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昨天,電視迷李先生來電詢問,全家老小看央視《新聞聯播》這麼多年,可是最近突然發現,每天《新聞聯播》前升國旗、奏國歌這一環節怎麼不見了?記者在致電央視有關部門時獲悉,央視一套自9月1日改版後,這一莊嚴時刻的播出時間也進行了調整。即從晚間19∶00移到了早間的5∶55,與天安門升旗儀式同步。該負責人慎重解釋:“升國旗、奏國歌是很嚴肅的事情。我們這樣改變無可厚非。因爲升旗儀式都是在早晨。”
據瞭解,央視的這一改變引起了強烈反響。“我不到兩歲的孩子每當這一時刻,無論是玩着玩具還是吃着飯,都會立即跑到電視機前,還指着說長城、紅旗、氣球、鴿子還有五角星。讓人感動。”這是某網站論壇上一位網友對此的發言。從網絡目前激烈的反映來看,諸多觀衆對此深表不解,甚至有人氣憤地質疑,是廣告的巨大利益“擠走”了這愛國主義教育的最佳課堂。
針對受衆多年來業已形成的習慣,並因此表現出的不解情緒,昨天,央視播出管理處霍處長接受採訪時表示:“很久以前,我們曾接到過一位觀衆的電話,他表達的疑問是,爲什麼晚上要升國旗、奏國旗?其中有什麼具體涵義?這時,我們才感到,這麼多年來,我們真的還沒有人思考過這個問題。如果要表達心中的愛國熱情,應該尊重相應的儀式,而不是苛求時間。”於是,在央視本月初的改版中,該播出時段也作了相應改變,“轉移到早間更加合適的時段。”
對於有觀衆批評認爲太多的廣告“雄霸”黃金檔、從而“擠走”了升國旗、奏國歌的說法,霍處長給予了反駁:“19∶00前確實是廣告的熱門時間。但是,這次改版後,這一時段的廣告不是增了,而是減了。從過去的近11分鐘一下子削減到只剩一分鐘左右。所以,面對變化,主觀臆測往往會造成不利影響。”他對記者解釋,央視一套這次改版的確動了“大手術”,其根本的出發點是提高節目質量、更好地服務觀衆。
上海文廣新聞傳媒集團節目研發中心主任鮑曉羣博士昨天對此事的評價是:“作爲愛國心的一種表達,我非常理解觀衆對此的心情。但是,升國旗、奏國歌是神聖的時刻,國家的法律對此有明確的具體規範。而對於媒體來說,它的主要職責則是傳播新聞、信息。所以,我覺得對央視的行爲不應該大驚小怪。”
鮑博士認爲,從自己所瞭解的情況來看,世界上沒有一家電視媒體(包括公營電視臺)每天在固定的時段升國旗、奏國歌。“此外,晚間7點,面對熒屏上的升國旗、奏國歌,大家都在忙碌吃飯、娛樂,並不能做到行使相應的肅立致敬。這本身就不是很正規嚴肅。”因此,他認爲,從這一角度來說,央視此番舉動,應該蘊涵着更加成熟和理性的信息因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