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 | 天津 | 民生 | 廣電 | 津抖雲 | 微視 | 讀圖 | 文娛 | 體育 | 圖事 | 理論 | 志願 | 專題 | 工作室 | 不良信息舉報
教育 | 健康 | 財經 | 地產 | 天津通 | 旅游 | 時尚 | 購物 | 汽車 | IT | 親子 | 會計 | 訪談 | 場景秀 | 發布系統

"津雲"客戶端
  您當前的位置 : 北方網  >  新聞中心  >  社會  >  社會廣角
關鍵詞:
 
最新新聞排行
· 端午節高速公路不免費 擇時擇路安全出行
· 澤連斯基:烏克蘭承認以色列和巴勒斯坦兩個國家
· 天津市125個增發國債項目全部開工 提前一個月達到國家要求 資金支付率高於全國平均水平
· 國家安全機關又破獲一起英國秘密情報局重大間諜案
· 便民提示:三條公交線路有調整 市民出行請注意
· 本周天津將頻繁出現陰天天氣 端午假期晴熱為主
· 【中國網評】巴以衝突不能無限繼續,停火止戰刻不容緩
· 持續亮劍再查隱患 全市第二次集中夜查清理違規電動自行車4533輛
· 揭開一個井蓋的『前世今生』 天大校友發現奇怪井蓋 各地網友聯手『科學研究』
· 文化中國行|古長城綻放新『芳華』——采風長城國家文化公園(天津段)建設
 

北大精英自嘲無能廢物:名校不能承受之重(圖)

http://www.enorth.com.cn  2004-05-13 08:59
 

 

  (在北大未名湖畔讀書是很多學子的夢想)

  (清華園)

  北大『牌子』太沈重『北大畢業生』身價幾何?

  近日,一名北大畢業生在北大知名網站『一塌糊涂BBS』上發出帖子,聲稱自己是『北大培養的廢物』,一時間激起千層浪,引起眾人的關注和討論。堂堂北大畢業生怎麼會成了『廢物』?全國聞名的北大何以會培養出『廢物』?而國內其他名校的學生又是怎樣的心態?連日來,記者采訪了多名北大、清華、人大等名校的畢業生,揭開這個『廢物』之謎。

  北大『精英』成了無能『廢物』?

  記者在『一塌糊涂BBS』上找到了這篇貼子,作者寫道,『我是1997年從北大畢業的,我告訴大家,那年,我們系畢業了110多人,包括我自己在內,99%都是廢物。我認識的很多北大校友現在都混得慘不忍睹……這些人不僅丟掉了人文精神,而且生計也成問題。』

  北大畢業生究竟混得怎樣?他認為是『很差,真的很差』。文中提到,『回想在我們之前80年代的老北大生,我覺得他們身上有的東西在我們身上已經失去了。』作者認為北大的學生丟掉了『精神』,他們除了頂著北大的牌子之外,沒有什麼特色可言。而北大人的謀生能力與其他學校的畢業生比,優勢也並不明顯。

  事實果真如此嗎?記者懷著疑慮找到了2001年畢業的北大學生中文系學生小龔,一聽到記者的問題,他便斬釘截鐵地回答:『沒錯,我也是廢物。』

  小龔告訴記者,他們那個系有七十多名學生,畢業的時候大約有三分之一留在北京工作,三分之一考研,三分之一出國或者去了外地。為了多一條出路,小龔大四上學期報考了國家公務員,在幾次求職失利後,他以公務員的身份應聘到了一家政府機關。

  『我現在的工資全部加上,每月也就是三千元,只夠保障自己的基本生活。』小龔在母校附近租了一套房,每月房租八百。同屋的兩人都是大學時的同學,其中一個已經辭職,准備考研。

  『我們都混得不怎麼樣。』小龔來自湖南,1997年以637的高分考入北大,至今在他老家的高中還是老師津津樂道的模范學生,但是他現在已經不太願意說自己是北大的畢業生,而經常聯系的幾個同學也差不多是同樣的情況。『剛考進北大的時候,還飄飄然的,對以後的生活有許多設想,現在越來越實際了。』

  在校四年,每周六下午都是小龔和同學固定的踢球時間,但現在他們已經有三年沒到球場了。小龔的同屋對記者說,他們現在越來越懶,不看書,不運動,對工作也沒有什麼過多的想法。『沒有成就感』是記者采訪的名校畢業生最常說的一句話。

  『名校學生已經不是天之驕子了。』今年大四的清華自動化系學生小李這樣對記者說。如果不出意外的話,小李本科畢業後將繼續讀研,『班上的同學跟我差不多,基本上就是讀研和出國兩條路,找工作的很少。』

  然而,讀研和出國只是小李他們逃避就業壓力的對策之一。『社會上一提到清華的學生,就覺得應該找很好的工作,拿很高的工資,有很好的出路,其實不是的。』小李告訴記者,選擇繼續深造是他們不使自己變成『廢物』的有效方式之一。但這些曾經的『高考狀元』究竟是怎樣從『精英』變成『廢物』的,小李和他的同學都沒想通。

  名校學生求職屢屢集體遭拒

  事實上,早在2002年的『北京春季人纔招聘會』上,一些知名公司就對名校學生敲響了警鍾。該年美國特路普國際公司北京代表處的招聘條件上就打出了『北大、清華畢業生一概免談』的啟事,公司北京代表處的吳沁玫的理由是:『公司曾經用過北大清華的學生,都不成功。』

  而根據最近進行的一項對中化集團、西安鐵路、光通偉業等國內50家企業的調查顯示,這些企業中對北大畢業生表示『印象非常好』的只有28%,但是表示『堅決不招聘北大畢業生』的企業卻達到了34%。

  大多數企業認為,名校畢業生強調個人的主張,缺乏團隊協作的精神,個性一般比較強,而且不管在哪個企業工作都是『這山望著那山高』,即使呆在大企業也不安分。另外,名校畢業生的要價比較高,也成為遭到拒絕的理由之一。

  據了解,包括北大、清華在內的名校畢業生的就業城市一般集中在北京、上海、廣州等消費水平非常高的城市,如果考慮地區物價差異的因素,這些城市大學本科畢業生的薪酬水平不會高於全國水平。

  在今年的北大2004屆畢業生就業洽談會上,北大就業指導中心主任李國忠也主動澄清:『現在畢業生基本能較清楚地了解自己,不再盲目地追求高薪。像北大今年已經簽約的300多名畢業生中,有個別畢業生月薪纔1000多元也簽約了。』

  對於集體遭拒,不少名校學生認為,社會對他們的過高估計是造成他們變成『廢物』的一大原因:剛畢業就要求具備工作經驗,或者要求新人不經過任何鍛煉就能獨擋一面,這對於生活在『象牙塔』的學生而言,的確是有點勉為其難。

  而一些企業的招聘負責人則告訴記者,在他們的印象中,名校畢業生『能力強、素質高』,但實際上,由於長期被社會和媒體吹捧起來的心理優勢,一部分學生一方面不願降低職位、薪金,另一方面又忽略了自身缺乏實際工作能力的事實,同樣導致了他們在工作中落得一個『中看不中用』的評價。

  盲目追求名校造成學生心理落差

  為什麼名校學生會『英雄無用武之地』?記者在采訪中發現,盲目追求名校是使一部分人錯誤定位,造成巨大心理落差的重要原因。

  『1996年,我報考了人大新聞系,這是當時最火的專業。』現在在一家保險公司工作的朱小姐告訴記者,在進入大學之前,她對她所報考的專業沒有絲毫了解。

  在以絕對高分考入人大新聞系後,朱小姐松了一口氣:『當時沒什麼想法,覺得人大是名牌大學,學的又是最熱門的專業,找工作肯定不成問題。』

  由於學校有在大三時實習的慣例,1999年,朱小姐選擇了一家電視媒體進行過為期半年的實習。當時也是中國的媒體發展得比較迅速的時期,在目睹了周圍的媒體人紅火光鮮的工作、生活後,朱小姐對自己的未來有了各種美好的想象。

  其實,以她當時的表現,只能算勉強合格,但由於沒有工作壓力,實習結束後她還是滿懷自信地回學校上課,等待畢業了。

  畢業以後,朱小姐應聘到北京市一家電視媒體,但是乾得並不太好。她認為在學校學習的很多東西都用不上,而同樣的,單位領導對於她的表現也不是很滿意。

  隨後朱小姐又換了幾家媒體單位,最後的結果還是一樣。『我有一個同學更慘,在人大讀的本科,考了北大的研究生,最後工作時還被同事奚落是「學歷最高,發稿最少」。』頂著『名校』的光環,卻沒能帶來工作和事業的一帆風順,這令很多象朱小姐這樣的人始料不及。

  朱小姐現在在一家保險公司做業務員,乾得相當不錯,工資已經超過了她在媒體時所能拿到的最高工資。雖然徹底轉了行,但是朱小姐沒有絲毫後悔,她說:『其實我並不適合做記者,但是那是當時最好的專業、最好的學校,想都沒想就報考了,錯誤定位白白浪費了好幾年時間,畢業差不多兩年裡根本沒有什麼起色。』

  名校背景只是進入社會的一張名片

  『名校背景只是你的一張名片。』工作了近四年的小管面對炒得沸沸揚揚的『廢物』之爭,提出他自己的看法。小管是北大經濟系的學生,畢業後進了一家商業銀行,現在已經昇職做客戶經理。

  毫無疑問,小管屬於混得比較『滋潤』的畢業生,被劃出『廢物』之列。在問及名校背景對他找工作是否有利時,小管很肯定地回答:絕對。他告訴記者,招聘時用人單位會比較看重畢業生的學歷和學校,但一旦到實際工作中,名校和非名校之間的差距就不是很大了。『考進名校可能只是代表你的學習能力強,而工作能力是在實踐中檢驗的。』

  『越是名校畢業生,越要保持一個平和的心態。』小管認為,現在社會把名校畢業生炒得太過了,『關注度太高,並不利於學生得發展。我和很多人一樣,巴不得自己的學校得到很多人的關注,工作以後就明白了,關注越多,加在你身上的砝碼就越重。』

  在他看來,企業和學生雙方的過高期望是造成名校畢業生成為『廢物』的重要原因。社會的過度關注錯誤地影響了企業的判斷,使他們以為名校畢業生每方面都很強,而忽略了學生能力的個體差異;而另一方面,一些學生也受到此類誤導,自視甚高而忽略了實際能力,形成『高不成低不就』的尷尬境地。

  他的看法在社科院研究員王震宇那裡得到印證,王震宇在接受記者采訪時指出,企業對名校學生期望值高是正常的,但要適度;同樣道理,名校學生對於工作的期望值也應當適度。

  被過度關注成為名校的難言之隱

  實際上,社會的過度關注所波及的不僅是名牌大學的學生,還影響到了名牌大學自身的發展。

  在采訪中,雖然清華等名校不願承認社會對他們有過度關注的現象,但從高頻率的曝光率已經可以窺見一斑。而北大的趙為民老師則坦言,現在社會對於北大,的確是過於關注了。

  『說實話,北大的確需要一個好的環境。』趙老師所指的『好的環境』,是希望媒體和社會對學校的事務能關注少一點,為北大營造一個更加寬松的氛圍。『過度關注讓學校不能很好地發展教育,我們希望更加安靜一點,不要動不動就拿北大說事。』他告訴記者,北大現在已經刻意低調,他們希望能務實、穩妥、紮實地進行一系列工作。

  由於北大的特殊地位,幾乎它的一舉一動都會引起媒體和社會的關注,甚至它的動態成為一些經濟不發達地區的高校的風向標。記者在網上用gogle搜索引擎隨意一搜『北大』,出現的相關信息就多達1,600,000條。

  而在記者和一些名校教師的私下交談中,他們也承認,目前社會的過度關注讓學校和學生都承受了過多的壓力。和一些挖空心思吸引『眼球』的學校相比,這些名校不僅要在教學、就業、科研方面起到楷模的作用,甚至一些常規性的日常事務也會被認為具有『重大意義』,這樣的結果無疑會令它們如履薄冰,縮手縮腳。

  中國社會科學院的王震宇舉例說,比如學校在進行一些實驗性的改革措施時,本身就還在摸索中,但因為地位特殊、關注過度,可能發展成全國都要以它作為榜樣,毫無疑問不利於學校的改革。

  而另外一些專家的觀點是,過度關注不僅對學校的日常校務工作造成壓力,也會對學生造成壓力,甚至引發他們產生不正常的心態,盲目樂觀、荒廢學業,這是產生『北大廢物』的根本所在。

稿源:千龍新聞網 編輯:楊岷
請您文明上網、理性發言並遵守相關規定,在注冊後發表評論。
 精彩熱圖
嵌入-變動
 北方網精彩內容推薦
·熱點評論 ·體育頻道
2010年『成品家裝』(圖)
【專題】大型史詩電視劇《解放》
公安鋼管園區治安分局積極開展夏季嚴打整治
港游客遭劫殺 中方要求菲律賓解釋發動強攻原因
金鏡頭獎評委會:《挾屍要價》照片不存在造假
從籃球世界杯舉辦城市,看中國籃球『熱區』
楊博尊劉玉濤曹六洲破全國紀錄 天津游泳選手創佳績
天津聾人男籃得分王韓超:我的偶像是林書豪
硬地滾球上演『有愛』一幕 上海隊員『讓球』避免零封
大比分戰勝北京 盲人門球天津與浙江會師決賽
·財經頻道 ·娛樂頻道
國常會:充分釋放政策效能加快擴大有效需求
8月汽車市場穩定增長 乘用車零售增幅近兩成
A股半年報出爐 能源企業成為最大贏家
金領冠旗下又一大單品通過新國標!塞納牧成為有機嬰配粉行業『領航者』
天津銀行2022年上半年經營業績整體向好 中期淨利同比增11.8%
《你看誰來了》張桐被爆『搶戲李幼斌』的趣事
《你看誰來了》發布 任靜付笛生痛批『造謠者』
說出最想對閨蜜說的話 免費看電影《小時代3》
電影《誤殺》公映 全方位解鎖賀歲檔話題爆款
《被光抓走的人》看點 『津抖雲』免費請您看
關閉窗口
 
無標題文檔
天津民生資訊
天氣交通 天津福彩 每月影訊 二手市場
空氣質量 天津股票 廣播節目 二手房源
失物招領 股市大擂臺 天視節目 每日房價
熱點專題
北京奧運聖火傳遞和諧之旅 迎奧運 講文明 樹新風
解放思想 乾事創業 科學發展 同在一方熱土 共建美好家園
2008天津夏季達沃斯論壇 《今日股市觀察》視頻
北方網網絡相聲頻道在線收聽 2008高考招生簡章 復習衝刺
天津自然博物館館藏精品展示 2008年天津中考問題解答
帶你了解08春夏服飾流行趨勢 完美塑身 舞動肚皮舞(視頻)
C-NCAP碰撞試驗—雪佛蘭景程 特殊時期善待自己 孕期檢查
熱點新聞排行 財經 體育 娛樂 汽車 IT 時尚 健康 教育

Copyright (C) 2000-2021 Enorth.com.cn, Tianjin ENORTH NETNEWS Co.,LTD.All rights reserved
本網站由天津北方網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