量不會高於春節,廣大市民就放心地把短信發個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