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9月3日,中共中央總書記、國家主席胡錦濤在北京人民大會堂爲出席第三屆亞洲政黨國際會議的來賓舉行歡迎宴會。這是胡錦濤在宴會上致詞。 |
 | | 9月3日,中共中央總書記、國家主席胡錦濤在北京人民大會堂會見出席第三屆亞洲政黨國際會議的部分來賓並同全體代表合影留念。 |
中共中央總書記、國家主席胡錦濤3日在這裏舉行的第三屆亞洲政黨國際會議歡迎宴會上致詞時說,中國共產黨將堅定不移地推進改革開放,維護世界和平,促進共同發展。
胡錦濤說,中國共產黨從上世紀20年代初成立開始,就團結帶領中國人民進行了28年艱苦卓絕的奮鬥,推翻了帝國主義、封建主義、官僚資本主義三座壓在中國人民頭上的大山,在上世紀中葉建立了新中國,爲中國走向繁榮昌盛、中國人民走向富裕幸福打開了廣闊的道路。
胡錦濤說,近20多年來,中國共產黨又團結帶領中國人民堅持走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堅定不移地推進改革開放,發展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進行現代化建設,取得了舉世公認的成就,中國人民的生活總體上達到了小康水平。
胡錦濤指出,雖然中國的改革發展取得了很大成就,但中國仍處在並將長期處在社會主義初級階段,在前進道路上仍然面對着許多困難和挑戰。實現中國的現代化和全體人民的共同富裕,還需要長期不懈地艱苦努力。
他說,中國已經確立了本世紀頭20年的奮鬥目標,這就是全面建設惠及十幾億人口的更高水平的小康社會,使經濟更加發展、民主更加健全、文化更加繁榮、科教更加進步、社會更加和諧、人民生活更加殷實。
胡錦濤表示,爲實現這一目標,中國共產黨將堅持以鄧小平理論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爲指導,認真貫徹落實以人爲本,全面、協調、可持續的發展觀,堅定不移地推進改革開放,不斷改進和完善領導方式和執政方式,更好地團結帶領中國人民繼續推進現代化建設,實現祖國的完全統一,維護世界和平,促進共同發展。
胡錦濤表示,中國將始終不渝地高舉和平、發展、合作的旗幟,堅持獨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堅持與鄰爲善、以鄰爲伴的周邊外交方針,奉行睦鄰、安鄰、富鄰的周邊外交政策,遵循獨立自主、完全平等、互相尊重、互不干涉內部事務的黨際交往原則,誠心誠意地同各國發展全面合作關係,誠心誠意地同各政黨發展有利於促進國家關係和人民友好的政黨交往關係。中國將始終堅持同亞洲各國在政治上平等互信、經濟上互利共贏、文化上交流借鑑、安全上對話協作,努力推動實現亞洲的持續和平與共同繁榮。胡錦濤強調,中國的發展離不開亞洲,亞洲的繁榮也需要中國。中國共產黨願意同亞洲各國政黨加強交流和合作,攜手共創亞洲振興的新局面。
胡錦濤最後表示相信,在與會各國政黨共同努力下,第三屆亞洲政黨國際會議一定能取得積極成果,爲亞洲地區的繁榮和進步作出積極的貢獻。
各國來賓和代表對胡錦濤的致詞報以熱烈的掌聲。會見和宴會始終洋溢着熱烈友好的氣氛。
出席歡迎宴會的中方領導還有: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員、中央書記處書記劉雲山,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員、中央書記處書記賀國強,中共中央政治局候補委員、中央書記處書記王剛,中共中央書記處書記何勇,全國人大常委會副委員長、中國國民黨革命委員會中央主席何魯麗,全國人大常委會副委員長、中國民主同盟中央主席丁石孫,全國人大常委會副委員長、中國民主建國會中央主席成思危,全國人大常委會副委員長、中國民主促進會中央主席許嘉璐,全國人大常委會副委員長、中國農工民主黨中央主席蔣正華,全國人大常委會副委員長、九三學社中央主席韓啓德,國務委員唐家璇,全國政協副主席劉延東,全國政協副主席、中國致公黨中央主席羅豪才,全國政協副主席、臺灣民主自治同盟中央主席張克輝,中共中央對外聯絡部部長、第三屆亞洲政黨國際會議組織委員會副主任兼祕書長王家瑞。
出席會見和宴會的外方貴賓有:菲律賓基督教穆斯林民主力量黨主席、菲律賓總統阿羅約,泰國泰愛泰黨主席、泰國總理他信,柬埔寨人民黨副主席、柬埔寨首相洪森,東帝汶獨立革命陣線主席、東帝汶國民議會議長盧奧洛,柬埔寨奉辛比克黨主席、柬埔寨國會主席拉那烈,菲律賓基督教穆斯林民主力量黨總裁、菲律賓衆議長德貝內西亞,敘利亞阿拉伯復興社會黨副總書記艾哈邁爾,越南共產黨中央書記處書記、越南副總理武寬,老撾人民革命黨中央委員、老撾副總理宋薩瓦,蒙古公民意志-共和黨主席、國家大呼拉爾副主席(副議長)奧雲,朝鮮勞動黨中央檢閱委員會委員長樸用碩等。
另據新華網報道:第三屆亞洲政黨國際會議3日上午在北京開幕。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國家副主席、第三屆亞洲政黨國際會議組織委員會名譽主任曾慶紅出席開幕式並發表了題爲《擴大亞洲政黨交流促進地區共同發展》的講話。
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員、中央書記處書記、第三屆亞洲政黨國際會議組織委員會主任劉雲山主持開幕式。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員、中央書記處書記賀國強,中共中央書記處書記何勇,國務委員唐家璇,全國政協副主席劉延東,中共中央對外聯絡部部長、第三屆亞洲政黨國際會議組織委員會副主任兼祕書長王家瑞等在主席臺就座。在主席臺上就座的外國貴賓有,菲律賓基督教穆斯林民主力量黨主席、菲律賓總統阿羅約,泰國泰愛泰黨主席、泰國總理他信,柬埔寨人民黨副主席、柬埔寨首相洪森,東帝汶獨立革命陣線主席、東帝汶國民議會議長盧奧洛,敘利亞阿拉伯復興社會黨副總書記艾哈邁爾,柬埔寨奉辛比克黨主席、柬埔寨國會主席拉那烈,菲律賓基督教穆斯林民主力量黨總裁、菲律賓衆議長德貝內西亞,越南共產黨中央書記處書記、越南副總理武寬,老撾人民革命黨中央委員、老撾副總理宋薩瓦,朝鮮勞動黨中央檢閱委員會委員長樸用碩。
曾慶紅代表中國共產黨和中國政府熱烈歡迎各國政黨代表前來北京出席本屆會議。他說,在亞洲各國政府和政黨的共同努力下,一個平等、多元、開放、互利的地區合作新局面正在逐步形成,形式多樣的亞洲區域組織和多邊合作機制不斷髮展。一個古老的亞洲正在走向復興,一個嶄新的亞洲正在蓬勃崛起。
曾慶紅說,創建於2000年9月的亞洲政黨國際會議已成功地舉辦了兩屆,正成爲推動亞洲各國政黨交流合作、促進地區繁榮發展的重要平臺。爲進一步推動亞洲各國的交流、對話與合作,促進地區的和平、穩定與發展,他提出四點建議:
一、努力把握機遇,不斷拓寬區域多邊合作的新渠道。各國應按照形式多樣、循序漸進的原則,重視和充分發揮各國政黨、議會和民間團體在區域對話合作中的獨特作用,推動亞洲區域對話合作朝着更加廣泛深入和持久有效的方向發展。
二、堅持求同存異,不斷拓展尋求更多共同點的新途徑。各國政府和政黨都要堅持對歷史負責、對人民負責,尊重彼此的利益關切,以建設性的姿態尋求共同點,努力實現合作雙贏。
三、不斷增強互信,積極探索地區安全合作的新模式。各國應從亞洲共同安全的大局出發,樹立互信、互利、平等、協作的新安全觀,爲地區發展創造一個和平、和諧、和睦的政治和安全環境。
四、着眼聯合自強,開創互惠互利共同發展的新局面。各國應站在促進地區經濟發展的高度,努力把地區經濟貿易和技術合作推向制度化、規範化的新階段。
曾慶紅對政黨在亞洲各國的政治、經濟、文化和對外關係中擔當的重要角色給予高度評價。他說,今天,亞洲各國政黨正在爲發展民族經濟、推動現代化建設、實現國家振興而努力,在實踐中積累的治國理政和黨的自身建設的有關經驗,值得我們學習和借鑑。
曾慶紅向與會代表介紹了中國共產黨的歷史和現狀。他強調,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對內是不斷髮展社會生產力的社會主義,對外是主張和平的社會主義。近20多年來,中國經濟的蓬勃發展,不僅給中國人民帶來福祉,也給亞洲國家和世界各國帶來了機遇;不僅對世界範圍內生產要素的重組和產業的轉移形成了積極推動,也對促進地區經濟的健康發展發揮了建設性作用。
曾慶紅最後重申,中國共產黨和中國政府將始終高舉和平、發展、合作的旗幟,始終堅持獨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始終堅持走和平發展的道路,永遠不稱霸,永遠不搞擴張。一個穩定、發展、繁榮的中國,必將有利於促進亞洲乃至世界的和平與發展。
曾慶紅演講結束後,全場報以熱烈的掌聲。阿羅約、他信、洪森、盧奧洛在開幕式上先後講話。
阿羅約說,亞洲政黨國際會議發展到今天這樣的規模令人欣慰。中國是我們大家的友鄰。中國共產黨主辦這次會議,不僅增強了亞洲在國際事務中的地位,而且展示了中國在亞洲的作用。她完全贊同曾慶紅闡述的中國共產黨黨際交往原則,認爲政黨在亞洲的發展中將起到更大的作用,呼籲各國政黨攜手合作,爲亞洲的共同發展而努力。
他信說,出席會議的代表具有不同的執政理念和意識形態,大家走到一起,討論“交流、合作、發展”,是因爲這些政黨有着共同的目標,就是爲人民的利益服務。大家討論如何共同行動,就是要實現人民賦予我們的歷史責任,攜手合作,努力建設更加美好的亞洲,使人民生活更加幸福,國家更加繁榮。
洪森說,亞洲的發展面臨着傳統和非傳統安全的挑戰,需要通過加強地區合作解決問題。中國共產黨主辦的第三屆亞洲政黨國際會議爲亞洲國家政黨超越政治派別,攜手共進,創建亞洲合作文化,共同促進亞洲大陸人民的福祉提供了寶貴機會。
盧奧洛表示,亞洲政黨國際會議是增進本地區各國政黨間關係的重要機制,爲各國的關係打開了新天地。經濟發展是實現和平與穩定的重要支柱,各國的合作對實現共同發展目標至關重要。只有互相尊重、互相支持、團結合作,才能實現世界的和平、穩定和繁榮。
中央和國家機關有關部門負責人,中國國民黨革命委員會、中國民主同盟、中國民主建國會、中國民主促進會、中國農工民主黨、中國致公黨、九三學社、臺灣民主自治同盟等民主黨派的負責人也應邀出席了開幕式。
大會開幕式前,曾慶紅會見了阿羅約等外國貴賓。
本屆亞洲政黨國際會議的主題是“交流、合作、發展”,來自34個國家82個政黨和政治組織的350餘位代表將圍繞“地區安全與多邊合作”、“經濟增長與社會進步”、“政黨建設與國家發展”等議題展開討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