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備受天津市民關注的天津博物館工程,目前正在進行緊張的內部收尾,9月開始布展,預計“十一”國慶節期間全部建成並對外開放。那麼現在該工程的進展如何呢?昨日記者在天津市博物館看到,館內施工收尾工作正在緊張進行,內部主體結構已經初具規模。
天津博物館與本市多家大型展覽館性質不同,將展示藝術博物館藏和歷史博物館藏的精品。它的主體建築由日本川口衛設計師事務所設計,外形如天鵝,堪稱我國北方一絕。記者瞭解到,大館一層爲前廳和庫房、二層爲藝術品陳列廳、三層爲天津百年風雲特色地方展。最有趣的是,坐上木製的舊式電車,觀衆便可看到一個可移動的展覽。
珍寶館 全館最值錢的大廳
 |
| 珍寶館透視效果圖 |
據瞭解,二層的珍寶館是全館最值錢的大廳,它的主題爲中國傳統館藏珍寶。據珍寶館的設計者——天津藝術博物館陳列部主任劉書德介紹,珍寶館位於二層中心地帶,面積600平方米,將展出110餘件國寶級文物精品。記者看到,珍寶館內用黑檀石木板材製作的展櫃已經出爐。據介紹,藝術博物館的“鎮宅之寶”——一幅宋代范寬的《雪景寒林圖》將列於珍寶館藏最主要的位置。珍寶館還會收錄瓷器《玉湖春瓶》、八大山人的《荷花捲》、王羲之的《寒切帖》等價值連城的國家級文物。藝術博物館館藏精品刻鎛、刻鐤,珍品硯臺等也將分別陳列珍寶館中。此外,明清繪畫到時也是珍寶館藏一大特色。
照明光源人體感應自動開啓
珍寶館的另一大特色就是採取密閉式樣的人造燈光照明手段來更好地表現文物本身,整個珍寶館採取暗展方式,所有館藏都用暗暖調強調紅色。劉書德告訴記者,珍寶館的天花板是夕陽紅的顏色,地毯接近硃砂紅,通過展具,巧妙地運用現代防紫外線、照度高、色溫好的光源,突現了文物的原始風格。另外,珍品館內珍貴的字畫與手卷全部採用人體感應照明系統,平時照度低,當人走近時燈光會自動開啓。另據介紹,爲了防止盜竊,珍寶館館藏珍品外採用了從國外進口、較爲牢固並且透明度高的超白玻璃。
《百年風雲》再現天津百年曆史
以《百年風雲》爲主題的天津百年曆史將在三層展出。展廳展現了印刷業、造紙業、造幣業、教育業等天津幾大重工行業的發展歷史。日本華工上船時的華工碑,古老繁華的上海商業街區,天安門城樓氣派景觀,天津早先印刷織布,還有起士林的古老構架格局,都將在這裏呈現。主展廳中,由美院學生創作,一幅高10米、寬25米左右的大型畫卷——《百年風雲》近日勾勒完畢,畫卷上分列了百年來在天津活動過的周恩來、鄧穎超、梁啓超、李叔同等歷史名人。廳中間的四個柱子模仿大衚衕地區最早的柱子建成。廳的正前方是一座正在建設中的臺子。據瞭解,臺子中央即將擺放一座直徑爲5米的微雕。展廳的一側是一部仿製的紅色石膏井,旁邊陳列着歷史博物館館藏文物——百年老文物井。
移動景觀坐電車看“動感之都”
在三層主展廳旁邊的第三展廳中,多媒體電腦的應用和移動景觀的設置,使其顯得格外特別。坐上木製的舊式電車,觀衆便可看到一個可移動的展覽。車子的一面窗戶衝着展廳,另一面運用高效視覺的科技手段“放映”電影。在密閉的燈光中,車窗即爲電影屏幕,彷彿在看一部動感電影,讓人錯以爲步入了三四十年代。其實,奇妙的是物體不動,只是影像在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