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 | 天津 | 民生 | 廣電 | 津抖雲 | 微視 | 讀圖 | 文娛 | 體育 | 圖事 | 理論 | 志願 | 專題 | 工作室 | 不良信息舉報
教育 | 健康 | 財經 | 地產 | 天津通 | 旅游 | 時尚 | 購物 | 汽車 | IT | 親子 | 會計 | 訪談 | 場景秀 | 發布系統

"津雲"客戶端
  您當前的位置 :北方網 > 新聞中心 > 社會 > 社會人物 正文
關鍵詞:
 
最新新聞排行
· 2024年京津冀少年兒童智能博覽會開幕
· 都市報道60分 (2024-05-18)
· 第三屆『綠創杯』綠色創新大賽天津復賽舉辦
· 天津新聞 (2024-05-18)
· 啟趣陶情·傳承經典!天津戲劇博物館舉行5.18博物館日專題活動
· 『天開杯』大學生創新創業人纔與成果展洽交流會舉行
· 2024天津音樂節開幕 交響音詩《千裡江山》震撼奏響
· 天大宣懷學院開始招收科創碩士
· 新書《梁啟超在飲冰室》在天津梁啟超紀念館首發,汪兆騫回津講述天津往事
· 美軍加沙建造的臨時碼頭啟用 被指『作秀』
 

尋覓叛逆少女:思想成熟行爲乖戾 勇敢挑戰世俗

http://www.enorth.com.cn  2004-05-26 08:26
 

 

  “其實你們不應該關心我們退學的人,應該好好關心那些還在學校裏的人。”楊晨,一個19歲的女孩兒趿着高跟兒拖鞋,坐在自己住所雜亂的桌子前,一邊抽菸,一邊輕描淡寫地說。

  她離開學校已經5年了,那時她上初中二年級。兩年前,她出版了第一本長篇小說《感恩而死》。

  另一個17歲女孩兒,劉雯,在剛剛開學的高一下學期,也選擇了離開學校,儘管這個學習的機會是她努力了很久才得來的。

  劉雯一再聲明自己不叛逆、不另類,但她永遠揹着一個發黃的綠色軍用書包,上面彆着四枚毛主席像章,一個紅五星,還有個小牌牌,上面刻着:世界上怕就怕認真二字———毛澤東。

  一位鄭州讀者打來電話,向我們講述了楊晨和劉雯的事情。這兩個女孩兒的退學都因媒體報道而在河南引起不小的討論。

  這位讀者說自己也是位母親,看到越來越多的孩子離開了學校,心裏充滿了憂慮、無奈和遺憾。“是她們無法適應學校,還是學校容不下她們?可她們實在太小了,實在不應該。”

  “每次我指出他們的錯誤,他們都批評我,甚至讓我出去”

  楊晨比劉雯大兩歲。她大大咧咧,一頭捲曲而混亂的長髮,喜愛化妝,碰上聊得來的人,就閉不上嘴。她只在上學前感覺過快樂,隨後包圍她的只是世界對她的敵意。於是,她選擇了奇裝異服,故意搗亂,逃學。“的確,我是個老師都不喜歡的學生。

  楊晨的父親是個軍人,母親是個醫生,他們對這個孩子沒有比其他父母更多的期望,包括在她退學之後仍是這樣。“只是希望她能快樂。”但楊晨的媽媽董芳也承認,自己似乎從沒真正瞭解過這個孩子,只是覺得“她從小就複雜”。

  楊晨小的時候大腦的平衡功能似乎有些問題,全家人都堅信這是她出生時短暫的窒息造成的。她沒辦法和別的小朋友一起玩耍。她跑步追不上別人,經常摔跟頭,其他女孩子常玩的遊戲,比如跳皮筋兒等,她也學不會。慢慢地,在羣體活動中,她成了別的小朋友不願意接納的玩伴兒。

  於是楊晨選擇了獨處。這期間,她發現了讀書的樂趣。從小人書,到簡單的兒童讀物,從自家的書,到鄰居和父母朋友家的書,楊晨在其他孩子還只會玩耍的時候,就已經讀了《三字經》、《百家姓》,並開始涉及四書五經和中國古典四大名著。

  在楊晨媽媽看來,這個孩子似乎把能量全部用在了看書和喋喋不休地對話上,她很少在夜裏12點以前睡覺,同時也要求別人不睡,陪着她。“你知道嗎?她居然從小就會嘲笑我們。”董芳說:“說我們成天只知道睡覺,還質問我們這樣難道不覺得浪費時間?”

  因此,楊晨到了上學的年紀,家裏人都很高興。在楊晨那時的期待中,學校的印象來源於孔子的學校:三千弟子,聚在一起討論共同感興趣的話題。

  但學校並不是楊晨想像的那樣。儘管楊晨的學習成績一直不錯,但她並沒有得到自己想知道的東西。媽媽回憶起最初幾年的時光時,承認楊晨是個紀律不好的學生,她常常聽老師說楊晨上課接下茬,或不停地發問,直到逼得老師回答不出,不得不讓楊晨罰站等等。

  一個至關重要的事件發生在楊晨三年級時。那時她所在的班有一節語文公開課,講孔融讓梨的故事。在公開課的前一天上午,老師特意演習了一次,因爲楊晨大量的閱讀積累,她被安排在公開課上做總結性發言。但就在那天下午,因爲再一次上課隨便講話,楊晨的書包被老師扔出了教室。

  楊晨的報復很獨特。在上公開課的時候,她站起來不慌不忙地說:孔融把大梨讓給別人,因爲他知道大梨壞了。

  不知其中奧妙的聽課老師鬨堂大笑。正在講課的老師的臉立刻就變得煞白,甚至整個身子都哆嗦起來。

  放學的時間到了。董芳的辦公室裏衝進來一羣孩子,七嘴八舌地說:阿姨,快去看看吧,楊晨闖禍了,闖大禍了。

  董芳一進教室的門,那位老師便衝過來,劈頭蓋臉對董芳數落楊晨。董芳只能一個勁兒賠不是,解釋說孩子小,不懂事。那位老師不接受這種解釋,大聲嚷着:她不是不懂,她就是故意的,故意的。楊晨就坐在一旁的椅子上,面無表情,一聲不吭。

  那天晚上楊晨捱打了。這也是董芳記憶中,打女兒打得最狠的一次。

  在親戚朋友眼裏,楊晨的父母都是性情和藹、忠厚朴實的人,從未和別人拌過嘴、動過手。但他們的女兒卻常常捱罵捱打。

  “爲什麼打她?我給你舉個簡單的例子。”楊晨爸爸說,“放學回來,一邊走一邊唱歌兒,問她:今天怎麼這麼高興哇?她說,老師今天沒留作業。好,過一個星期,老師打電話來說:你家楊晨一個星期沒交作業,怎麼回事?”他停住了,嘿嘿樂,“你說我什麼感受?打唄!”

  董芳到現在也不太明白,老師批評一兩句,別的孩子都可以接受,爲什麼楊晨就不能?“我最不喜歡她哭,邊哭邊說,越說越哭,怎麼她就那麼多道理?”“那麼你問過楊晨嗎?爲什麼她不能?”我問。

  董芳愣了一會兒,說:“沒問過。我只是覺得她太敏感。因爲那時我們都覺得,老師批評孩子,總歸是自己的孩子有問題。”

  在家庭成員裏,最能理解楊晨的是舅舅董魯冰。這也是惟一一個堅持將楊晨退學的原因首先歸結到她父母身上的人。

  “她爲什麼總是吵,爲什麼總是和人爭論?”舅舅回憶說:“我想,是因爲她需要理解。”

  “他們很愛自己的孩子,但他們是傳統的中國人。”董魯冰說,“他們認爲小孩子不能頂撞長輩,認爲老師永遠都是對的,想不通小孩子怎麼能有獨立的思想。這樣的結果便是,一方面沒有理由地愛孩子,另一方面只有一個理由地去責罵孩子———在學校不聽話。”

  10多年後的今天,楊晨的爸爸媽媽似乎漸漸接受了當初楊晨的行爲,這種改變對他們是很困難的,當楊晨說起一本書上對某首宋詞的解釋不對時,董芳還是很自然地說:“書上說的怎麼可能是錯的,那是商務印書館出的書呢!”

  對於楊晨來說,現在的改變來得太晚了。在老師說她“有人生沒人管教”時,叫她“小丑”時,以及在她聽到那些她認爲有理由去抗爭的言辭時,她環顧四周,找不到一個可以躲藏或尋求慰藉的角落。她漸漸放棄了這種尋找。現在的楊晨,所有關於學校的記憶都是可笑而不可理喻的。

  她說從來就不喜歡上學。她討厭大家穿一樣的校服;不喜歡每天早上站在校門的值日生,見了老師就敬禮問好的場景———因爲沒一個老師向同學問好;她認爲老師在講臺上講課都是裝模作樣,“每次我指出他們的錯誤,他們都批評我,甚至讓我出去”;她不喜歡寫作業,也不在乎考試成績,甚至對於加入少先隊這樣小學生都引以爲榮的事,她現在回憶起來也覺得是很荒唐的。

  “那是冬天,下着雪,我在教室外站了幾個小時。那是我這輩子第13個生日”

  四年級下學期時,楊晨的父母下決心讓她轉學了。

  在新學校裏,從小就不喜歡運動的楊晨突然喜歡上了足球。她不會玩兒,卻精於欣賞、評論和組織活動。很快,她集結了一批熱愛足球的男孩子在身邊。她組織了一個球迷協會,自封會長,下轄足球俱樂部。每天放學後書包在操場旁一堆,便開始比賽。任何想參加比賽的人,必須要先經她批准加入俱樂部。

  楊晨自創了一份協會小報,名曰《死不瞑目報》。不定期出版,全部由楊晨撰稿,手抄本,每期一份四版,在協會內大家傳看。之所以起這個名字,是因爲賀龍說過的一句話:中國三大球不衝出亞洲,走向世界,則死不瞑目。

  1997年5月29日這一期,有如下內容:

  足球評論:健力寶隊的優勢與劣勢;

  球星風采:裏肯;

  綠茵導航:足球學校;

  國際足壇:裏皮說,意甲比冠軍盃更重要……

  在足球新聞不多時,《死不瞑目報》還刊載文學欣賞、國際政治、經濟信息等內容。

  1997年5月23日的“週末版”,頭版刊登了13條國際新聞,包括:美國新版美鈔僞造情況嚴重;聯合國:報告認爲腐敗將嚴重影響各國社會經濟結構;世界經濟競爭力排出座次,美國、新加破、香港分別佔據一二三位;F22:下世紀美軍主力戰機……1997年9月1日這一期,“萬里江山”欄目裏的新聞如下:十五大將於九月十五日召開;令狐安出任中共雲南省委書記;河南省中小學生課桌合格率僅爲0.8%;臺灣新領導組成。

  這份報紙至少出版了半年之久。但這份轟轟烈烈的“事業”爲楊晨帶來的“聲譽”僅僅是持續不斷的家長投訴———孩子們放學都不回家,跟着楊晨“四處征戰”。因此,這份短暫的快樂被老師以“影響學習”爲由查封。

  楊晨也並沒因表現出才能得到老師的喜愛。一次,她的數學試卷忘了寫名字,發回來的試卷上畫了個大大的零蛋。楊晨環顧四周,發現沒寫名字的不止她一個人,而其他人卻不是零分。她站起來大聲與老師當衆理論。氣急敗壞的老師向門外一指,說:你,滾出去!楊晨一梗脖子:出去就出去,不過我是“走”出去,不是“滾”出去。

  在楊晨每一次昂頭走出教室的時候,她都不知道會帶來什麼結果。漸漸地,楊晨發現,很少有同學願意和她交朋友。她不僅成爲老師討厭的學生,更是被同齡人看不上的人。大家都幸災樂禍地看着她每次受罰,眼睛裏飄出些近似得意的神情。

  楊晨開始逃學了。她借了同學姐姐的身份證,辦了一個市圖書館的閱覽證。由於年紀太小,她不得不像小偷一樣藏在成人閱覽室裏,以免被人攆到少兒區去。也就是從這時開始,她的眼睛從中國文學轉向了世界。她驚奇地發現,那裏也有同中國一樣博大精深的文化。

  12歲,楊晨和其他同齡孩子一樣上了初中。按學區,她被分到了一所重點中學。她對即將步入的重點學校生活抱着豐富的幻想。董芳說,楊晨整天把錄取通知書揣在衣兜裏,怎麼勸她放在抽屜裏也不管用。在中學報到的第一天,當她把這份揉搓得皺巴巴的通知書交給老師時,得到的卻是一句陰陽怪氣的話:喲,你可真了不起啊!

  楊晨的初中班主任要求大家在每天放學後仍留在教室裏學習。於是,這間教室經歷數個讓人幾乎難以相信的夜晚:即使在晚上七點半學校斷電清校後,每張桌上點支蠟燭,幾十名學生抻着脖子努力看黑板上的字,幾支手電筒像聚光燈一樣在教室裏掃射着。

  怨聲不斷,但沒人敢提出來。

  一半是出於憤怒,一半是爲了回家看《足球之夜》,楊晨當衆向老師提出準時下課的要求。“真不知你家裏是怎麼教育你的!”爭論幾個回合後,老師扔出這麼一句話。

  一個致命的轉折可能是因一件小事而起,小到楊晨現在已經記不清楚了,可能是上課說話,或者又和老師爭論,或者沒有交作業,她又被罰站了。“那是冬天,下着雪,我在教室外站了幾個小時。那是我這輩子第13個生日。”

  楊晨說,她站在那兒,看着飄着的雪花,心裏苦惱極了。“我覺得我真是很失敗。”

  那天晚上董芳回家時,看到的是躺在牀上叫不醒的女兒,一個空的安眠藥瓶子和幾行草草的字。

  “爸爸媽媽,我對不起你們……”只看了一眼,董芳就瘋了一樣抱起孩子衝了出去。

  這件事後不久,楊晨揣着十幾塊錢,偷偷從鄭州跑到洛陽去找在那裏工作的爸爸,先後換了幾所學校,勉強又繼續了大半年的學業,然後便徹底放棄了。這之後,楊晨也時不時對爸爸說,“讓我去上學吧。”爸爸倒反過來勸她,“算了,你還是在家自己學吧。”

  劉雯把報名表扯得粉碎,奮力扔向講臺,大喊着:“我寧願不參加這個虛僞的比賽!”

  楊晨徹底離開學校時,劉雯剛剛小學畢業。

  她是帶着無數榮譽結束小學生活的。她一直是班長、大隊長,區、市級三好學生,省十佳少年,她的畫還曾獲過世界和平書畫展的獎項。

  但翻看劉雯的照片,除了幼年時期有活潑的笑容,其餘的她都是一副嚴肅沉重而若有所思的樣子。這種面孔也留存在她隨手寫下的小文中,有一篇名爲《人生的軌道》:

  “我是一輛平凡的小火車,在迷惘中,仰着稚氣的臉龐探索。這條路要走嗎?那條路對嗎?爲找到自己的人生軌道,我在邊走邊思考。縱橫交錯的軌道,真的很不好找到真正屬於我的那條。走錯後的遺憾,也有時拉起長笛呼嘯!我努力地尋找!……”

  “思考是我的屬性。”這是劉雯對自己的描述。但是一個十幾歲的女孩子可能在思考些什麼呢?

  這個在小學時代幾乎得到了所能想到的所有榮譽的孩子,進入初中後,開始漸漸“沒落”。劉雯的解釋是,自己開始變得暴躁,“不知道爲什麼。也許因爲一下子看到很多不願意看到的事情。”

  初中時,劉雯經歷了一件讓她印象深刻的事。當時學校安排兩名學生參加市裏的作文競賽,一個是劉雯,另一個是她的好朋友。偶然地,劉雯得知,原來那個好朋友的作文是家裏人幫忙寫的。

  在老師宣佈參賽名單的課堂上,劉雯突然站起來,把報名表扯得粉碎,奮力扔向講臺,大喊着:“我寧願不參加這個虛僞的比賽。”

  一個開始試着用自己的眼光去理解社會的年輕人,最初只找到了這種“粗暴”的解決辦法。

  “你問我思考些什麼?我說不清楚。我的腦子有時候非常忙。我看到什麼都會想,看到社會上的貪污、腐敗,看到人和人之間的關係,看到貧窮……”劉雯在《這個老師有點NB》裏,這樣寫道:

  “一切的虛僞、狡詐、欺騙、隱瞞……都是學校陰險地讓小孩子們自投羅網後被灌輸的!!平時補、寫作業或是抄作業,考試時的對題作弊,都是虛僞狡詐。常常面對的形式舉措是在複習我們小孩的虛僞狡詐。有時面臨的上級檢查是在考驗我們祖國花朵的虛僞狡詐的功夫……向小孩子們壓啊!!壓啊!壓壓壓壓壓壓壓啊!!反正未來不只是我的,社會不只是我的,祖國更不只是我的!!……壓吧,壓吧!把你的怨氣都壓過來!反正我們小孩是弱勢力,是祖國的未來———這年頭連今天都保證不了,誰還考慮未來哦?!來吧!沒有幾個傻瓜會勇於反抗的!來吧,頂多壓出小孩子們自殺、自閉、自殘、自虐!!還有普遍的———自私!”

  劉雯的父親是個普通工人,不久前剛剛下崗,母親是會計,一家人住在遠離市中心的兩居室裏,生活清貧。父母的房間佈置得很傳統,劉雯的房間則顯得凌亂,書架裏堆滿了書,地上的吉他和兩把椅子把牀以外的空間全佔了,牆上掛着劉雯自己畫的大大小小的畫———大部分是抽象的油畫。

  “爸爸媽媽很愛我,我也愛他們,可他們不理解我。”劉雯說,“後來我想,也不需要讓他們理解。”

  她遠不像楊晨那樣健談,但在平靜的外表下,總會讓人感覺有一種說不清楚的東西在她內心涌動。不說話的時候,她的眼神有些迷茫,但交談時,她會一直盯着你。

  她的特殊幾乎無法形容。曾採訪過她的《鄭州晚報》記者張志穎舉了個例子來形容她:如果有個人罵劉雯是豬,劉雯根本不會生氣,她會特別認真地問,爲什麼罵她是豬,她哪裏像豬,如果那個人不回答,她會一直追問下去,直到罵她的人落荒而逃。

  劉雯一再強調,她退學和學校無關,和應試教育無關,和別人無關,那只是她自己的一個選擇而已,因此她拒絕談一切學校裏的事情。

  “其實劉雯在學校裏並不快樂。”張志穎說,“她只是不願意講那些事罷了。”

  初中時,和楊晨一樣,因爲在課堂上和老師爭論問題,劉雯也有過被攆出教室的經歷。我向劉雯求證,她只是輕描淡寫地說:是有過,不過沒什麼,我根本不在意。

  但那之後不久,劉雯主動向家裏要求轉到另外一個城市的另一所學校去。“我說不出具體的理由,我當時只是覺得,如果不離開那個環境,我就會死。”

  有一篇《蛋窺社會》的文章,大約就寫在這個時期:

  “……人何嘗不如此?最初的白紙漸融於紅塵,慢接近社會。一切本不應染的東西卻大量的塗滿了白紙。可憐的白紙!什麼叫理性?什麼叫感性?難道迷迷糊糊,沒有自己的見解,對事實‘真’‘僞’‘虛’‘實’緘默不語,不思紕繆,不敢彈劾,置身於流俗才叫理性?難道只爲一些無聊的,沒有任何價值的但很被社會青睞的事物去絞盡腦汁地迎合才叫思索,才叫感性??”“我這輩子就那幾天光景,不站起來叫喚,簡直就是浪費”

  新的環境帶給劉雯的,只有更多的獨處、閱讀和寫作的空間,還有開始一落千丈的學習成績。

  離中考還有兩個月時,劉雯感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壓力。“我想考個好成績。我感到父母對我的期待。我希望讓他們驕傲。我知道如果我努力就可以,可我沒有時間了。”

  於是,她抱着自己所有的“榮譽”,開始一個人在鄭州的中學裏挨個兒去“討價還價”。她那時的想法是:只要有一所學校要我,不管它是什麼樣的,我都會去念。

  一個多月奔波下來,她退學前的這所高中同意降40分接收她,校長還在劉雯的“強迫”下,寫了份書面的說明,並加蓋學校公章,以做證明。

  然而就是在這種強烈的願望和努力下得來的學校,她只念了一個學期,便悄無聲息地離開了。

  “不,不是因爲學校。”她還是用那種一字一字誠懇而不容置疑的口氣說。“我只是想學自己感興趣的知識。”

  “如果再等兩年,上了大學,你一樣可以按自己的喜好去學習呀!”

  “不,我想,那時候,我可能已經不是現在的我了。”

  關於這段生活的記敘中,有這樣一篇講述語文課的———

  “誰說我喜歡語文我跟誰急!誰說我語文好,和讓我一頭撞死差不多!!我真的很懷疑,那編寫語文書的人,是不是吃飽撐得難受啊?真是本語言顛三倒四的笑話書啊!!無聊的可以!!比如說:《荷塘月色》課後的補充閱讀,竟然是對朱自清描寫的荷塘的長寬高與地理位置的介紹啊!我真懷疑是不是語文書啊!!

  “看朱自清的一篇《槳聲燈影裏的秦淮河》一句‘看到那晃盪着薔薇香的水面……’我本想閉上眼體會到當時的情景,沒有想到(其實應該想到,只是總是抱有幻想)老師竟然打斷了我的情緒,向全體同學發出問題:‘看看這句話,爲什麼用比喻句啊??’shit!!哪有什麼爲什麼啊??作者當時感情投入,就自然流露出這句話啊!!就這麼解釋吧(如果非得要有個解釋的話!)。作者寫文章,就只是發自內心的感受啊,如果能讓讀者認真感讀,就是作者的目的所在啊!更何況,每個人的思想不同,所感受的當然也迥異啊!不說讓讀者與作者產生共鳴吧,只要能讓讀者引發起來思考就可以吧!”

  劉雯開始公然逃課。

  不,她不評論,不抱怨,不爭論。“我學圓滑了。我知道和什麼人該說什麼話。”她說。

  可是,“我這輩子就那幾天光景,不站起來叫喚,簡直就是浪費。”她在一篇文章裏寫道。

  有時候,這種“叫喚”是有對象的。在她眼裏,黑板上的數字變成了令她“噁心的蛆”;老師變成了“魚缸裏的金魚”,不停地張着嘴,她卻聽不懂在說什麼;上課的鈴聲是“青春的喪鐘”;而父母的愛和期待變成了武器,是一杆“瞄準我的溫柔的手槍”;她,則只是一個“獵物”,一個不受歡迎被稱爲“怪人”的孩子,一個不懂表演卻不得不去表演的笨拙的演員……

  有時候,是有些無奈的:

  “我們是稚拙的,還沒有長出華麗的外殼。裸露的心,浮華中的危險與野蠻。還沒有長出外殼?還沒有長出外殼?我的錯!是我的錯?”

  有時候,近乎是憤怒的聲討:“我對教師這個職業失望透了!啊!!什麼人類進步的階梯,簡直是抹殺人類心靈的劊子手……你心裏不虛??你心裏不虛??中國的未來都毀於你的手裏!你如果根本都不心虛,那是你早已‘殺人’殺紅了眼!……當老師,當老師!多麼神聖的事!現在什麼都有假,男的女的都可以瞎搗騰,對於我愛的老師也變得不敢確信。然後我去考察,去實踐,於是就在希望中誕生了絕望,徹底的絕望,心灰意冷!!!

  “我早晚要離開你!離開你!!像甩開手上的蟲一樣甩走你!!然後送你一泡新鮮的大便,再附上一句‘把你給我的,還給你!!!’———思想的機器!!!!”

  她離開了。

  做決定前,她花光了所有的錢,燙了一頭捲曲的頭髮。這不是因爲她喜歡,而是因爲她討厭———“我不該討厭頭髮,我應該討厭衝動!我不該討厭耳洞,我應該討厭衝動!我不該討厭牛仔服,我該討厭衝動!我討厭徒勞的爭奪,我討厭歇斯底里的叫囂,我討厭滿牆的塗鴉,我討厭……我累了,我仍知道我得活着……”

  退學了,捲髮被拉直,她小屋裏的音樂又響起來,洗個舒服的熱水澡,躺在有自己味道的被子裏,映着柔和的檯燈,一切掙扎歸於平靜。

  “我不是韓寒,也不是春樹。我們之間都不一樣。每個人都不一樣!”

  關於她們的報道出現在媒體上後,產生的反應各異。

  幾乎所有對楊晨的反饋都是:支持!

  而劉雯和記者張志穎還受到了不少責罵,認爲這是在鼓動所有的學生退學。當然,這些責罵全部來自家長。

  “我想那是因爲我取得了話語權。”楊晨說。她的小說《感恩而死》2002年由長江文藝出版社出版,一版6000冊售罄後,又再版了3000冊。

  “我不是韓寒,也不是春樹。我們之間都不一樣。每個人都不一樣。”她們不約而同地說。

  那麼她們是誰?

  對於仍在校的學生,她們只是個離開了的同學;對於家長來說,她們是不能理解也無法約束的孩子;對於整個社會,她們是難以接受的異類———她們抽菸,喝酒,熱愛搖滾,打扮怪異,會動輒就罵“他媽的”,有着開放的性觀念,以及許多很難被世人接受的行爲。而對她們自己———是勇敢,執著,叛逆,還是其他?她們說不清楚,也不想說清楚。

  娜拉出走了,走到哪裏去?1000個人可能有1000個答案。但這兩個孩子和更多孩子的出走,正發生在我們身邊。

  “你覺得這只是叛逆、只是反抗、只是不希望約束嗎?”在3個多小時的討論中,張志穎說:“我想,他們只是在尋找。但他們不知道有什麼更好的途徑。”

  “尋找什麼?”我問。

  她沉默了一會兒,“他們尋找的那些東西,可能是大人們也在尋找的。”

  “或者是每個人在那個年紀也曾尋找過的。”我接道。

  “是啊。難道你上學的時候,沒想到過要退學嗎?我就想過。你沒想過‘活着是爲什麼’這樣的問題嗎?說實話,我到現在還想不清楚。”張志穎說。“我只是在尋找幸福。”劉雯說。

  她有一首小詩叫《誰說我愛上了寂寞》:誰說我愛上了寂寞?我的心不停地在尋覓。也許理想只是理想的境地。那麼我的心,願在尋覓中死去,也不願輕易地把理想降低。

  可是獲得幸福的道路在哪兒?“其實我很不自信,尤其在出了書後。”楊晨說,“我並不覺得退了學出了書就有什麼了不起。”

  董芳有一段時間甚至覺得楊晨患上了自閉症,她幾乎不出房間,很少和人說話,以至於說話都不太清楚。

  經歷了漫長的掙扎,楊晨似乎正重新回到父母所期望她走的那條道路上。

  輟學5年後,楊晨重新燃起了學習的願望。她報了一個外語學習班,從《新概念英語》第一冊學起,還正參加調酒師的培訓,並準備在年底參加導遊資格的考試。“我知道我需要一些謀生技能。我必須要依靠自己生活。”她說自己學得很好,每週三次晚上按時去上兩個小時的課,第二天自己在家背單詞。

  退學後,她仍關注着國內發生的各種新聞,正在以馬家爵事件爲背景,醞釀一部寫農村孩子成長的小說;她花了些時間呆在洛陽兒童福利院,無償獻過血,還希望有機會能爲艾滋病人做些什麼。她目前最想做的是職業是女性主義研究者,並願意爲此學習各種艱深的知識。“我想去北京的大學旁聽,你覺得行嗎?”她問我。

  劉雯在進行了半個月短暫的全國採風後,也打算靜下來心,多讀些書,學自己一直想學的知識,比如繪畫、攝影和詩歌,如果有可能的話,也寫本自己的書。

  她自己寫了份海報,跑到鄭州一個外國人聚集居住的小區,四處向人介紹自己:我叫劉雯,我想要學英語……她就這樣找到一羣可以隨時練習口語的外國朋友。

  劉雯退學的報道在《鄭州晚報》刊出後,劉雯寫了這樣一段話作爲迴應:

  “我不希望你們說我放棄了上學,因爲我選擇了生命,不僅僅是上學!我選擇的是我的生存方式,而不僅停留在上學與輟學的表面上!況且,回到你們所談論的話題上,我的初衷是———學習!學習對實現自己理想有意義的可貴的東西,克服一些有必要克服的東西!沒有必要爭執的!

  “我知道自己道路的艱辛,我選擇艱辛!……用一句一個朋友送給我的話來說:我將要———吃苦耐勞,忍辱負重,堅持到底!”

  告別她們,是在一個週末的深夜。她們輪流緊抓我的手,幾乎是用深情的眼神望着我。無論別人如何評論她們,那一刻,我似乎理解了她們身體裏的一切願望:她們不是什麼80後,不是什麼“垮掉了的一代”,她們有着和正常年輕人、甚至正常成年人一樣的需求,不僅是生活中的,更是精神上的。

稿源 中國青年報 編輯 楊岷
幼齡女童搔首弄姿當車模 另類車展引發爭議   04-04-12
廣州大學生現時尚千元族 收入頗豐成另類消費羣   04-04-03
圖文:另類防紫外線眼鏡讓人“瞪大眼”   04-03-26
深圳另類“刺客”一次“任務”要收上萬元   04-03-20
中國另類少年上《時代》封面 “80後”是否垮掉   04-02-26
呢稱: 輸入答案:
 精彩熱圖
嵌入-變動
 北方網精彩內容推薦
·財經頻道 ·體育頻道
基金贖回嚴重藍籌股鏈條被破壞 A股直下4600?
封基套利無間道 三類基金投資者可適當關注
一度跌破5000點 牛市爲何有七成股民虧損
政策缺乏“主見” A股市場必然迷失
南汽、菲亞特“協議離婚”?2009年或正式分手
廣東大勝山東奪九連勝 大鵬再下三分雨取34分
首節實錄:弗老大上場助推姚麥 火箭大比分領先
弗老大引領火箭板凳大爆發 斯科拉享受主力待遇
全國女排聯賽總決賽將開始 天津女排考慮引援
雄鹿主帥贊易建聯比諾天王出色 稱其防守是楷模
·科技頻道 ·娛樂頻道
空調鞋美國問世 每雙鞋售價約60美元(圖)
“嫦娥一號”衛星試傳月球圖像數據
“野生中華鱘再現長江”遭專家否定
一級保護動物懶猴半夜爬上農婦蚊帳
從嫦娥失蹤到華南虎風波 看中國式網絡影響
周杰倫承認新專輯銷量下降 只關心是不是第一
《鐵嘴銀牙》主創宣傳 佘詩曼力撐陳小春(組圖)
田亮葉一茜蜜月要享受自然 新娘不會退出娛樂圈
傳楊樂樂汪涵處分居狀 陷感情危機
張韶涵抱病出席代言活動 衣服下滑頻護胸(組圖)
關閉窗口
 
無標題文檔
天津民生資訊
天氣交通 天津福彩 每月影訊 二手市場
空氣質量 天津股票 廣播節目 二手房源
失物招領 股市大擂臺 天視節目 每日房價
熱點專題
北京奧運聖火傳遞和諧之旅 迎奧運 講文明 樹新風
解放思想 乾事創業 科學發展 同在一方熱土 共建美好家園
2008天津夏季達沃斯論壇 《今日股市觀察》視頻
北方網網絡相聲頻道在線收聽 2008高考招生簡章 復習衝刺
天津自然博物館館藏精品展示 2008年天津中考問題解答
帶你了解08春夏服飾流行趨勢 完美塑身 舞動肚皮舞(視頻)
C-NCAP碰撞試驗—雪佛蘭景程 特殊時期善待自己 孕期檢查
熱點新聞排行 財經 體育 娛樂 汽車 IT 時尚 健康 教育

Copyright (C) 2000-2021 Enorth.com.cn, Tianjin ENORTH NETNEWS Co.,LTD.All rights reserved
本網站由天津北方網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