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 | 天津 | 民生 | 廣電 | 津抖雲 | 微視 | 讀圖 | 文娛 | 體育 | 圖事 | 理論 | 志願 | 專題 | 工作室 | 不良信息舉報
教育 | 健康 | 財經 | 地產 | 天津通 | 旅游 | 時尚 | 購物 | 汽車 | IT | 親子 | 會計 | 訪談 | 場景秀 | 發布系統

"津雲"客戶端
  您當前的位置 :北方網 > 新聞中心 > 國內 > 時事圈點 正文
關鍵詞:
 
最新新聞排行
· 節能技術產品集中亮相 助力大規模設備更新
· 天津公安機關推動黨紀學習教育走深走實 把紀律教育融入隊伍建設
· 市委常委會召開會議 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重要講話重要指示精神,進一步研究部署深入 推進京津冀協同發展、加快發展新質生產力、加強學校思政課建設等工作 陳敏爾主持並講話
· 卡塔爾:以色列進攻拉法使停火談判幾乎陷入僵局
· 都市報道60分 (2024-05-14)
· 國臺辦:大陸將對5名臺灣所謂『名嘴』及家屬實施懲戒
· 天津新聞 (2024-05-14)
· 央行對7家拒收人民幣現金的單位及責任人作出經濟處罰
· 高端訪談|共建俄中新時代全面戰略協作伙伴關系的美好未來——訪俄羅斯總統普京
· 第二屆『你好,天津』網絡短視頻大賽第三個季賽評選結果公示
 

浙江走出新一代中國農民 過半農民“洗腳”上岸

http://www.enorth.com.cn  2004-07-26 14:23
 

 

  過半農民放下鋤頭

  千百年來,“面向黃土背朝天”是中國農民的謀生之道。而今,這種狀況正在發生令人矚目的變化。浙江,農民收入結構的變化昭示着,這裏正走出新一代中國農民。

  兩個80%說明什麼

  統計資料顯示,2003年,浙江農民人均純收入達到5431元,增長8%左右,高出全國平均水平4個百分點,連續第18年保持全國省(區、市)第一。全面建設小康社會,農民增收是關鍵。然而,農民增收又始終是困擾各地黨委、政府的頭號難題。浙江的“十八連冠”堪稱奇蹟。18年來,浙江農民告別貧困走向富裕,依循的是什麼“路徑”?他們的做法和經驗給了我們什麼啓發?解析一下浙江農民的收入結構,可以讓人們清晰地看到農民增收“突出重圍”所必須遵循的某種客觀規律。

  提及浙江農民的收入結構問題,最引人矚目的是兩個“80%”:2003年,浙江農民工資性收入和家庭經營二、三產業的收入在人均收入中的比重以及對純收入增長的貢獻率均在80%左右。

  前一個80%說明,在浙江農民的收入結構中,來自非農的比重已成“絕對主力”;後一個80%則昭示,維持收入較快增長的最大動力還在“非農”。這兩個“80%”啓示我們,農民要致富,功夫在“非農”。

  職業農民在“轉業”

  不久前,新昌縣新林鄉農民葉惠中走進該縣東方針織製衣有限公司的大門,成爲該廠的一名正式職工。他可能不知道,自己已是浙江紹興市第127萬個“洗腳”進城的農民。紹興地處寧紹平原,是浙江的傳統農區。截至目前,在這個市201.9萬農村勞動力中,已經有63%從事非農產業。

  紹興縣(紹興市下屬縣)華舍街道西蜀阜村去年全村總收入達864萬元,人均收入達8244元。村幹部說,他們靠的就是企業的發展和務工收入。目前,該村務工的農民達676人,佔全村總勞動力數的81.4%。工業發展了,農民收入提高了,也促進了第三產業蓬勃發展,吸引更多的農民脫離土地,從事非農產業,促進農民收入進一步提高。紹興市越城區皋埠鎮農民李阿東師傅,在市區開飲食店已經有三四年了,其間積攢了上百萬元的家產。阿東師傅告訴記者:“以前綁在農田裏,餓不死,富不了,過着‘溫開水’的生活。不料,跳出農田沒幾年,就奔小康了!”據統計,紹興市從事商貿經營活動的農民達60萬人左右。

  紹興只是浙江的一個縮影。統計數字顯示,目前,浙江全省從事二、三產業的農村勞動力佔農村勞動力總數的比重也達到了60%左右。浙江省農辦副主任顧益康指出,減少農民是解決農民增收問題的大前提。沿襲了四五十年的城鄉“二元”分割,使得大量農民滯留農村,從而造成了農村人均資源佔有量過小,勞動生產率低下。不把農村富餘勞動力解放出來,要根本上提高農民收入就是一句空話。

  浙江連續18年奪得農民增收之冠,其中奧祕就在於,改革開放以來,浙江農村工業化和農村城市化的進程先人一步,爲富餘農村勞動力的溢出提供了空間和動力。目前,在戶口登記冊上,浙江農民依舊有2000多萬人,但其中不少人已有10年沒下過地;他們中過半者所從事的職業已經和農業沒有直接關係,只是“戶口農民”而不再是“職業農民”。如今,浙江的“職業農民”,即單純從事農業的農民已經很少。統計數字顯示,即便在那些還在種田的農民中,也有86%處在半農半工(或半商)的兼業狀態。

  政府推動“轉業”培訓

  農民職業狀態的改變,要求他們具有適應新狀態、贏得新挑戰的技能。政府大力推動了這項工作。

  衢州是浙江西部的農業大市。早些年衢州爲摘掉後進帽子,先後打過諸如“招商戰役”、“水果戰役”、“優高農業發展戰役”等區域性的經濟發展戰役,取得不少成績,但是始終讓人感覺沒有點中要穴。

  衢州主要領導說,從“就農業論農業、就農村抓農村”到“培訓農民、提高農民、轉移農民”,我們對解決“三農”問題的認識逐步提高,抓住了生產力中最關鍵的要素──人。

  基於這種理念,2003年,衢州市委、市政府作出了實施“萬名農民素質工程”的重大決策。具體目標是:從2003年開始,每年培訓農民5萬人。到2007年,全市培訓農民達到25萬人,全市大多數農戶至少有一名主要勞動力接受並通過教育培訓,近50%的適齡農民受到知識技能培訓,使他們成爲具有較高文化素質和一定專業技能的新型農民。

  近年來,幾乎每個鄉鎮,都辦有各種各樣的“農民培訓班”。以家政服務、縫紉、紡織、打井、裝潢、廚師、建築、機電等專業技能培訓爲重點。如今全市已形成30多個初具品牌效應的保姆鄉、廚師村、縫紉村、技工村……

  “燒出好飯菜”是核心課程,“如何接電話”是課堂練習內容,“家庭心理和職業道德”是必修課,英語很難學,但也有人選修──這是在培訓保姆;車間是教室,車牀是課桌,一塊粗糙的鋼板就是作業本,而筆就是那把尖尖的銼刀──這是在訓練技工。

  世世代代躬耕土地,曾經培育了“天子胡柚”、“常山獼猴桃”、“開化龍頂茶”等全國知名農產品的衢州農民,在政府的引導和規劃下,如今又成了身懷熟練技能走進二、三產業的“名牌”人才。

  據統計,去年衢州全市共組織培訓農民11.7萬人,新增有組織勞務輸出5.54萬人,累計勞務輸出37.3萬人,佔農村勞動力總數的31.6%。去年全市農民人均純收入達3980元,比上年增加385元,增長10.71%,在385元的增量中來自農民務工的增收佔64.8%。記者潘海平

  “洗腳”後從哪上岸

  統計數字表明,我國農村富餘勞動力有1.7億人。這支龐大的隊伍如果“洗腳”上岸,我們就必須在增加他們的收入和社會承載力之間博弈,從而儘可能減少社會進步的成本與代價。

  在解析浙江農民收入結構中,記者發現了一組有趣的數字:從2003年浙江農村外出勞動力的分佈看,以省內爲主,佔77.1%。其中選擇在地級市以下城市(鎮)就業、經營的佔72%左右。浙江人口4700萬左右,按照城市化水平50%左右計算,農民人數約爲2300多萬,其中勞動力應爲1000多萬。據統計,在這1000多萬勞動者中,至少有60%脫離了農業。

  數百萬的農民離開農業,同時又大多在本省範圍內活動,他們沒有一下子涌向大城市,他們去了哪裏?

  改革開放後,浙江在農村工業化的進程中形成了獨特的“塊狀經濟”發展模式,即在相對集中的地域上,千家萬戶分工協作,生產經營某一個或某一類產品。最新的統計數字表明,平均26個浙江人中就有一個老闆,在溫州和台州地區,平均每4個家庭就辦有一個企業。

  諸暨市大唐鎮鎮區面積僅爲5.5平方公里,戶籍人口不足3萬人。就是這樣一個小鎮,卻星羅棋佈地分佈着4000多家襪業企業,一年能創造近21億元的國內生產總值,農民人均可支配的收入達1.25萬元。

  “小戶圍繞中戶轉、中戶圍繞大戶轉”,大唐的農民,有實力的興辦規模企業;實力小的就從事家庭作坊式生產。現在全鎮擁有加彈機762臺,紡絲機144臺,棉筋機228臺,各類襪機近2萬臺,紡絲、加彈、織襪、印染、整理、包裝等織襪所需的一道道工序和所需的每一種材料在大唐一應俱全,並形成了多行業密集發展的立體式格局。大唐人一年能生產80億雙襪子,能讓全世界人民平均每人每年穿上一雙。

  不少人問大唐農民,你們爲什麼不造汽車,不造飛機,偏要做這獲利不高的小襪子?大唐人如此回答:“大錢賺不來,小錢也要掙!”大唐農民的話,其實道出了浙江“塊狀經濟”大量吸納農民的深刻內涵:對於剛剛“洗腳”上岸的農民來說,受知識、技術以及資本等諸多條件的限制,讓他們去造電腦是不現實的;讓他們全部走進大都市,去和城裏人拼搶本來就有限的工作崗位也是不現實的。真正能讓他們離開農業又能致富的,就是發展他們夠得着、融得進的產業,從而爲他們艱難的命運改變提供“緩衝”地帶。

  圍繞越做越大的襪業產業,大唐鎮各類市場應運而生。從1991年開始,這裏先後建立了輕紡原料市場、襪業市場、聯託運市場和勞動力交易市場。2001年,大唐鎮又籌措資金2億元,建成了集輕紡原料市場、襪業成品市場、襪機配件市場、聯託運市場、會展中心於一體的大唐輕紡襪業城。襪業城佔地400畝,總建築面積12萬平方米,共1600個商鋪。市場的興盛帶來了大量的物流、人流和資金流。第三產業隨之繁榮。在大唐,賓館、飯店、電子遊戲室、卡拉OK廳、舞廳、音樂茶座、健身館等一片紅火。大唐就像一塊永不飽和的海綿,吸納着來自農村的勞動力。據統計,不僅本地3萬多人閒不下來,大唐外來打工者也達到3萬多人,超過了本地人口。

  領帶、鈕釦、襪子、水泵、圓珠筆等等在浙江都成了產業。目前,在浙江像大唐襪業這樣“塊狀經濟”至少有360多個。有專家指出,浙江農民參與的“塊狀經濟”創造了工業產品新的競爭力模式。在國家統計局統計的全部主要工業產品中,居全國前10位的浙江產品有336種,佔63%。其中,有56種產品浙江的產量居全國第1位,佔被統計產品總數的10.5%;另有53種產品產量居全國第2位,佔被統計產品總數的10%。

  專家指出,以產業爲依託,把“農民的參與度”同“產值”和“利潤”作爲同樣重要的指標來對待,浙江獨特的農村工業化之路,爲突破“二元”結構所帶來的困局提供了新經驗,在城市和農村之間,爲富餘農民提供生存和發展的“第三空間”。

  東陽市南馬鎮花園村是個不足500人的村莊,然而這裏卻擁有服裝、火腿加工和生物科技等12家企業。花園農民在花園集團的企業裏打工賺錢,或自己經商辦廠,收入全部來自二、三產業。最新統計數據表明:該村2003年人均純收入達到19579元。在花園村,即使沒有謀生本領的人,每年也有300多元的各種補償,60歲以上的老人每年還可享受720元生活費、350公斤口糧的養老待遇。花園農民沒有各種稅費負擔,適齡兒童入托、入學費用全部由村集體承擔。浙江的經驗表明,在農村和城市之間,溢出農業的農民締造了自己的“天堂”。終結“職業農民”的同時,又沒有製造“城市貧民”,這是浙江的又一個奇蹟。記者潘海平

  “加減法”書寫大文章

  浙江省農調隊對全省2700戶農村住戶抽樣調查顯示,今年一季度浙江農村居民人均現金收入2067元,比上年同期實際增長11.6%。這是自2000年第一季度開始,這個省農村居民現金收入連續四年同期保持二位數的實際增長速度。

  農民現金收入持續增長除了宏觀環境較好外,更重要的是因爲浙江農業的穩定和農業經營方式的轉變。在今年一季度,浙江農民農業收入在季度現金收入中佔1/6。事實上,從上世紀末開始,儘管農業在全國範圍內都經受了嚴峻的考驗,但是浙江農民收入中來自農業的部分出現了止跌返升現象,去年的增長幅度達到3.7%。

  這無疑讓許多地方感到不可思議。浙江農民收入位居全國前列的最大奧祕就是“非農”,在許多人看來,農業對浙江農民來說已微不足道。而事實上,“職業農民”減少的過程恰恰是農村留守“職業農民”人均資源佔有量增加的過程。這一減一加,啓動了農村資源優化配置的進程,並帶動了農業生產經營方式的改變。

  浙江義烏市蘇溪鎮有位叫張金林的農民,早些年就開始在義烏市著名的中國小商品城裏擺攤,妻子在鎮裏的私營企業上班,家庭每年收入10多萬元。他有個弟弟,做不來生意,只好在家裏種田。一開始,鄰里周邊都說哥哥有出息,弟弟沒本事。近幾年來,弟弟把稻田改成了塑料大棚,種起了瓜果蔬菜。沒想到,一畝大棚種一季節茄子就能賺好幾千元。勁頭一來,他把哥哥家裏閒置着的承包地也蓋起了大棚,如今每年收入也有八九萬元。

  張金林說:“現在種田也有奔頭了。像我們村裏,2/3的農民都進城做生意,原來種菜的人都變成了吃菜的人,市場大了,我弟弟種的蔬菜瓜果,每天開着三輪車運到城裏就賣掉,銷路不愁不說,碰上時鮮貨,人們都搶着要,根本不還價。”

  浙江省農辦副主任邵峯說,城鄉統籌發展給現代農業帶來契機。“二元”結構帶來的農村人均資源過少以及分散經營的問題,因爲越來越多的農民溢出農業而有所鬆動,土地適度規模經營、農業產業化經營就有了新的動力。

  天台縣55萬人口中,約有14萬人出門在外創業,外出村民空閒的承包地達5萬餘畝。爲避免這些土地“拋荒”,這個縣在土地承包權不變的條件下,由各行政村黨支部、村委會成員當中介、做“紅娘”,在外出村民和“留守”農民間穿針引線,請一批“留守”農民承租代管,並出現了自願組合無償承租、少量收租託管經營、招標經營集體流轉等多種託租代管形式。在一些有條件的村,還組建了外出村民承包土地代管、託管流轉中心,由外出村民填寫土地託租代管委託書,土地承租委託給代管站、託管中心等,形成集體代管、託管、統一流轉機制。再通過與農業龍頭企業合作,吸引了大量資金投資農業,成片開發種養業基地。這個縣白鶴鎮下宅村1400多村民中有500多人外出務工,該村黨支部、村委會建立外出村民承包地代管站,集體出面對“富餘”出來的100多畝土地進行招標承租,請3位留村的農民代管經營種植黃花梨。

  多年來分管“三農”工作的建德市委副書記徐志生說,鼓勵、引導、幫助農民走出農村,是增加農民收入要做的一篇文章;把農村的土地、山林等有限的資源,用好、用足、用活,則是另外一篇文章,兩篇文章合起來,纔是一篇完整的大文章。

  資源配置狀態的改變帶來了農業生產經營方式的可喜變化。在臺州市,目前各類農民專業合作社150餘家,入社農戶近3萬戶,帶動農戶10多萬戶。這些農民專業合作組織發揮當地資源優勢,圍繞特色,打造優質品牌,成了千家萬戶小生產與千變萬化大市場有效接軌的橋樑。溫嶺果蔗和上盤西蘭花在合作組織的帶動下,目前規模都發展到了10餘萬畝。黃岩茭白、溫嶺西瓜、三門辣椒和天台高山蔬菜等一大批特色農產品都已形成產業優勢,其中翼龍牌西蘭花、石樑牌高山蔬菜等5個產品被中國國際農博會命名爲名牌產品。

  統計資料顯示,目前浙江省土地規模經營面積464萬畝,主要畜種規模養殖達55%。全省通過省認定無公害農產品基地708個,制定各類農業標準和規程1590項,已發展各類農業龍頭企業、農村專業合作經濟等產業化經營組織6883個。浙江農民收入結構的變化,從根本上說是資源配置、組織結構、生產方式發生變化的結果。這一系列的變化正在勾勒着新一代中國農民的風貌。記者潘海平

  短評:農民的命運就是國家的命運

  農民,在中國是一個沉重的字眼。人口占80%以上,僅這一點就不得不讓人承認,農民的命運就是中國的命運。

  歷時已久的“二元”分割,使得農民囿於有限的田園,爲溫飽而奮鬥。

  農民命運的改變從離開土地開始。改革開放後,浙江農民在計劃經濟的夾縫中率先“洗腳”上岸,開始了改變命運的偉大實踐。如今,他們功成名就。

  一方面,農民離開農村,改變了農村資源的配置狀態,使得人多地少的農村,實際的人均資源佔有量得到改善,並且使農業的適度規模經營成爲可能。另一方面,農民離開農村,爲二、三產業提供了不可或缺的廉價的勞動力資源,爲日益龐大的城市提供了自食其力的消費者。

  衆所周知,中國經濟社會的根本性瓶頸,就是城鄉“二元”分割狀態。打破城鄉“二元”分割狀態最直接也最自然的力量就是大批農民自發地脫離土地。農民爲改變自身命運而採取的壯舉,恰恰爲國家改變發展的瓶頸制約提供了歷史性機遇。

  任何人命運的改變都是艱難的。更何況,農民在知識、技能和資金的積累上長年處在弱勢狀態。全社會應該爲農民這種艱難的命運改變,提供緩衝地帶。中國需要造電腦、造火箭的高新技術產業,中國同樣需要讓勞動力資源得以充分發揮的中小企業和民營經濟。當我們在覈算產值、利潤等等經濟指標時,千萬不要忘記考察當地產業的農民參與度。浙江的實踐表明,農民是社會財富的創造者、社會前進的推動者,因而理所當然應該成爲社會進步成果的分享者。

  在浙江,人們欣喜地看到,獨特的“塊狀經濟”,讓農民真正成了農村工業化和城市化的主體,並且創造了參與世界市場的核心競爭力。在浙江,人們還欣喜地發現,是政府的開明才爲農民走出大田撐起一片藍天,從而出現了“百萬農民創業,帶動千萬農民就業”的生動局面,使得農民普遍得實惠,長期得利益。如今,面對正在改變命運的農民,浙江各級政府更是在社保、醫保、就業、教育等方面推行一系列城鄉一體化的統籌政策,使得農民離開田地後不再徘徊於社會的邊緣。在農民改變命運的征途中,浙江是先行者、探索者,很值得我們關注和研究。

  浙江作爲先行者,其根本的動力來自最樸素也是最深刻的認識:沒有農民的發展就沒有全面的發展,沒有農民的小康就沒有真正意義上的小康。從這個意義上說,農民的命運就是國家的命運。

稿源 半月談 編輯 樑宏峯
呢稱: 輸入答案:
 精彩熱圖
嵌入-變動
 北方網精彩內容推薦
·財經頻道 ·體育頻道
基金贖回嚴重藍籌股鏈條被破壞 A股直下4600?
封基套利無間道 三類基金投資者可適當關注
一度跌破5000點 牛市爲何有七成股民虧損
政策缺乏“主見” A股市場必然迷失
南汽、菲亞特“協議離婚”?2009年或正式分手
廣東大勝山東奪九連勝 大鵬再下三分雨取34分
首節實錄:弗老大上場助推姚麥 火箭大比分領先
弗老大引領火箭板凳大爆發 斯科拉享受主力待遇
全國女排聯賽總決賽將開始 天津女排考慮引援
雄鹿主帥贊易建聯比諾天王出色 稱其防守是楷模
·科技頻道 ·娛樂頻道
空調鞋美國問世 每雙鞋售價約60美元(圖)
“嫦娥一號”衛星試傳月球圖像數據
“野生中華鱘再現長江”遭專家否定
一級保護動物懶猴半夜爬上農婦蚊帳
從嫦娥失蹤到華南虎風波 看中國式網絡影響
周杰倫承認新專輯銷量下降 只關心是不是第一
《鐵嘴銀牙》主創宣傳 佘詩曼力撐陳小春(組圖)
田亮葉一茜蜜月要享受自然 新娘不會退出娛樂圈
傳楊樂樂汪涵處分居狀 陷感情危機
張韶涵抱病出席代言活動 衣服下滑頻護胸(組圖)
關閉窗口
 
無標題文檔
天津民生資訊
天氣交通 天津福彩 每月影訊 二手市場
空氣質量 天津股票 廣播節目 二手房源
失物招領 股市大擂臺 天視節目 每日房價
熱點專題
北京奧運聖火傳遞和諧之旅 迎奧運 講文明 樹新風
解放思想 乾事創業 科學發展 同在一方熱土 共建美好家園
2008天津夏季達沃斯論壇 《今日股市觀察》視頻
北方網網絡相聲頻道在線收聽 2008高考招生簡章 復習衝刺
天津自然博物館館藏精品展示 2008年天津中考問題解答
帶你了解08春夏服飾流行趨勢 完美塑身 舞動肚皮舞(視頻)
C-NCAP碰撞試驗—雪佛蘭景程 特殊時期善待自己 孕期檢查
熱點新聞排行 財經 體育 娛樂 汽車 IT 時尚 健康 教育

Copyright (C) 2000-2021 Enorth.com.cn, Tianjin ENORTH NETNEWS Co.,LTD.All rights reserved
本網站由天津北方網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