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國家人口與計劃生育委員會副主任趙白鴿15日在新聞發佈會上表示,作爲未來十年一個很重要的任務,中國政府已經制定了於2010年將出生性別比降到正常水平的目標。她認爲,造成中國出生性別比失衡的原因可以歸結爲兩個方面。首先是文化傳統的影響,即所謂的男孩子偏好,這是一個很大的問題;其次,中國出現這個問題和農村的社會保障機制是緊密聯繫在一起的。
據介紹,中國政府將採取一系列措施以使出生性別比降到一個正常水平。
中國國家主席胡錦濤在2004年人口資源環境座談會上,明確提出瞭解決人口出生性別比問題,並且作爲未來十年一個很重要的任務,中國政府已經制定了在2001年將出生性別比降到正常水平的目標。
中國還將開展相關內容的宣傳和教育活動。其中最有代表性的一個項目就是“關愛女孩行動”,這個行動已經在全國開展試點。
“這個活動一個最重要的目的就是要使老百姓能夠有一個正確的觀念,糾正男孩的偏好,提高女孩的地位,讓女孩出生的時候,就擁有一個平等的權利,”趙白鴿說。此外,中國將通過有關的法律文件,比如《母嬰保健法》、《人口與計劃生育法》等明確規定,嚴格限制非醫學原因的性別鑑定。
“這種限制不僅僅是限制個人行醫,同時在衛生和健康機構也是嚴格限制的,如果出現了這樣的問題要追究法律責任,”趙白鴿說。
出生嬰兒性別比,是指每百名出生女嬰對應的出生男嬰數。根據中國2000年第五次人口普查結果,這一數值爲119.92,即當時平均每出生100名女嬰相對應地出生了近120名男嬰,這大大偏離了103-107的正常範圍。
20世紀70年代,中國出生嬰兒性別比完全正常,而進入20世紀80年代以來,這一性別比開始持續偏離正常範圍,已經到了相當嚴重的程度。
據國家人口計生委提供的資料,全國2000年出生人口性別比(119.92)與1990年第四次人口普查結果相比,上升了8.5個百分點,比正常值高出近14個百分點。
中國只有內蒙古、黑龍江、貴州、西藏、寧夏、青海、新疆7個省、自治區出生人口性別比在110以下,而這些省、自治區的人口只佔全國總人口的10%。佔全國人口90%的其他24個省、自治區、直轄市,出生人口性別比都在110以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