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加快科技創新體系建設做大做強高新技術產業
2005年,本市工業將圍繞發展壯大優勢產業、改造傳統產業,着眼於從企業和產業這兩個層面上提高技術創新能力和水平。密切跟蹤當今世界科學技術的最新發展動態,及時瞭解世界最先進的生產技術、工藝和裝備,把握國際先進技術的最前沿,提升企業技術創新能力和水平,加快運用高新技術改造傳統產業步伐,努力實現產業技術水平和創新能力的跨越發展。
策劃實施一批符合科技發展前沿,有突破性、填補空白的核心技術,搶佔行業技術制高點。在網絡家電、電致發光平板顯示器、磁控管燈、不鏽鋼石油套管、膨脹石油套管、子午線輪胎成套設備、頭孢類藥物中間體的工藝改進、特種專用PVC樹脂等技術上取得突破性進展;在新乙烯回收技術、羊絨短纖維紡高支紗技術、液相色譜提取技術、中藥緩釋製劑、靶向或定位釋藥技術等一批關鍵共性技術上取得突破。
組織實施20項高新技術產業化項目。圍繞電子信息、生物技術與現代醫藥、新能源新材料、環保、先進製造技術等六大高新技術領域,跟蹤世界高新技術發展趨勢,選擇8英寸0.13-0.35微米集成電路芯片、無線傳真機、新型高純度亞單位流感疫苗、快速檢測艾滋病試劑、鋰離子電池正、負極材料、子午線輪胎成套設備等20個技術水平高、市場潛力大、經濟效益顯著、先導性強、輻射作用大的項目,進行產業化,重點支持這些項目儘快做大做強,形成新的經濟增長點。
加強企業技術中心建設,進一步提高技術創新能力。重點抓好技術中心的創新能力的平臺建設,使市企業技術中心在趕超世界先進技術水平,打造自主知識產權的企業核心技術,搶佔行業制高點上邁出更大步伐。大部分企業技術中心的研發試驗儀器設備水平平均達到國內同行業的先進或領先水平,企業技術中心人才隊伍的實力及層次結構達到同行業的先進水平。全市企業技術中心年科技投入佔企業銷售額的比例平均值要達到4%以上,企業自主研發能力進一步提高,自主知識產權擁有量比2004年有大幅度的提高。搭建技術研究、開發與應用的平臺,全市培育並認定新的市級企業技術中心10家,爭取認定國家級企業技術中心2家,使市級以上企業技術中心達到110家,其中國家級達到12家。
加強產學研聯合,組織十項重大技術攻關。圍繞六大優勢產業,針對制約產業發展的技術瓶頸問題,組織高校科研院所與企業共同進行關鍵技術、共性技術的攻關,確定十項重大的工藝技術給予資金等方面的支持,通過一批關鍵工藝技術的解決,進一步提升產業技術能力,優化產業結構和產品結構,促進優勢產業的發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