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對國家電力公司某些領導幹部涉嫌以權謀私和經濟犯罪問題,中央紀委的調查,早已開展,涉嫌犯罪的亦已移交檢察機關處理
6月23日,隨着審計報告的公佈,中國媒體頻繁地使用了“審計風暴”的說法。在人們對審計署官員表示讚賞和敬意的情境下,也有人追問“紀委到哪裏去了”,此外,網民還提出用“風暴”式運動來反腐。
其實,“運動反腐”由於弊大於利,已爲中共十一屆三中全會所否定。事實上,這些年紀檢監察機關與審計部門的聯繫非常密切,相互及時交換髮現的有關線索。
中央紀委早已調查審計涉及的案件
據從各方面瞭解,對國家電力公司某些領導幹部涉嫌以權謀私和經濟犯罪問題,中央紀委的調查,早已開展,涉嫌犯罪的亦已移交檢察機關處理。
國家林業局下屬單位騙取國家財政貼息資金的問題,中央紀委監察部有關室與國家林業局紀檢組監察局組成的聯合調查組,也進行了認真調查,對有關領導幹部的責任認定和最後處理工作正在進行。
對長江堤防隱蔽工程建設中弄虛作假、偷工減料問題,中央紀委監察部也已協調國務院有關部門進行查處,其中涉嫌犯罪的已經移送司法機關……
對於紀委和審計的關係,並不是紀委不作爲,審計報告所披露的問題,從案件線索的來源來看,儘管只佔一小部分,但由於違紀違規的金額巨大,成案率較高,各級紀檢監察機關一直給予了高度重視。
爲了不放過任何一起違紀違法案件線索,紀檢監察機關不僅要從公衆的揭發舉報中認真蒐集,不僅要通過與組織、公安、海關、稅務、審計、信訪等部門和法院、檢察等機關的協同動作和聯席會議瞭解掌握,而且要從窩案串案中努力發掘。
另外,各級地方和部門的紀檢監察機關,對審計部門發現的有關違紀違法案件線索,同樣十分重視,有的已經得到處理,有的正在進行調查。
中共十六大以來,審計報告日益透明,顯示的不是某個部門的單兵突進。
紀檢監察機關20年查處案件數百萬件
事實上,從改革開放之初的反腐蝕鬥爭到現在的反腐敗鬥爭,紀檢監察機關始終衝在第一線。
當不少人誤認爲“經濟要開放”,“紀律要鬆綁”時,當不少人指責紀檢監察機關已成爲改革開放的“絆腳石”時,紀檢監察機關在黨中央的堅決支持下,堅持“兩手抓”的方針,堅持不懈反對腐敗,保衛了改革開放的成果。
據瞭解,這些年戰鬥在反腐敗鬥爭前線的紀檢監察幹部,不僅要流汗流血,而且一些紀檢監察幹部包括領導幹部還爲之獻出了生命,如四川某國企的紀檢幹部車昭富,江蘇省紀委副書記季奎順等。
如果把這20多年中央紀委的全會報告所公佈的案件數統計一下,各級紀檢監察機關查處的違紀違法案件達數百萬件,處分的縣處級以上黨員幹部也不少於數萬人,僅2003年查處的省部級領導幹部案件就達20多件。
13年磨一劍的黨內監督條例的制定和頒佈,十六屆三中全會明確提出“建立健全與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相適應的教育、制度、監督並重的懲治和預防腐敗體系”,以及中央和省一級的巡視制度和中央紀委監察部對國家有關部委紀檢監察機構實行直接領導的派駐制度的深入推進和完善,都被視爲重大突破。
各級紀檢監察機關在這場攸關黨和國家生死存亡的反腐敗鬥爭中,不僅擔負着組織協調的重任,不僅承擔着整合(包括審計報告在內)各種反腐資源的職責,而且始終站在反腐敗鬥爭的最前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