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北方網消息:海河上新建起的幾座大橋,每一座都有自己的獨到之處——如慈海橋的“摩天輪”、奉化橋的“美麗花瓣”以及蚌埠橋的“鋼網架構”等,組合起來便形成海河上“一橋一景”的獨特風光。在這些景緻中,城建集團三公司正在建設的大沽橋上“日月增輝”不對稱雙拱將最先亮相。記者昨日從施工現場獲悉,這對巨型雙拱正在進行初期製作,8月初將運往大沽橋安裝。
大沽橋位於和平、河北兩區交界的海河上,連接河北區博愛道、五經路、海河東路與和平區大沽北路。據瞭解,“日月增輝”巨型雙拱中的大拱拱圈弧長140米,向外傾斜18度;小拱拱圈弧長116米,向外傾斜22度,它們共由88根吊杆繫於橋的兩側,與橋外伸出的半圓觀景平臺相對。據介紹,這種設計全稱爲“不對稱外飄式聯合樑系杆拱橋”,至今爲止獨一無二。
弧長這麼長、傾斜角度如此大的巨型雙拱準備如何“飛”上大沽橋?沒有橋墩立於河中的橋面依靠什麼支撐?除了美觀,雙拱還有什麼作用?帶着這些問題,記者專訪了工程項目經理、城建三公司的賈亮工程師。
據介紹,在初期製作中,大、小雙拱將各自被分成13段,每段最大重量不超過30噸,8月初製作完成後,運往大沽橋施工現場,此時橋面工程也相應結束,13段鋼結構的拱部分便要吊裝焊接了。賈工告訴記者,吊裝如此巨大的雙拱依靠的“祕密武器”是一個鋼結構支架,這個鋼結構支架可以任意組成各種形狀,與拱的形狀、位置、角度完全吻合。零散的部分首先被接到支架上,固定住後再焊接,進而形成一個完整的拱,最後撤下支架。除了美觀,這對拱圈還將承載106米主跨橋面的所有重量,承重主要由繫於拱圈上的88根吊杆受力完成,這個獨特的設計同時把普通橋樑水面橋墩的支撐力變爲吊杆的拉力,省去了河中的橋墩,真正打造出“橫跨”海河的壯觀大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