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專家預計,中央確定2005年增長目標爲8%,但實際增長仍有可能超過預期,在9%左右;主要原因是,中國經濟進入本輪經濟週期的高增長階段,前兩年的固定資產投資將陸續投產,形成生產力;並且作爲十五計劃的最後一年,地方各經濟主體將爲完成十五計劃而畫圓滿句號
1月25日,國家統計局發佈報告稱:“初步覈算,(2004年)全年國內生產總值136515億元,比上年增長9.5%,沒有出現大的起落”。據瞭解,這是1996年以來的最高經濟增長率。該數字也高出原先國家發改委和國內外研究機構普遍預測數字。專家表示,2005年,中國經濟形勢仍將保持高增長。
國家統計局局長李德水指出,2004年GDP增長反映出國家宏觀調控初見成效,也是比較準確地反映了中國經濟發展水平。如果不採取宏觀調控的措施,也許增長率還要高一些。9.5%的增長率說明2004年中國經濟確實是在高位上運行。
國家發改委宏觀經濟研究院專家黃振奇指出,2005年的經濟增長率可能會低於2004年,但不會低太多,可能在9%左右。中央確定2005年增長目標爲8%,實際增長仍有可能超過預期。主要原因是,中國經濟進入本輪經濟週期的高增長階段,前兩年的固定資產投資將陸續投產,形成生產力;並且作爲十五計劃的最後一年,地方各經濟主體將爲完成十五計劃而畫圓滿句號。
去年底以來,各地發佈的政府工作報告普遍稱,2004年的經濟增長率,達到1997年或1994年以來,或進入新世紀以來的最高水平。
國家統計局的報告沒有使用類似的“最高水平”詞眼,但仍稱,2004年,經濟運行中的不穩定不健康因素得到抑制,國民經濟保持了平穩較快發展的良好勢頭。展望2005年,經濟發展的整體環境仍然較好,國民經濟發展可望繼續保持速度平穩較快、物價溫和上漲的好勢頭。
北京大學經濟學院教授李慶雲指出,目前世界經濟的前景很好,美國經濟增長強勁。中國是外向型經濟,出口拉動很大,這對中國經濟發展有積極的方面,但中國投資體制改革仍需到位。 |