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國電公司3天會議耗資304萬
審計部門始自去年的對國家電力公司的審計,以6月23日李金華在全國人大常委會上的報告爲標誌告一段落,發現了三大主要問題。但在這些重大問題之下,更有令人拍案而起的“曲目”。
當把對原國家電力公司領導班子進行的任期經濟責任審計還原成一個個具體的事例時,李金華審計長的“清單”顯得更加沉重。
4年前國電公司召開的一個內部人事幹部會議,短短3天時間竟然花費304萬元,人均耗費2.4萬元。事後,又通過做假賬的形式,企圖掩蓋奢侈的事實。
審計部門經過艱苦的審計,近期查清了這次會議的嚴重問題,並向《瞭望新聞週刊》獨家披露了這一罕見的“腐敗會議”。
審計人員揭開迷霧
2000年5月22日至24日,國家電力公司在武漢召開了主題爲“強化幹部管理、提高幹部素質”的人事幹部工作會議,會議由國電公司主辦,華中公司承辦,125名國電公司及公司系統內各單位的主要負責人和人事部門負責人蔘加。
去年,國家審計署對全國電力系統開展審計,當審計人員進駐國電公司華中公司開座談會時,華中公司的羣衆對2000年開的這次會議意見很大,反映的主要問題是奢侈浪費,但是,在找具體經辦人、組織者瞭解情況時,卻遭遇到很大阻力。一方面是有關人員不配合,另一方面華中公司已通過假賬將會議費用掩蓋起來,賬面檢查難度大。
最後,審計部門突破重重阻力,經過艱苦的調查和分析,最終揭開迷霧。審計發現:這個只開了3天的會議,花費達304萬元,其中食宿費用91萬元,接待費用82萬元,禮品費用99萬元以及做假賬發生的費用32萬元。
據瞭解,在武漢召開的國電公司人事幹部會議是繼廣州、上海之後的第三次國電系統人事幹部會。在會議籌備階段,有關方面就提出:“一定要把會議辦好,超過上兩次會議的水平。”在這種精神指導下,這次會議名副其實地開成了食宿標準高、接待規格高和禮品檔次高的“三高”會議。
極盡奢華的“三高”會議
國電湖北公司興建有一家三星級酒店梨園大酒店,但有關方面認爲檔次不夠,於是會議地點選定在武漢一家五星級酒店——香格里拉大飯店召開。代表的住宿一人一間,住宿標準是部門負責人住420元/天的高級單人間,單位負責人是750元/天的豪華單人間,分公司總經理住1500元/天豪華套間。
國電公司原總經理高嚴(已經外逃)的住宿堪稱“國賓待遇”。一方面,爲了他中午有地方休息,會議專門爲他在香格里拉大飯店安排了一套8000元/天的總統套房;另一方面,還在毛澤東等國家領導人住過的東湖賓館花費6萬元安排了一套特大套房,並按高嚴的個人喜好和身材特徵,專門訂做了實木傢俱,更換了牀上用品,就連抽水馬桶都是重新購置的。同時除了華中公司保衛處的兩名保安外,還專門請武漢市公安局派了兩名幹警負責他的安全事務。
承辦方華中公司還動用了在武漢的各種物質資源和社會關係資源提高會議規格。在與會代表的往返接送上,華中公司除調用了公司及所屬單位的車輛外,還通過當地公安機關和接待部門,調用了3輛警衛車輛和豐田考斯特,分公司總經理以上領導抵漢時,均用警衛車輛開道和殿後。公司總經理高嚴到達時,酒店甚至還鋪設了用於接待國賓用的紅地毯。會議期間,經常是高檔車隊隨着警車呼嘯而過,引得路人側目。另外,會議期間,爲使會議代表愉悅身心,享受高質量的視聽之娛,會議還特地從北京邀請到一家全國知名的歌舞團,專程到漢爲會議代表和電力系統的幹部職工在武漢劇院舉行了兩場專場演出。承辦方爲此支付的“會議費”達82萬元。
會議結束的豐盛酒會一過,全體與會代表都收到了一份價值不菲的會議禮品,包括華倫天奴T恤衫、沙馳皮包、名牌剃鬚刀、高檔洗漱用具、上等茶葉各1件,每份禮品價值逾3000元。會議工作人員也得到了一份價值不等的紀念品。高嚴身邊個別工作人員甚至還趁機收受了一臺價值約3萬元的IBM筆記本電腦。這些禮品共花費99萬元。
煞費苦心掩蓋奢糜作爲
國電公司明白,一次內部人事工作會,花費幾百萬“說不過去”。爲了合法支付數額巨大的會議費用,應付檢查,以達到在賬面上根本看不出鉅額花費的目的,華中公司煞費苦心,對會議費用進行了“技術處理”,除對發生在香格里拉大飯店的85萬元費用直接在公司財務據實列支外,其他諸如禮品、演出等費用均由其所屬的全資子公司華中電力賓館以會議費的名義虛收虛支。
具體操作爲:由華中公司向所屬華中電力賓館打借條(借條不入賬),然後拿柴米油鹽之類的日常生活用品等虛假票據計入電力賓館的成本。根據成本,電力賓館又虛增了收入。爲補償賓館虛增收入後的稅款開支,華中公司還按15%的稅率支付給電力賓館32萬元。
這樣,沒在華中電力賓館開一天會,卻在華中電力賓館發生了219萬元的會議費,再加上在香格里拉發生的85萬元的會議費用,304萬元的費用被包裝得嚴嚴實實。審計部門一位不願公開姓名的處長對《瞭望新聞週刊》記者說,賬上除了85萬元的費用外,沒有一張會議原始發票,給審計人員的調查取證增加了很大的難度。另外,採用這種先借後銷貸的方式採購大宗財物,採購人員有沒有個人貓膩都很難說。
參加這次審計的同志對這個會議留下了深刻印象,一位審計幹部說:“我們審計過不少國有大型企業,像這樣奢華還從沒見過。一個公司內部管理會議,又不是商務會議,不能創造任何經濟效益,花費如此之巨十分罕見,並且會後採取做假賬的辦法妄圖瞞天過海,性質十分惡劣。”
華中公司內部很多工作人員對4年前召開的這個會議表示不滿,有的甚至十分憤慨地說,上海、廣州召開的前兩次人事會議也有類似浪費行爲,但沒有引起有關方面的重視,導致第三次會議奢侈浪費有過之而無不及。這種借會議之機大肆揮霍公款的行爲,嚴重敗壞了社會風氣,助長了公款消費攀比之風,與黨和國家的廉政規定和會議紀律是完全背道而馳的,也極易引起公衆對電力系統的不滿。
有關人員指出,像這種上級主辦、下級單位承辦的會議現實中很多,由於上下級之間有着千絲萬縷的利益聯繫,下級認爲即使超規格接待也“不會吃虧”,一般都會突破接待標準,不惜費用地辦會,這樣一方面可以給領導一個好印象,爲自己仕途晉升鋪路,另一方面也可以通過上級給項目等多種方式“堤內損失堤外補”,有百利而無一害,尤其是財力雄厚、社會影響力強的單位更是會調動自己的一切資源爲會議服務。對這種腐敗會議,應採取有力措施加以遏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